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文化价值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活态传承
2021-06-17闵虹
闵虹
2006年春,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这是我国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唐宋古琴、大型云锦织机、老式商业招幌、木雕、雕漆等2 000余件珍贵文物面前,我流连忘返,并被民间技艺传承人现场表演的大型云锦织机、扎制、提线木偶等项目深深地吸引。那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社会各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家公共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丰富了学术界关注和参与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空间。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宝库,《红楼梦》的魅力是无限的、永恒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审视《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关注《红楼梦》中汇集的众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梳理其在当代的活态存续状况以及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实践,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初步探讨。
一、《红楼梦》作者通过特定的个人、群体生活方式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向读者呈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鲜活体验
《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动态和鲜活本质”[2],是不断演进的鲜活遗产。它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中的一种生活内容,一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共享性。它是人们历代经验的积累和继承,是历史上人们共同创造、代代相传,至今仍存续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事象,是人类最重要的文明基因。这些关于生产、生活、艺术、娱乐、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影响并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其核心元素和文化内涵在不同发展阶段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持有,得以动态地传承和保留。
《红楼梦》之所以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说,《红楼梦》诞生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后期,因此,在它之前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自然成为它先天的营养,所以它所继承的文化传统,要比在它之前的那些长篇小说,丰富而深厚得多。另外,从它包容的社会生活面和思想内涵、艺术成就来说,它又具有最丰富、最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最深厚的思想艺术内涵。”[3]序2《红楼梦》呈现的生活实践、文化传统不仅折射出我们昨天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不少传统文化精华不但在小说中是生活化的,经考证也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作品所提供的书中人物的生活实践,涉及哲学、历史、考古、社会、建筑、地理、园林、水利、科技、经济、政治、人口、生态、统计、文学、艺术、方志、宗教、医学、心理等学科,涵盖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本文而言,更重要的是其代代相传,成为今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现实生活中活态存在的文化内容。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自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公共阅读空间”的热效应,并成为不同层面读者“围观”和民间“文化消费”的一部分。这与其描写的社会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作者描述的以贾府为代表的家族生活,触及清代鼎盛时期社会各个领域。王希廉曾语:
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鸟,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倡伎优伶,黠奴豪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皆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并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岂别部小说所能望见项背![4]15
王氏的评点颇为精当。作品以贾氏一族家庭生活为纽带,构建了时代社会生活的有机整体,通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情景,集中展现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各个层面,“无不精善”“巨细无遗”“色色皆有”“事事皆全”“件件俱有”“包罗万象”“囊括无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生活领域内的诸多文化事象,成为书中人物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核心要素。我们可借助《红楼梦大辞典》上编各类辞条和《红楼梦鉴赏辞典》分类词目对其作一总体考量(见表1)。[3,5]
两部辞典分类视角虽略有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领略到《红楼梦》作者“百科全书”式、触及中华整体性文化的诸多方面的描述。物质生活方面,有城乡村落、建筑、园林、劳动行业、民间技术(尤其是手工业)、民间历法、民间医药、服饰、器物、工具、饮食、出行、商业、贸易等;社会生活方面,有家族亲友、交际活动、人生仪礼、岁时风俗、吉日庆典、娱乐游艺等;精神生活方面,有认识观念、祭祀礼仪、巫术信俗、伦理道德、语言民俗、民间艺术,尤其民间文学所呈现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语辞艺术等丰富多彩。
在人类文明史历程中,医药与人的生老病死始终相伴。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楼梦》全书120回中,约有60回写到疾病与医药,涉及中医的有近300处,描写了中医诊疗、中药炮制技艺以及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法。其中,使用中医术语达160多条,描写各种病例100多个,详细记叙的中医病案有13个,涉及中药材近130种。书中收录了不少传统中医常用方剂成药,仅《红楼梦大辞典》所列就有:人参养荣丸、冷香丸、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独参汤、延年神验万全丹、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麦味地黄丸、金刚丸、菩萨散、天王补心丹、香薷饮、香雪润津丹、山羊血黎洞丸、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调经养荣丸、黑逍遥散、四神散、十香返魂丹、至宝丹等。这些虽以小说之笔呈现,但其中诸多方剂符合中医药理论,至今仍为中医药诊疗的重要实践,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生活中被我们认同和“享用”。
表1 《红楼梦大辞典》上编分类辞条、《红楼梦鉴赏辞典》分类词目概览表
诸如此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诸多文化事象,通过书中人物的日常家庭生活得以鲜活地展现。这种流动、展现的文化传统正是前人开创的、今天我们依然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有着开放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指向,“带入感”极强,始终不断地激发着人们的精神记忆、文化记忆和行为记忆,使不同历史时空的读者获得“共享”的审美体验。这种记忆和体验使读者参与解读、传播、再创作的热情得以持续,使作品“公共文化资源”的非物质属性不断增强。
二、《红楼梦》呈现的传统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公约》。2004年12月2日,中国向UNESCO交存《批准书》,成为最早加入《公约》的六个国家之一。根据《公约》要求,我国在保护和促进地方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下,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518项。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名录分别于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
2011年6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本土化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非遗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依据《非遗法》,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名录名称改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1)民间文学;(2)传统音乐;(3)传统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传统美术;(8)传统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省、市、县三级名录亦如此分类。
以“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观照之,《红楼梦》记录和呈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涉及的相关项目名称丰富多彩,如以“女娲炼石补天”神话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表演艺术,以四大节日为代表的传统节庆习俗,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有关自然界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以云锦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淮扬菜系为代表的传统饮食习俗,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园林艺术以及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以养生问诊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等等。这些项目基本涵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不同类别。
(一)《红楼梦》描写的传统和流行的表演形式特别是以昆曲①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在贾家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深度参与
①昆曲,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2001年5月,UNESCO宣布第一批获得通过的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昆曲”入选。2007年5月23日,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一届特别会议”审议将90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红楼梦》描写的传统艺术形式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门类和项目。戏曲是小说中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暗示家族及人物命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所点的四出折子戏,预示着贾家命运和人物结局。②脂批分别于四出折子戏名称下夹批:《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死《牡丹亭》中”。“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见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戏曲对于宝黛爱情更有着重要的深化作用,没有了宝黛共读《西厢》、没有了《牡丹亭》,宝黛爱情或许难有动人心魄、绝唱千古的魅力。同时,这些独具地域特色风格和历史传承的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书中人物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满足自娱自乐的消费需求,而且是家庭生活中交游筵宴、祈福还愿、祭祖敬神、人生礼仪、节日庆典等礼仪庆典与社会交际的重要环节。
第二十二回,有关贾母要给宝钗过生日的情节有何深意,已有诸多探讨文字,亦非本文关注的方向。其中一个细节很直观地描述了当时流行的戏曲艺术在上层社会的生活实践:“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③见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版。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皆出于此,不另注。
贾府为了迎接元春归省,要自办一个戏班子以备届时大观园演戏之用,差贾蔷去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在第十七至十八回特别写到一个片段:
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女人们——如今皆已皤然老妪了,着他们带领管理。
这一热闹非常的场景有诸多细节值得关注:一是作者笔下,时人从姑苏(苏州)采买的必是昆曲伶人。贾府与当时朱门富户一样,多尚昆曲,故要到苏州买女孩子,办家庭戏班,以供自家娱乐及应酬宾客、礼仪庆典之需。④李渔曰:“乡音一转而即合昆调者,惟姑苏一郡。一郡之中,又止取长、吴二邑,余皆稍逊……选女乐者,必自吴门是已。”见《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43页。徐树丕亦曰:“四方歌者,必宗吴门(苏州),不惜千里重资致之,以教其伶伎。”见《识小录》卷四“梁姬传”条,载《历代曲话·清代编》第一册,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33页。发端于元代,兴盛于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的“昆山腔”,经明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的改良创新走向兴盛。苏州昆山历史上正是昆曲发源地、繁盛地,至今仍为昆曲核心传承区域。①2001年中国“昆曲”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江苏苏州(昆剧院)即为代表中国申报的三个单位之一。二是戏班亦聘有专业教师(昆曲传承人)。三是配备专门演出服饰和器乐。四是安置了专门的传习场所“梨香院”。五是贾府“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女人们——如今皆已皤然老妪”,说明府内办戏班并不是第一次,而是由来已久。培养家庭“戏班子”一事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实践过程。
(二)作品所涉节日习俗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风尚和习俗,一直丰富并影响着现实生活
纵观《红楼梦》,节日与人、物、生活,尤其是与诗、书、画、茶、酒、食,几乎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岁时风物”不仅作为“物质生活”始终贯穿于书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人物命运安排上有很重要的作用,更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层面展示了传统节日的时令习俗、信仰崇拜、仪式典礼、游艺娱乐、生活禁忌等文化表现形式在清代个人和群体生活状态中的呈现与持续情况。尤其书中叙述重要节庆时所呈现的手工艺品及时令饮食,传达出传统佳节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意蕴。端午便是其描写的节日习俗之一。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合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源于南方吴越先民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民间风尚,有着鲜明的地域风物特征。在传承发展中,端午节融合了南北有异的多种风俗,形成了以华夏各民族为传承主体,以竞龙舟、食粽子、采(斗)百草、簪(插)蒲艾、沐兰汤、饮药酒、佩香囊、系五丝等为节令元素,以祈福安康、避瘟驱毒、祛病防疫为主要节令习俗的端午文化内涵。2006年5月,“端午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节日。
涉及端午节的文化事象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第二十四回,“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贾芸为谋得贾府内差事,趁机在端午节前借银子买冰片麝香等香料来讨其欢心。第二十八回,元春于端午前打发夏太监来贾府办差,把众人“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这两回皆于人物活动中写出端午的节礼习俗,其中既有皇亲国戚节礼的不同凡响和元春的“别有用心”,亦凸显民间端午习俗的传统元素:凤姐要办的节礼需要冰片麝香,应该是与制作端午节令特有的香囊等有关;元春赏给李纨、王熙凤等人的节礼,里面就有“两个香袋”。由此可见,制作、佩戴香袋(香囊),避邪驱瘟的主题风尚,在作者生活时代仍沿袭于朝野,并延续至今。
端午文化核心元素作为生活场景正面“上线”,是第三十一回。“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②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端午上·掺艾虎》引《岁时杂记》:“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春场》:“五月一日至五日……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以避虫毒。”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 可见端午习俗在我国南北区域的传播沿袭。,“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③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 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但之前发生的一连串故事,让一个本该有着吉祥祈福意思的“赏午”家宴变得“无意思”起来。由此“大家无兴散了”,并引发“心中闷闷不乐”的宝玉(连带袭人)与晴雯发生口角,此时到来的黛玉为缓和紧张气氛调侃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句话提点出,延续千年的“粽子”仍是作者生活时代的端午“内核”,诗礼簪缨之族亦如此。
同时,书中多次写到“斗草”这个端午节令的古风习俗。斗草是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已有记载。如两人各持草茎相钩,同时用力相拽,先断者为输,谓之武斗;如用对仗形式相互报草名、花名,多答者为赢,谓之文斗。第六十二回宝玉等人生日期间,亦几次三番说到“斗草”,并对其过程和形式做了详尽描写:
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 “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荳官便说:“我有姐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
无论作者是否欲借“斗草”昭示宝玉生日具体时间这一书中悬案,但其对斗草过程的描写,佐证了传承至今的这一节令游戏在清代民间的流行。
(三)作品中记述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实物,其相关制作技艺今天仍存续于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间是内在相互依存的关系。[1]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它们承载着创造者、继承者、实践者的思想观念、情感诉求和创新能力。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特性,需要通过固化的“物质”形式来承载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观照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物质形式、工艺流程(流传路径)、精神内涵、保护路径、传承与发展。”[6]
《红楼梦》里众多的手工技艺实物不仅以“物质”的形式承载了工匠艺人的精湛技艺,而且承载了“非物质”的精神内涵,直接、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追求。
小说第四十回、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受到贾母热情款待,并被邀进大观园“见识见识”。这一天,自稻香村“李纨侵晨先起”至晚间回到稻香村“摆晚饭”,在贾母、刘姥姥、宝黛以及众姐妹的游园体验过程中,大观园着实成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集中“展示”场所。自缀锦阁开始到稻香村结束,我们在大观园中“见识”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诸多杰作。作者笔下所呈现的织物、服饰、瓷器、竹器、木器、金器、银器、玉器、乐器、家具、卧具、陈设、花灯、船具、酒具、茶具、餐具、美食、茶、酒、香、玩器、文房四宝……琳琅满目,总计有百种之多。所涉及的陶瓷、纺织、印染、刺绣、木雕、竹雕、玉雕、石刻、雕漆、饮食、酿酒、制茶等传统手工技艺,今天仍得以活态传承,在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类别名录中,仍可寻觅它们的踪影。
汝窑是北宋时为宫廷烧制御用品的瓷窑,为我国陶瓷史上最受珍视的名窑之一。汝窑工匠“炉火纯青”的技艺将产生于汉代的传统青瓷推向审美极致,奠定了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宋以“汝窑为魁”的崇高地位。汝窑青瓷釉色如雨后天青,纯净高远;釉面温润古朴,似玉非玉而胜玉。因其烧制时期短暂,传世极少,故异常珍贵。宋以来,在朝野间备受推崇,历代皇帝尤其清雍正、乾隆更为痴迷。
小说中,汝瓷分别凸显于王夫人、王熙凤、贾探春三个前后掌家人的房屋摆设,不仅是人物地位权力的象征,亦为透视贾家时运以及人物个性的重要器物。
小说第三回: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
第二十七回:
凤姐儿听了笑道“……你到我们家, 告诉你平姐姐: 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
第四十回:
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书中所写汝窑美人觚、汝窑花囊器形虽未见传世,但始于唐代中叶、盛于北宋中晚期的河南汝州地区汝瓷烧制技艺,如今仍在民间传承、延续、发展,并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名录。①笔者在“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言中所展示的汝瓷经典器形梅瓶与贯耳樽(图片)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玉松(河南省汝州市人)的代表作。
三、作者创造的大观园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活与实践的理想境界,相谐于自然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书中人物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多元诗意的发展空间。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数千年来华夏各族人民面对自然和环境挑战所取得的认知成果和改造活动,展现了先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生生不息的生活体验,是中华民族鲜活生动的精神记忆、文化记忆和行为记忆,其传承和发展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和场所,与物质文化遗产一起,在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中,共同构成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气质和文化景观。因此,如何以整体性原则保护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活的遗产形式及其存续力,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城镇化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乡土空间日益缩小,数字化和标准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民众的迁徙、个体的流动成为常态,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挤压。在整体性保护实践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人与环境之间如何互动,存在着现实的困难。诸多非遗传承人和其绝活在城镇化进程和特色小镇打造中,处于逼仄的文化空间,陷于消解和濒危困境。城镇规划、村落布局、传统民居、节气知识、饮食习俗、婚葬习俗等,能否依存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保留自己的独特性?城乡全域规划和建设,尤其是非遗园区小镇等项目的开发,能否在顺应新时代变化的背景下,创造一个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的本土化人文地理环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但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因应的结构性环境。不仅要重视这份遗产静态的成就,尤其要关注各种事象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又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7]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红楼梦》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以江南为主,南北交融、多元开放,创造出“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特色文化空间,可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准文献的资料汇集和自然与人文环境构建的典范,对今天城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文本借鉴意义。
(一)大观园构建了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特色文化空间
大观园虽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却是清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折射,甚至是很多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和当时流行的艺术理论的应用。在第十七回,作者曾借宝玉之口道出他心目中的大观园应该是一幅不伤于穿凿的“天然图画”:
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在作者笔下,以亭榭堂馆轩廊坞庵桥水花石等为园林主体的景观意象道法自然,错落有致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群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地合宜,构园得体”[8]56。通过第十七回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和第四十回、四十一回刘姥姥游大观园,我们可以一同体验观察其游览路线,感受园内步移景异的地理形势,丰富优美的建筑个体,清冽萦回的流水体系,钟灵毓秀的花草树木……在虚拟的“理想国”中,“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的“天然图画”与书中人物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形成天人合一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大观园女儿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多元诗意。
作为书中主要人物群体活动的主要区域,大观园自然成为书中人物群体文学创作的重要场所,成为海棠诗社、菊花诗会的展示中心,以《葬花吟》《芙蓉女儿诔》为代表的诗词曲赋,多在此创作而成。走进大观园,匾额楹联诗句俯拾皆是,历代文人墨客的优秀作品、神话传说、民间谚语歌谣、戏剧、说唱文学等异彩纷呈。
小说以“书面”的文学空间,表现出在这个华夏文明绵延赓续的典型传播区域,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元并有着稳定的实践频率。
(二)大观园成为农历二十四节气①的重要传播地和实践地
①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岁时节日由中国古代历法和季节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自古至今世代相传,是影响深远、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民俗事象。在作者笔下,依托于精美建筑和园林艺术,大观园不仅展现出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丰富多彩的节令习俗,而且成为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地和实践地。冬至、清明、芒种等岁时节气,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呈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习俗风尚和以自然环境、物候气候为基础的生活知识和实践,并具有作者独到创新的“红楼特色”。如第二十七回对芒种节的诗意渲染和描绘:
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芒种本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南北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作者笔下的芒种节,也点明了“芒种一过,便是夏日”的节令特征。但作者并未着墨于这一节气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表象,而是以大观园的女儿们饯别花神的“尚古风俗”映衬黛玉葬花这一重要故事情节,突出了《葬花吟》对群芳命运结局的悲剧指向。芒种饯花神,作者所言之“尚古风俗”,今未见诸古文献记载,或谓失传,或疑作者虚构之,或谓移花接木于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②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玩赏奇花异木。”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顾禄《清嘉录》卷二“二月”“百花生日”条:“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彩缯黏花枝上,谓之赏红。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黛玉生日正是二月十二日。,或谓作者有意借用民俗意象,以芒种暗写“花神”黛玉生日,象征其生命历程。但不可否认,曹雪芹对芒种“饯花神”的杜撰,已经影响并丰富了人们对这一节气的认知和实践,成为当下芒种文化传播的内涵。
四、《红楼梦》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当代红楼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无限的拓展和再创造空间
国家博物馆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除了珍贵的《红楼梦》各版本、续本及译本,还有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生活日用品,以及晚清时期的书画、服饰、工艺品等。丰富多样的展品表现出《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人们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
《红楼梦》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亦赋予当代红楼文化在传播和发展中无限的拓展和再创造空间。
(一)扬州红楼宴是《红楼梦》饮食文化从文本走向现实生活的有益实践
2004年10月,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期间,我有幸与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品尝了久负盛名的扬州红楼宴。
吃饭穿衣是《红楼梦》中贾家最重要的日常生活场景。书中的饮品、糖果、茶点、菜品和羹汤不仅代表了清前期“钟鸣鼎食之家”饮食生活的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作者赋予其丰富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内涵。作者时时处处地将原料来源、烹调工艺、生活习惯、风俗礼仪、思想观念、文学艺术、历史掌故等“带入”书中人物的饮食生活,使其成为一种雅俗相间的诗意生活方式。扬州红楼宴于20世纪80年代将这种“诗意”的传统饮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再现和发展。
扬州红楼宴的研制,始于1975年冯其庸先生在扬州校订《红楼梦》时的提议。冯先生曾言:“作为诗礼管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宁荣二府,其日常便宴、贺宴、节宴和各种菜肴,集中体现了18世纪中国饮食文化的诸多特色,也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9]76他认为,《红楼梦》里描写的宴席主要是淮扬菜系。“从《红楼梦》里写到的一些菜和点心来看,如豆腐皮包子、酸笋鸡皮汤、碧粳粥、糟鹅掌鸭信、火腿炖肘子、螃蟹、蟹黄馅小饺子、火腿鲜笋汤,等等, 都属于南菜,有的菜点,至今淮扬菜系里仍保留着菜谱;再从作者的家世来说,曹雪芹的上三代祖宗,都世居于江宁和扬州,前后60年之久……那么一个世居维扬、江宁的官僚家庭,作为他家的居常饮食,自然会是本地菜的精华。”[9]77冯先生认为,曹雪芹的创作素材,有很大一部分取自自己的家庭,把家庭日常生活里习惯常见的菜点写到书里,是十分自然的事。在冯先生、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学刊》与时任扬州西园饭店总经理的丁章华女士、扬州宾馆和江苏商专烹饪专业老师等扬州名厨的共同努力下,以《红楼梦》所写菜肴为依据而再现和创作的名宴佳肴,“三经盛会①三经盛会,谓:1988年新加坡“红楼梦文化艺术展”、1989年广州“红楼文化艺术展”、1990年北京“红楼梦文化艺术展”。,遂誉满海外,声动京华,且方兴未有艾也”[9]79。
今天,集红楼菜点之精华于一席,融观赏、品尝、谈菜为一体,包括大观一品(欣赏菜)、贾府冷碟、宁荣大菜、怡红细点等为主题的红楼宴已成为江苏和扬州的名宴之一。
(二)红楼文化实践课让《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
2015年以来,北京曹雪芹学会以北京西山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为红楼文化传播的核心区域,发起创办了曹雪芹书院、《红楼梦》精雅生活设计中心、红迷会三种红楼文化传播形式。“传播点就立足在曹雪芹所向往的‘有情之天下’的思想解读和《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方式的推广上。”[10]“以《红楼梦》中的名物研究为基础,践行‘红楼梦精雅生活’,以琴、棋、书、画、 裳,诗、酒、茶、花、香,美食、雅居为基本内容,开设‘红楼十二雅事’实践课;以《废艺斋集稿》这部集成中国工艺美术的巨制为基础,推出‘篆刻、泥塑、竹器、风筝、编织、织锦、 园林、饮馔’八种传统工艺为基本内容的‘废艺斋百工坊’实践课。这个部分紧紧围绕日常生活,邀请各个专业的生活家来授课,让《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10],如表2所举《红楼梦》精雅生活馆实践课。这种尝试,致力于展现曹雪芹研究与《红楼梦》研究在现实中的文化实践意义,在红楼文化的活态传承和传播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在认识、促进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方面,赋予了红楼文化以无限拓展和再创作的空间。
表2 《红楼梦》精雅生活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践课例表(2016~2019)
续表
五、结语
我们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这不单是一种比喻,它反映了历史的真谛”[11]。《红楼梦》始终以活态传承方式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是我们文化认同的共同记忆。“保存与传扬这些有历史性的见证,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记忆。……事实上,我们要继续唤醒人们的记忆,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这也是我们对未来一代所肩负的责任。”[12]
开口虽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仍枉然——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宝库是永恒的、鲜活的。她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文化价值的传播平台,呈现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多彩多姿,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