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乡村民宿市场发展的思考
2021-06-16李凌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面临泡沫化增长的我国乡村民宿正好迎来一次行业洗牌和清退。文章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分析此前我国乡村民宿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疫情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在后疫情时代市场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乡村民宿; 困境;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7.077
2020年年初,迅速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联合国《2020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显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3.2%。这给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对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的旅游产业受到重创,甚至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在这张突如其来的疫情“重症”名单中,原本就处于增长乏力、优胜劣汰阶段的乡村民宿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1 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
国外的民宿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Bed and Breakfast(B&B)是当时使用较多的一个主流词汇,这是一种仅提供早餐与住宿的家庭式旅馆。之后民宿传入美国和法国,又在日本和中国台湾逐渐兴起,成了农民将闲置房屋提供给旅游者住宿,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方式。
我国早期乡村旅游中出现了大量的农家乐,这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住宿业态,在借鉴了台湾民宿的发展模式后,大陆乡村旅游内涵不断外延,开始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以及人文历史景观来营造深度休闲度假环境,接待设施和服务项目也得到提升,逐渐形成了更高业态的乡村民宿。根据第九届海峡两岸旅游观光研讨会及民宿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布的《2019中国大陆民宿发展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民宿的数量已达到了66405家。
1.2 民宿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民宿是新时代下新农村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民宿发展催生的“农业+旅游+休闲”的新型经济模式,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整合和转型,不仅能提高当地的经济产出和收益,也能擴大农业产业链使之集群化;有利于塑造有识别度的乡村景观,使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艺术得以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切入口之一,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强化城市和乡村在空间上的有效衔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2 新冠肺炎疫情下乡村民宿市场的困境
对于我国乡村民宿市场发展而言,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营面临困境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
2.1 缺乏优质的民宿产品
由于可进入门槛较低,近几年来民宿产品激增,同质化、低档化竞争严重。很多民宿是农民自建房改造而来,在改造时没有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也没有特定的风格,简单粗暴的仿古做旧让民宿显得不伦不类,只建设不维修也让游客的入住体验感不佳。
2.2 缺乏专业的管理理念
人才缺乏是乡村民宿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多小型民宿为家庭作坊,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或团队,也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者和员工皆为普通居民,或许能考虑到硬件方面的改善,但往往会忽略服务软件的提升,很少去关注提高服务意识、营造环境氛围、创新产品特色、关注游客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2.3 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化,民宿经营者服务水准不统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和指引,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既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民宿经营者与旅游者的矛盾。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实施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 065—2019)的新标准。在新标准中首次建立了民宿的评星机制,并明确划分了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等级的条件,加强了对民宿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健全了退出机制,这对于我国民宿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一个利好风向标。
近几年的民宿市场虽然从数量上看发展迅速,实则一直举步维艰,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的民宿企业已面临长达几个月的“零订单”,营收空窗期内经济损失惨重。而除了遥遥无期的闭店歇业带来的无助和焦虑,部分民宿从业者还面临着“偿还贷款”“工资租金”“水电养护”等资金方面的压力,不少中小民宿企业因此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即使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和减免,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后疫情时代乡村民宿发展的思考
相对于星级酒店而言,作为既接地气又显情怀的民宿,是很多旅游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关注“诗和远方”的重要支撑;它更具有人情味,具有家庭的氛围和尺度;它应该是乡土和乡愁的结合,各具特色,文化特征明显,不可复制。在后疫情时代,周边游、短途游、乡村游呈向好态势,因此消费者对更安全、更私密的乡村民宿需求量会大幅度的增加。
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创,面对势不可当的行业洗牌,真正会击败乡村民宿的并不是外来力量,而是行业内部缺乏竞争力的劣质民宿。乡村民宿从业者在革新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探索个性化产品、特色化运营、数字化营销,努力构建良性健康的民宿产业生态,这才是乡村民宿在后疫情时代的出路。
3.1 提升民宿品质
在出境旅游显著减少甚至为零的当下,更多的高端旅游消费被截留在了国内,出境游群体的高端消费需求不得不下沉,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消费需求随着旅游企业为求“自救”打折降价而上浮,高品质民宿就将成为“橄榄的中段”。在个性化、高端需求显著增长的趋势下,提升品质和运营能力,摆脱同质化,追求优质化,打造差异化的民宿产品,往往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会有占据市场一席之地的机会。
3.2 引入专业人才
乡村民宿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都需要专业人才介入。就政府部门而言,存在民宿优势的旅游地区应该把民宿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旅游发展总规划中,将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特色还有产业资源整合为一,明确民宿合理布局和经营模式的大方向,从而构建具有地域优势的精品旅游民宿产业链。就设计而言,真正的民宿不仅是吃和住的问题,还涉及美学、文化、建筑、服务和体验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设计乡村民宿时不能只考虑“住”这个单一功能,大到环境、布局,小到家具、摆设,以及餐饮、商品都应该考虑到是否能引起消费者心理上的共鸣。在管理和运营上,更应该有专业人员的参与,专业院校的人才输入、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培训都是乡村民宿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
3.3 调整经营模式
思考调整单一的销售模式,采取日租、周租、月租、年租,甚至是一次性买断若干年使用权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模式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流,扩大客源市场。思考摒弃单一的住宿模式,寻找更多的盈利增长点,促进多元化经营。可以借助当地农业资源和乡土风俗资源,利用种植、采摘、陶艺、木工、编织、烘焙等优惠体验促进潜在消费,搭配优质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伴手礼、文创产品售卖等方式,来促进乡村民宿收入的多元化,增加民宿的额外价值。
3.4 搭建共享平台
當地政府或相关协会可以考虑规划区域共联,形成民宿聚落群,相互“抱团”,共享客源,这样既能交叉复购,又可以避免同业竞争。同时搭建人力服务平台,共享卫生清洁、设施维修、集中采购、人资培训等,做到成本最小化。
4 结语
从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对于整个民宿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清退机会,民宿行业的泡沫化增长或就此被打破,使急于跨进民宿行业的盲目投资者可以暂停脚步、冷静思考,过往民宿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在这一波洗牌中逐渐消失,市场的大量需求会倒逼行业供应向着高标准化、高舒适度、高文化性转化,会更偏好内容聚焦、模式轻盈、擅于迭代的乡村民宿企业。在经受住市场洗礼之后,民宿行业会被重新定义,会慢慢发展成熟起来,更加趋向理性,谨慎投资、良性经营的时代即将来临。
参考文献:
[1]吴忠军,宁永丽,侯玉霞.民宿旅游国外研究趋势与展望[J].旅游论坛,2019(6):75-86.
[2]王璐,李好,杜虹景.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3):141-142.
[3]吴有进.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J]. 农业经济,2018(5):140-142.
[4]祝铠,康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民宿业发展研究[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8.
[5]唐源.新冠肺炎疫情下旅游目的地民宿经营改进对策研究——以云南罗平旅游民宿为例[J].时代金融,2020(10).
[6]林玄墨. 疫情加速洗牌,民宿市场发展之路应有更多思考[J].中国商界,2020(6):52-55.
[7]陈平.拓展新路径,助力民宿提质升级[J].中国商界,2020(6):60-64.
[8]郭莹莹.民宿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新经济,2016(4):15-16.
[9]李娜,毛时亮,林娴.后疫情时期台州民宿业的复苏与升级[N].台州日报 ,2020-04-22(6).
[作者简介]李凌(1980—),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