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2021-06-17马成文马瑞祺
马成文,马瑞祺
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马成文,马瑞祺
(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在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面板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结合泰尔指数、Moran指数分析了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与空间溢出性。结论认为: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变动趋势,但省际间差距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逐步扩大态势;省际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溢出效应呈逐年减弱趋势,空间集聚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为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经济高质量发展;面板TOPSIS法;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1]的重大判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
国内的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何立峰认为,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把握系统性、动态性以及长期性三大维度,不能一味追求经济规模的数量扩展,要讲质量、效率、公平与可持续[2];金碚从经济学理论视角剖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真意义,并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机制——供给侧在于创新引领、需求侧在于人们美好生活向往[3];张涛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宏微观一体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4];李金昌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时代背景构建了一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5];魏敏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2017年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6];方大春通过选取五大发展指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7];师博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脆弱度指数,采用等权赋值法测度了1992—2016年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认为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波动周期长、区域间差距短期难以弥补[8];肖攀利用PS俱乐部收敛分析了省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性与动态转移路径,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逐年上升但不存在收敛特性[9]。
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已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探索的方面,譬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综合评价方法中,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问题等等。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着眼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面板TOPSIS法、莫兰指数法,对2009—2017年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以揭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空间差异性以及空间关联性。
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方法构建
(一)测度指标体系
在借鉴现有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现从经济活力、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以及民生福祉四个维度构建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紧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充分体现“五大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义,从不同的侧面、层次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同时还考虑到指标的功能独立性、纵向或横向的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得行和可靠性。
反映经济活力的指标主要选择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比、最终消费率、民营经济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外贸依存度以及城镇化率。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地区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的核心指标;投资消费比用于衡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合理性,只有提高消费拉动力才能使经济增长获得持久动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资产投资比重则反映了区域配置资源的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是激发市场竞争潜力和提高企业创新力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外贸依存度衡量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率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状况。
反映创新效率的指标主要选取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总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授权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单位GDP能耗以及二元对比系数。高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总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创新产品的竞争力;以DEA-Malmquist指数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用于衡量经济增长中扣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规模后的综合要素创新效率;单位GDP能耗反映各地区综合能耗产出效率。
反映生态环境的指标主要选取省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产出废水、万元产出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元产出废气排放量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这六项指标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角度出发,综合反映区域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况。
反映民生福祉的指标主要选取痛苦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非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城乡收入比以及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民生福祉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痛苦指数由失业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简单相加构成,综合衡量居民就业与消费双重压力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用于反映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城乡收入比反映城乡发展不协调状况;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则反映了人民受教育现状与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都是提高人民美好生活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层次分析法和面板TOPSIS法
上述指标是从不同层面衡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若要反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必须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将其进行综合。目前最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传统TOPSIS法等,但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是基于降维思想计算主成分或因子得分进行排序,使原有指标蕴含信息具有一定损失;传统TOPSIS法仅适用于截面数据的评价。为充分利用测度指标的全面信息,同时使各评价指标权重更趋合理且有利于评价结果动态可比,本文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面板TOPSIS法进行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确定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四个一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步骤为:
1.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2. 进行一致性检验;3. 进行层次排序和确定指标权重。
第一步,将逆向指标、区间指标做正向化处理,计算公式分别为:
第二步,将正向化指标作规格化处理:
第四步,计算得分:
三、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测度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选取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西藏除外)的上述测度指标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等。对于少数地区个别指标缺失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修补。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计算,本文采用DEA-Malmqusit指数法进行测度,其中以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以地区从业人数、资本存量作为投入指标;区域资本存量借鉴张军所使用的“永续盘存法”并以2008年为基期进行测算[10-11]。
(二)测度结果分析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四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经济活力0.333、创新效率0.2052、生态环境0.1539、民生福祉0.3079;再结合各一级指标不同时间面板TOPSIS法的综合得分,最终得到的我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排名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2009-2017年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
地区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2017 北京0.2601 0.27150.27800.27680.27710.27740.25940.25910.2680 天津0.1799 0.17620.18230.19560.21340.21930.21770.21740.2184 河北0.1203 0.11160.11350.12400.12820.13570.14260.14290.1446 山西0.1117 0.10480.10380.11840.11870.12510.13050.13250.1277 内蒙古0.1187 0.10960.11200.12280.13280.14160.14630.15060.1494 辽宁0.1340 0.12970.13170.13980.14430.14760.14710.14880.1529 吉林0.1259 0.11600.12100.13090.13450.14070.14440.14910.1488 黑龙江0.1214 0.11030.11450.12410.13270.13760.14000.14370.1491 上海0.2713 0.30000.30540.30290.29510.29970.29860.29290.3083 江苏0.2694 0.32120.39040.44020.43330.43820.47730.48680.5035 浙江0.1867 0.19660.20860.24310.25660.25560.28960.27760.2947 安徽0.1211 0.10850.11240.12750.13780.14400.15460.15830.1662 福建0.1558 0.14970.15790.16860.17790.17970.18770.19430.1982 江西0.1290 0.11610.11630.12460.13110.13600.14300.14670.1490 山东0.1487 0.15200.15940.17620.17790.18410.20750.20910.2218 河南0.1251 0.11210.11230.12970.15490.16990.19040.19000.2061 湖北0.1197 0.11220.11510.12730.13860.14660.15610.15960.1660 湖南0.1178 0.10930.11210.12400.13060.13730.14540.14860.1542 广东0.3645 0.46110.51110.56570.62610.63820.69350.75930.8188 广西0.1254 0.10570.10770.11700.12430.12880.13700.14040.1438 海南0.1312 0.12230.12940.13970.14740.15020.15450.15150.1508 重庆0.1200 0.10390.11240.13010.14300.15900.16850.16790.1811 四川0.1161 0.10690.11220.12720.13630.14670.15190.15580.1714 贵州0.1009 0.08110.07930.09460.10570.11040.11850.12570.1312 云南0.1013 0.09840.09790.10740.11090.11870.12280.12820.1360 陕西0.1165 0.11180.11510.12570.13150.14110.14860.15430.1552 甘肃0.0938 0.08310.08370.09940.10650.11430.12010.12480.1222 青海0.0942 0.09640.09810.10940.10980.11790.12070.12650.1326 宁夏0.1007 0.09650.09510.10920.11210.12140.12640.13040.1346 新疆0.1047 0.10080.10160.11020.11610.12360.13170.13200.1310 全国平均0.1462 0.14580.15300.16770.17620.18290.19240.19680.2045
表1显示,全国及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呈逐年递增态势。全国平均得分由2009年0.1462上涨到2017年的0.2045,年均增长速度为4.32%,其中,2012年增长幅度最大,其增长速度达到9.63%;北京、江苏、安徽、辽宁、广东、陕西等省市的综合得分由2009年的0.2601、0.2694、0.1211、0.1340、0.3645、0.1165分别提高到2017年
的0.2680、0.5035、0.1662、0.1529、0.8188、0.1552,年均增速分别为0.42%、8.43%、4.25%、1.69%、10.83%、3.72%。
图1 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泰尔指数变动趋势
图2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趋势
由表1可见,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非均衡状况较为显著。200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的省份是广东(0.3645),最低的省份为甘肃(0.0938),得分极差为0.2707;综合得分排名居全国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全部为东部地区;综合得分排名居全国后五位的省份依次为贵州、宁夏、贵州、青海、甘肃,全部为西部地区。2017年,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最低的省份依然是广东、甘肃;居全国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均来自东部地区;居全国后五位的分别是青海、贵州、新疆、山西、甘肃,其中有1个来自中部地区,4个来自西部地区。图1显示,省际泰尔系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意味着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扩大变动趋势;再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发布的划分标准)来看,尽管三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得分随时间推移都呈上升趋势(见图2),但区域间差距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逐步扩大态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协调、不平衡状况比较严重,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强化西部地区大开发任重而道远。
四、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表2 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Moran’s I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Moran’s I0.23670.17020.16760.13990.09910.07230.06420.02180.0086 P值0.00840.03050.03140.05020.09330.14250.15730.27160.3183
由表2可以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下,我国省际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在2014年以后,全域Moran’s I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并且省际间经济高质发展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呈逐渐减弱趋势,这表明,一方面各省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另一方面意味着区域间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反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需要借助于局域Moran’s I,其计算公式为:
若局域Moran’s Ii大于0则表示该地区被高值包围,若小于0则表示被低值包围。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局域Moran’s Ii散点图,可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象限为高值—高值(H-H)集聚,第二象限为低值—高值(L-H)集聚,第三象限为低值—低值(L-L)集聚,第四象限表示高值—低值(H-L)集聚。
我国部分年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集聚特征见表3。
表3 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集聚分类
类别2009年2013年2017年 H-H集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 L-H集聚江西、广西、安徽、湖南、河北、海南江西、广西、安徽、湖南、海南福建、江西、广西、安徽、湖南、海南 L-L集聚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湖北、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H-L集聚广东北京、广东北京、天津、广东
根据表3,H-H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与周边沿海省份,但数量在逐渐减少:北京、天津由H-H集聚转变为H-L集聚,原因可能在于首都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虹吸作用增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福建由H-H集聚转变为L-H集聚,说明福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与相邻的浙江、广东的差距在拉大;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东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领头羊则一直保持H-L集聚;始终处于L-H集聚的区域有江西、广西、安徽、湖南、海南,虽然这些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相邻地区实力较强;处于L-L集聚的省份则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且处于该集聚区域的省份并未随时间推移而减少,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效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这些省市今后时期的重要任务。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面板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7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1. 我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次空间递减态势,且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在逐年拉大;3. 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随时间推移这种溢出效应总体上在逐步衰减,H-H、H-L以及L-H集聚省份均有明显变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根据以上实证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 深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各省市应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 要充分发挥东部省份高质量转型优势的溢出效应,重新制定并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稳定发展;3. 对于中、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相对落后的省份,应当找准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1] 周跃辉.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N]. 学习时报,2018-01-31(A1).
[2] 何立峰.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 2018(4): 4-5.
[3] 金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4): 5-18.
[4] 张涛.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及测度方法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5): 23-43.
[5] 李金昌, 史龙梅, 徐蔼婷.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统计研究, 2019, 36(1): 4-14.
[6] 魏敏, 李书昊.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11): 3-20.
[7] 方大春, 马为彪. 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时空特征[J]. 区域经济评论, 2019(2): 61-70.
[8] 师博, 任保平. 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 经济问题, 2018(4): 1-6.
[9]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4): 111-117.
[10] 张军, 章元.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 经济研究, 2003(7): 35-43.
[11] 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1952—2000[J]. 经济研究, 2004(10): 35-4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3.013
F222
A
1674-327X (2021)03-0045-05
2020-07-31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045)
马成文(1963-),男,安徽亳州人,教授。
(责任编校:许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