APP下载

苗瑶语民族盘瓠神话的流传路径与分布规律

2021-06-17沈德康

参花(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神话文本

摘要:盘瓠神话是苗瑶语民族的族(祖)源神话,也是东亚、东南亚各类犬祖叙事的源头之一。盘瓠神话相对集中地在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和操苗语湘西方言人群中流传,在湘黔、湘桂交界地带形成了两个高聚合度的盘瓠神话流传核心区。汉籍中的盘瓠叙事应是源自苗瑶语民族,其中最早定型且最具代表性的盘瓠文本源自干宝的《搜神记》。汉籍中的盘瓠叙事传到苗瑶语民族聚居区后,不仅强化了苗瑶语民族的族源记忆,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调整,如瑶族的《评皇券牒》就是融合瑶、汉视角以构建和谐政治关系、民族关系为宗旨的典型文本。

关键词:盘瓠 神话 苗瑶语民族 文本

国内操苗瑶语的少数民族主要涉及苗族、瑶族和畲族。语言学家毛宗武和蒙朝吉(1982)、陈其光(1984)、斯特雷克(1992)、邓晓华和王士元(2009)以及相关著作《中国语言地图》(1988)都把苗、瑶、畲三个民族主要支系的方言纳入共同的苗瑶语系统,他们的分类系统虽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相同,也都承认“苗瑶语族”属“汉藏语系”。

“盘瓠神话”是苗瑶语民族的图腾神话,此神话主要在苗族、瑶族、畲族三个少数民族中流传,尤其是在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和操苗语湘西方言人群中最为常见。从盘瓠的犬形特征以及盘瓠与王女(通常是三公主)婚配繁衍族群并被当作始祖来崇拜的情节来看,“盤瓠神话”属“图腾神话”中的“犬祖神话”类型。

“图腾神话”是与图腾崇拜、图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阶段的产物。“图腾神话”是“族源神话”或“祖源神话”的一种,此类神话最初旨在解释氏族、部落及其始祖的起源,此后逐渐发展为追溯民族或民族支系起源的神话类型。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整个中石器时代,先民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图腾制度以及图腾神话在此阶段形成并臻于鼎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凝聚以及区分族群以实现“氏族外婚制”“猎物禁忌”等社会功能。

在盘瓠神话中,苗瑶语先民将神犬或龙犬视为图腾,认为在本族人与神圣的图腾动物之间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这是由先民有限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和以“万物有灵”为主要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决定的。因此,把盘瓠神话置于宏观的文化演进史这一大背景上来审视,这是研讨此类神话的基本前提。围绕“盘瓠神话”,笔者拟用一组文章从不同层面进行细致分析。在本文中,笔者仅就盘瓠神话的“文本”流传、分布情况进行多层次的探索,试着呈现此类神话的流传路径与分布规律。

一、盘瓠神话在东亚及东南亚犬祖神话圈中的重要地位

图腾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极为常见,各族群视各种神圣的动物、植物、无机物甚至一些较抽象的概念为图腾。但从整体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图腾都由动物充任,这与氏族时代初民将渔猎、采集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经济现实有关。

盘瓠神话属于典型的犬祖神话。犬祖神话并非苗瑶语民族所独有,其流行地域也不局限于中国大陆。在国内,发现有犬祖神话的北方少数民族有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土族和满族,南方少数民族则包括壮族、侗族、仡佬族、彝族、黎族、傣族以及台湾岛上的布农、赛夏、太鲁阁等族群。在朝鲜半岛、日本本土和属于琉球群岛的宫古岛,以及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越南等地族群中,人们都发现了犬祖神话。[1]

与东亚、东南亚族群的犬祖神话相比,盘瓠神话的重要性在于下述两个方面:首先,它比较集中地在苗瑶语民族的某些支系中流传,并围绕犬祖盘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崇拜与系统的祭仪,且延续至今。

其次,从情节模式的相似性来看,苗瑶语民族的盘瓠神话应是形成东亚、东南亚各类犬祖神话的一个重要源头,其原因在于:第一,台湾布农族、日本宫古岛人群中流传的犬祖神话应是早期大陆移民带去的,对此,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相关研究都得出南岛语人群源自华南的结论。比如语言学家沙加尔构拟的“汉、南语系”以及郑张尚芳、潘悟云提出的“华澳语系”,都认为台湾、琉球群岛以及西南太平洋诸群岛上操南岛语的族群源于中国南方;[2]第二,在分子人类学领域,学者李辉、金力的研究支持所谓的“快车模式论”,认为西南太平洋上操南岛语的人群最初是从大陆经台湾向东南方向的诸群岛迁移;[3]第三,历史上,苗瑶语民族由黄淮平原经两湖平原不断向南方和西南方的湘、黔、桂、滇等地的山区、高原迁徙,逐渐与壮族、侗族、黎族、傣族以及仡佬族等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壮族、侗族、黎族、傣族以及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的犬祖神话可能也是源自苗瑶语民族;第四,东亚、东南亚犬祖神话的同源性、相似性还可从此类神话在情节、细节上的细致比较得到证明。

二、盘瓠神话在苗瑶语民族中的分布规律与流传路径

针对在苗瑶语民族中流传的盘瓠神话,笔者共搜集到106篇,其中能判定语支归属的有50多篇,大体可分为7类:(1)属瑶语勉语方言的有18篇,以流传于广西金秀县的《盘王的传说》、广西龙胜县的《龙犬救主》、湖南江华县的《盘瓠的故事》、贵州三都县的《平王与盘王》以及云南富宁县的《山瑶的来历》为代表;(2)属瑶语金门方言的4篇,流传于云南西畴县、麻栗坡县蓝靛瑶,过山瑶人群中的《开天辟地的传说》《盘瓠神话》是其代表;[4](3)属苗语湘西方言的有10篇,以流传于贵州松桃县以及湖南泸溪县、保靖县、凤凰县、麻阳县等地的《神母狗父》《辛女岩与盘瓠洞》《鬼母狗父的传说》《奶国马狗》《盘瓠的故事》为代表;(4)属苗语黔东方言的有2篇,流传于贵州台江县的《关于“吃鼓藏”的传说》是其代表;(5)属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有2篇,流传于贵阳花溪区的《神犬揭榜》是其中的典型文本;(6)属苗语布努语的有2篇,流传于广西忻城县的《狗头瑶的来源》是其中的代表;[5](7)属畲语的2篇,以在福建、浙江等地流传的畲语版《高皇歌》(另有汉语版)为代表,此外,在畲族中用汉语方言讲述的搜集到多篇,如《高辛与龙王》《三公主》《祖婆歌》等。

对于上述50篇文本,我们或许可将其视作是对苗瑶语民族聚居区盘瓠神话文本的随机抽样,因此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体能反映盘瓠神话的分布情况。在搜集、细读和分析大量盘瓠神话文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盘瓠神话最显著的特点是:此类文本相对集中地流传于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和操苗语湘西方言的人群之中。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瑶语金门方言与勉方言关系密切,比如在《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与斯特雷克(1992)的苗瑶语系统中就有“勉金门方言”“勉金门语”的类属;在毛宗武、李云兵(1997)的系统中,勉语包括勉方言、金门方言,孙宏开编的《中国的语言》(2007)中的分类也与之相同。所以,在整个苗瑤语族中,盘瓠神话的流传与分布在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中的聚合度最高,操苗语湘西方言的人群次之。

其次,笔者通过观察和标记地图进一步分析发现,从语言系属角度呈现出的高聚合度的族群中心同样也是盘瓠神话文本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分别是:(1)湘西南与桂东北的江华、江永、龙胜、永福、荔浦、金秀六县围成一圈,形成盘瓠神话在流传、分布层面的“湘桂核心区”;(2)湘西与黔东偏北的泸溪、保靖、松桃、凤凰、麻阳五县围成一圈,形成“湘黔核心区”。

再次,基于前面两点,再结合历史上苗瑶语族群大致的迁徙路径,笔者认为,在汉晋南北朝时聚居于前文所言之“湘黔核心区”的“武陵蛮”“五溪蛮”。是当下笔者所言“湘桂核心区”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瑶族的前身或主要源头,因为对于苗瑶语先民而言,由于战乱,家园可弃,乡音可改,但信仰始祖盘瓠的族群记忆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武陵蛮”“五溪蛮”皆崇拜盘瓠,故二者又合称“盘瓠蛮”。史籍对此多有记载,如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记载:“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再如干宝《晋纪》记载:“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盘瓠凭山阻险,每常为害。杂糅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俗称 ‘赤髀横裙,即其子孙。”[6]此外,在民族史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支持上述看法,比如,据民族史家伍新福、龙伯亚所言,苗、瑶二族大致在两汉时就已开始分离,在唐宋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族。当然,这种“分离”定然包括族群活动地域的分离与语言的分化。[7]此外,据语言学家邓晓华、王士元所言,苗瑶语共同体大致在1574年前后(南北朝至隋唐)分离为独立的苗语支与瑶语支。[8]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武陵蛮”“五溪蛮”与笔者所言的“湘黔核心区”“湘桂核心区”族群属源与流的关系。盘瓠神话及相关信仰、祭仪至今仍盛行于此二核心区,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盘瓠神话是苗族、瑶族、畲族中的某些支系超越时间、地理、语言、族属而共同信奉的族源叙事。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盘瓠神话在浙江、福建、广东的畲族中也有流传。畲族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浙南以及粤南的博罗、增城,总人口在70万以上(2010)。闽浙等地畲族所操的畲语是由苗瑶语为底层、客家话为中层、闽语吴语为表层混合而成;粤南畲族所操畲语属苗瑶语,近于苗语。初步来看,畲族中流传的盘瓠神话汉化和改造的程度很深。[9]

综上所述,神话以及宗教信仰、风俗礼仪中蕴含的观念根植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民族的精神基质与集体记忆。对苗瑶语民族中信奉盘瓠的人群而言,正是凝聚在神话、祭仪中的盘瓠信仰,穿越了千年、万里的时空鸿沟,将前述两个“核心区”勾连了起来,也将苗瑶语民族源远流长的血脉谱系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连为一体、贯通始终。

三、汉文古籍中盘瓠神话的传播、流变与类型

盘瓠神话不仅以口承文学的形式在苗瑶语民族中广为流传,最早在东汉时就已被记录在汉文古籍中。据唐代李贤、宋代罗泌所述,目前所知最早提及盘瓠的文献是东汉应劭所撰《风俗通》。对此,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南蛮传》与宋代罗沁的《路史·发挥二》中,皆言关于盘瓠的记载是源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风俗通》后提及盘瓠的是三国魏人鱼豢所撰的《魏略》:“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盤,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粲瓠。”[10]鱼豢之后,东晋郭璞撰在《玄中记》为《山海经》作注,皆提及盘瓠。以上三人著作中所言盘瓠皆大致具备了盘瓠神话核心情节的三个要素,即:(1)神犬盘瓠;(2)娶王女为妻;(3)生男生女繁衍南蛮。在此须指出的是,郭璞注《山海经》时把盘瓠与“犬(狗)封国”联系在一起,并视盘瓠为其祖,然而《山海经》所记极简略,仅因有“犬封国”三字便将其与盘瓠关联,这似乎有些牵强。盘瓠神话之为神话,最关键处在于盘瓠的“所作所为”,即:盘瓠作为神圣动物娶王女为妻生男生女由此繁衍一个族群。《山海经》的正文只提到“犬封国”,并未述及盘瓠,更未提到娶妻生子繁衍族群的关键情节,因此,“盘瓠”与“犬封国”不一定有关系。

比郭璞稍晚提及盘瓠的是东晋干宝,其《搜神记》《晋纪》皆言及盘瓠,尤其是《搜神记》所记甚详,主体上承袭鱼豢、郭璞,但略添新意:一是高辛之女“冲破阻挠”义嫁盘瓠;二是始言高辛王与“盘瓠蛮”的血缘关系、政治关系;三是简述盘瓠蛮的“基本情况”。干宝之后影响最大的盘瓠叙事出自南朝宋代范晔所撰的《后汉书·南蛮传》。范晔所述,本之于干宝,仅文字有减省。两相比较,笔者认为干宝《搜神记》所记的盘瓠故事,应是汉文古籍中的盘瓠叙事最早定型、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文本。

干宝、范晔之后,各种正史、笔记、风俗志、方志多涉盘瓠,正史如《魏书》《宋书》《周书》《北史》《南史》《隋书》《唐书》《宋史》《元史》等皆言“南蛮”为“盘瓠之后”或“盘瓠种”。此外,各种笔记、风俗志、方志中言及“盘瓠”或“盘瓠蛮”的有《荆州记》《广异记》《蛮书》《桂海虞衡志》《赤雅》《桂阳志》《五杂俎》《天下郡国利病书》《岭南杂记》《南越笔记》《广东新语》《峒溪纤志》《湖南通志》《永州府志》,等等。出自以上诸典籍的盘瓠叙事除增枝添叶、枝蔓其本,基本情节概不出《搜神记》所述。

整体而言,有关盘瓠的汉文文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原王朝为本位,以“大朝”的视角审视“四裔”,以治边理夷、维持一统政治格局为务,此类文本分散在历朝正史、政书、地理志、方土志、边裔典、笔记、小说、类书之中,这些典籍对毗邻汉区的苗瑶语人群的影响不可能不深;另一类主要是流传于瑶区的各种《评皇券牒》(亦称《过山榜》),[11]此类文本书写的姿态、口吻颇复杂:从表面的形式与口吻上看俨然是中原朝廷颁发给边民、四裔的正式的授权文书,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从文本内容、思想倾向与写作动机(诉求)上看,它应该是由具有一定汉文水平的瑶人代表本族群利益、维护族群权益而撰写的。总体来说,《评皇券牒》是各地瑶人追本溯源的“根谱”,是从瑶人立场以与中原朝廷缔约的形式发表的政治申明,目的在于厘清、缔结、巩固并昭示与“大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关系,以申张本族权利,维护族群利益,由此创造出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

四、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围绕“盘瓠神话”的“文本”,首先阐明了盘瓠神话在东亚“犬祖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接著分析、归纳出盘瓠神话相对集中地在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和操苗语湘西方言人群中流传,由此在湘黔、湘桂交界地带形成了两个高聚合度的盘瓠神话流传核心区;最后,笔者认为盘瓠神话不是中原华夏族(汉族)的原生神话,汉籍中的盘瓠叙事应源自苗瑶语先民。汉籍中最早定型且最具代表性的盘瓠文本源自干宝的《搜神记》,汉籍中的盘瓠叙事传到瑶区后,不仅强化了苗瑶语民族的族源记忆,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调整,这一切在瑶族的《评皇券牒》中有所反映,而《评皇券牒》是瑶人为了与中原“大朝”构建稳定、和谐的政治关系、族群关系而形成的重要文本。

参考文献:

[1]张玉安.东方神话传说 第六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3-64.

[2]李艳.超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59-167.

[3]李辉,金力.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83-188.

[4]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瑶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5]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苗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

[6][10]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476.

[7]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81-82.

[8]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9:49-50.

[9]陈玮君.畲族民间故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3-26.

[11]黄钰.评皇券牒集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苗瑶族民族神话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YBA179);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瑶族神话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XSP18YBZ088);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永州地区瑶族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226)。

(作者简介:沈德康,男,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神话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神话文本
爱情神话
东方神话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红楼梦中的神话》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西西弗斯的神话
“神话”再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