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石材业的SWOT分析及转型升级对策

2021-06-16詹锦华陈梦蓝

中国市场 2021年17期
关键词:闽南转型升级SWOT分析

詹锦华 陈梦蓝

[摘 要]石材业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有力推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闽南石材企业发展面临销售额下降、利润空间压缩等困境。为此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闽南石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其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闽南石材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扩大石材原料进口市场、把握机遇主动拓展市场、绿色生产转型升级、以国际化思维应对贸易壁垒、灵活应对成本增长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闽南;石材业;SWOT分析;转型升级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7.067

1 闽南石材业的发展现状

闽南地区,大致范围指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石材业是闽南的特色产业之一,无论是销量还是出口量,多年来均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闽南拥有石材企业近4000家,其中厦门约1000多家,漳州约330多家,泉州达2100家以上。在布局上,闽南石材业具有高度的集中性,闽南石材看南安,南安被誉为中国石材产业之乡,2019年该地区拥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9家,累计完成规模产值631.5亿元,年产石板材约2亿平方米,石材产量、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近60%和70%,石材产业各类从业人员近10万人。

在产品出口方面,闽南石材对全球13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出口,主要以美国、韩国、日本、越南、印度、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地区为主。在产品进口方面,闽南从60多个国家进口石材,以土耳其、埃及、伊朗、印度和巴西进口居多。其中2018年南安市石材出口量占全国60%,出口额达4.8亿美元左右。而厦门港,是中国石材进出口的最大口岸,石材进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闽南石材出口量和出口额略有下降。

可以说,闽南的石材产业国内规模最大,既是福建省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福建省的社会发展建设息息相关[1],做好石材产业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但近年来闽南石材企业发展面临销售额下降、利润空间压缩等困境。如何有效地促进闽南石材业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文章对闽南石材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就闽南石材的转型升级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闽南石材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产业集群优势

在闽南的石材企业出口贸易中,其优势之一在于具有产业集群优势。闽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石材产业集群在泉州地区拥有数量最多,包括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晋江市。其中隶属泉州市的水头镇和惠安县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石材产业集群。其次厦门市的石材产业集群规模也不容小觑。产业集群优势使得闽南各石材企业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协调,如各企业在发展中,可便捷地从其他同类型企业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便利地获取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2]。近年来水头镇一些石材企业的发展中,常见到这种现象:在接洽到一些订单业务时,单个企业力量有限,而联合多个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完成订单。此外,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大大促进了先进设备、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以异形水刀切割机械为例,得益于闽南石材业的高度集中,仅在南安就超过10家异形水刀切割机厂商设立网点,便利了企业购买设备,包括后续的售后服务也能迅速完成。

2.1.2 具有良好的市场知名度

闽南石材出口贸易发展至今数十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石材产业中心。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市场客户群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石材厂商,在选购石材产品时均会将闽南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地区。在国内市场中,全国各个县市均有以闽南石材为主的经销商。在全球范围内,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其他数十个国家地区皆有大量的中间商、经销商与闽南石材企业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地区的知名度让闽南石材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国内外的市场订单[3]。

2.2 劣势分析

2.2.1 缺乏石料的自供能力

在閩南石材产业发展中,本地的石材资源是促进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泉州拥有优质的花岗岩储量,一度是闽南石材产业中建筑饰面石材的重要供应点。但由于常年的过度开采,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早在2009年福建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综合整治的意见》,随后南安、德化县等也陆续关停了辖区的石材开采,如2015年泉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要求泉州市所有的石材矿山关停,仅允许在惠安、泉港、南安等地区采矿许可证尚未到期的少数矿山继续经营,其他县市的建筑饰面石材开采全部关闭[4]。

2.2.2 研发水平不高影响国际竞争力

毋庸置疑,闽南石材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产品品种由简单的板材发展到多种多样的创意设计产品,如建筑装饰板材、马赛克、罗马柱等。石材技术装备不断升级换代,石材生产配套产业亦日趋完善。这些进步,除了依靠闽南人自身的科研力量及自主创新外,更多是受益于引进国外石材业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消化吸收国外高新技术,使得闽南越来越多的石材产品跨进世界先进行列。另外,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固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只有自身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闽南的石材品牌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当前来看,闽南石材业的研发水平还不高,技术优势不明显,尤其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成为闽南石材业发展的一大劣势。

2.3 机遇分析

在闽南石材产业的发展中,市场面临的主要机遇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北极航线的开通。“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成果斐然,其沿线国家地区有44亿人口,占到了全球63%的比重。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总量高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地区的庞大市场中蕴含了大量的石材订单需要,极大推动了闽南石材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中国境内成立了多个自贸区,我国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及人民币国际化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为闽南石材企业与这些国家地区投资洽谈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5]。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逐步开通的北极航线给全球贸易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其沿线的港区建设、城市建设中均有庞大的石材产品需求。其中有超过20个港区城市需要建设,必然会扩大沿线上百个城市的规模,因此对石材产品的需求无可估量,在这样的背景下,闽南石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有所加快,海外市场广阔的产业扩张前景将逐渐打开。

2.4 挑战分析

2.4.1 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对闽南石材出口贸易而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发达国家所设置的贸易壁垒,自中国加入WTO开始,闽南的石材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大,直接导致了一些国家的石材出口产业遭受冲击。为了制约闽南石材出口,一些国家提出了针对性的贸易壁垒措施,如反倾销调查、绿色贸易壁垒等。譬如在2006年时,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花岗石进行反倾销调查,提出要对中国出口到土耳其的石材产品按照每吨90美元征收反倾销税等。在2007年年初,德国认为福建出口石材的木质包装物没有按照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5号准则要求,加贴IPPC标识,进而对这些位于厦门口岸的7个批次的石材货物进行了销毁,其中有多家闽南石材企业遭受损失[6]。在最近的2018年,美国商务部提出对中国的石英台面贴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南安及厦门市多家石材外贸企业受到影响。2020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也严重限制了福建石材出口贸易在这些国家地区的发展[7]。

2.4.2 石材原料成本增长

在闽南石材产业的发展中,近年来95%以上的石料依赖于外部供给,在2016年之前,国内包括新疆、山东、广东、河北、内蒙古、四川等地区是福建石材原料的重要来源,但随着这些省份环保要求的提高,不少地区的石材开采被逐步叫停。国外进口逐渐成为闽南石材企业获取原料的重要方式。石料的获取地与加工地距离的增大,直接造成了运输物流费用的迅速增长,石料本身自重极大,其物流运输费用极为昂贵[8]。同时在对外进口的情况下,需要面临诸如关税、多项流程程序带来的时间成本、与外商的沟通成本、国际货运代理费用等,这些导致了闽南石材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不断增长。而闽南石材业在石材的加工中自身并没有足够的附加值,并且在市场中较多以低价的策略获得市场,这种石材原料成本增长的问题,直接导致了闽南石材产品利润被压缩。

2.4.3 环保政策的推进

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石材产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在石材开采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如对石材进行破碎、切割、干磨等工艺中会产生粉尘。在石材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冷却钻机割机,而冷却用水混合了大量石材粉末,属于废水。在加工时操作的空压机、切割机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在石材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碎石、模具的固体废料。近年闽南地区高度重视对石材行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工作,如晋江市在2012年要求市辖区所有的石材开采行业停工,德化县在2013年关停了所有的石材开采业,泉州在2015年关闭了大部分的石材开采等[9]。未来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会越发提高,在这样的社会大趋势下,作为重污染行业的闽南石材业如何继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3 闽南石材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闽南石材业转型升级发展,文章特提出如下五点政策建议。

3.1 扩大石材原料进口市场

首先要重视石材原料进口。从国内市场来看,石料开采的逐步缩减乃至关停是大势所趋,因此闽南石材产业应当将石料的获得渠道放眼在全球市场,广大闽南石材企业应当积极探索从国外渠道进口石料的发展方式,对外进口石材原料以加工贸易的形式进行石材出口贸易,是闽南石材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其次注意拓宽石料进口的国家地区范围。当下闽南石料主要从意大利、法国、非洲等地区进口,进口地区范围过窄,风险较大。因此可以由闽南石材行业协会牵头来设立全球化的石材信息中心,在美国、加拿大、东盟的柬埔寨、越南、俄罗斯等国家设立专门的石材信息中心,了解这些国家地区中的石材原料情况,供闽南各个石材加工区参考。对有意向的石材原料产地,再委派专人前往洽谈合作。同时,要对这些国家地区的石料开采情况保持密切的关注,包括其政策的走向、本地石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情况等。

3.2 把握机遇主动拓展市场

首先,要树立起全球化的发展意识。闽南石材企业要重视销售、品牌、市场服务等内容,要摒弃以往偏居一隅只管埋头生产的发展方式,要完善闽南石材產业集群的发展,合理分工,科学布局。要意识到对销售环节的把控,注重建设其自身的海外营销力量,在前期可以采取行业协会联合的方式,组建一个石材行业的商贸小组,其主要的工作为收集“一带一路”沿线及北极圈航线沿线的相关信息,包括石材产品的需求情况、贸易法律条例、地区的石材产业发展情况等,为闽南石材企业了解市场情况提供便利。此外,要加强石材品牌建设,持续巩固和提升闽南在石材行业国际市场地位。

其次,要打造贸易人才团队。各石材企业要设立起自身的贸易团队,要培养具备多语种沟通、了解国际商务法规、熟悉国际货运代理、知晓各国家地区市场情况的优秀人才队伍,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类的展会、博览会中,主动地推销自身的产品,对具有前景的重点国家地区,可以进行适当的广告投放,比如闽南石材行业可以联合举办一个闽南地区品牌的石材博览会等。在重要的国家地区市场中设立必要的办事处和网点,主动与市场中的经销商进行洽谈合作。通过对市场的主动发展,拓宽闽南石材产业的全球市场范围,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北极圈航线的时代机遇下获得出口贸易的二次腾飞。

3.3 绿色生产转型升级

闽南石材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中,绿色二字是其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自身的发展不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首先广大石材企业要树立起一定的环保意识,要意识到环境污染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巨大危害,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应当承担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在石材生产中要采取必要的转型升级举措。如对于加工石材过程中出现的粉尘,要采取水喷淋的方式将粉尘凝结,通过捞渣收集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采取布袋除尘器的方式来减少粉尘的影响。在对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建议采取污水沉淀处理法,每一个石材加工企业均要设立废水沉淀池,利用石材粉末比重大的特点,待废水沉淀后进行处理,同时石材加工中对水质的要求不高,直接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回收使用。在噪声污染方面,主要为简历密闭发电机房,对进出风通道进行隔音处理等,减少噪声污染。在碎石废料的处理上,应当与第三方公司进行衔接,碎石料可以作为建筑用石,其他废料则应当由专业的废品处理公司进行处理。其次则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检查管理机制,将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为闽南地区所有的石材企业建立起绿色指标档案,以此作为企业税率、贷款等方面的重要参考。政府或行业应当提出石材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环保标准,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检模式,依旧存在违规者采取直接关停的方式处理。

3.4 以国际化思维应对贸易壁垒

首先,要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系统,对往年闽南石材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遭遇到的贸易壁垒情况进行梳理,将该国家地区以往的贸易壁垒出现情况、石材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社会舆论、政治走向、社会经济等重要数据进行整合,建立起自身的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当下我国已经在探索建立贸易壁垒预警系统,闽南石材行业也应当加快自身的步伐,实现对世界贸易格局情况的前瞻性把握,为广大企业规避、应对贸易壁垒提供空间。

其次,要重视与国际企业的联合发展。闽南石材企业在国际发展中,应当重视与海外出口国家地区中的石材出口企业进行联合发展,可以采取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来共同发展,与当地石材原料供应商或者石材的零售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利益的捆绑,让自身的石材产品出口符合这些国家地区石材产业的利益,从这种共赢来降低风险,减少贸易壁垒。

最后,则是应当要对贸易壁垒摆正客观、科学的心态。贸易壁垒是一种长期、必然会存在的事物,每一个石材企业都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贸易壁垒,当遭遇到一些不公的贸易壁垒时,应当考虑行业联合积极应诉,通过WTO争端机制或者发起国际诉讼等,以行业联合的方式分摊企业的诉讼成本,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地方产业声誉。

3.5 灵活应对成本增长

首先要将生产环节外包。在整体石材产业链中,生产加工环节相对的附加值较低,利润更多集中在产品设计、产品销售两个环节中,那么一些闽南石材企业可以探索进行产业链的分工发展,如将石材产品的加工置放在一些石材进口地,如印度尼西亚有丰富的石料,所颁布的禁令是禁止未加工石料出口,同时印度尼西亚具有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那么闽南石材企业可以探索直接在当地建设生产厂房的发展方式,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石料资源进行石料的加工,而自身主要進行石料产品的设计、销售等高附加值的环节,此举既能有效降低闽南石材的生产成本,又能继续以低价模式发展的情况下保障自身的利润空间。其次要探索产品的高端化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进步,政府要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企业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更加高效、低成本、清洁的石材加工机械设备。要注意做好石材产品的设计工作,注重从设计风格、理念上进行创新,如将石材与文化相结合,让产品在市场中能够具有更高附加值,从而保障自身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桂学文,孙华.中国石材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对策[J].现代情报,2015,35(10):140-146.

[2]郭超.山东省饰面石材矿产资源开采现状研究[J].石材,2019(2):51-56.

[3]洪成设.我国石材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石材,2019(2):57-60.

[4]张胜武.中美贸易战再波及我国石材业[J].石材,2019(6):62.

[5]中国石材协会.2017年中国石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18年展望[J].石材,2018(4):3-8.

[6]晏辉.石材深加工发展方向浅见[J].石材,2018(7):27-31.

[7]热依汗古丽·吾斯曼.新疆鄯善县石材产业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7.

[8]胡飞,赵翀.中国石材行业发展概述[J].佛山陶瓷,2016,26(11):1-2,7.

[9]荣先苗,谭金华.从水头石材业窥视2016年我国石材发展特征[J].石材,2016(12):13-18.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闽南石雕文化圈建构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KYSD201900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詹锦华(1971—),女,汉族,福建建瓯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消费经济。

猜你喜欢

闽南转型升级SWOT分析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