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2021-06-16张芳
张芳
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抽穗开花、灌浆到小麦成熟收获这一段时间,约40 d,时间虽短,但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
(一)保护叶片功能
小麦抽穗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因此,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它们的绿色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质量有重要作用。
(二)延缓根系衰老
小麦拔节期后,次生根的增长率显著下降,根系生长一般持续至抽穗时为止,根系功能可延续到成熟期。花后,根系活力开始衰退,小麦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下降。通过叶面追肥可有效延缓根系衰老,使小麦根系具有较长时间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对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有直接的影响。
二、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一)早浇灌浆水
充足的水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用水,有利于储存在茎叶中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灌浆水可提高籽粒灌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增加粒质量。灌浆水一般应在孕穗期至灌浆初期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
1.早浇灌浆水。小麦扬花后7 d应及时浇灌浆水。小麦成熟前15 d要停止浇水,不宜浇麦黄水。
2.做到无风快浇,有风停浇。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温度过高的天气状况下不浇水。切忌在风雨天气来临前浇水,以防倒伏。
3.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使底墒得到补充,保护深层根系不早衰。
(二)及时防治病虫害
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影响小麦灌浆的主要害虫。该虫繁殖很快,多雨时易暴发。抽穗期田间百株蚜量达10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2.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籽粒毁灭性害虫,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引起该虫大发生。5月上中旬小麦扬花期,吸浆虫进入羽化、产卵阶段,是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小麦上部有吸浆虫成虫产卵,中下部叶片有麦蚜繁殖,可选用吡虫啉和辛硫磷复配制剂喷雾。
3.麦红蜘蛛。麦红蜘蛛以成虫、若虫吸食麦叶汁液为害。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气候干旱时发生较重。一般来说,防治时可与其他病虫害同时进行,打药时复配阿维菌素、达螨灵等杀螨药。
4.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因为危害严重,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且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未及时防治的地块,赤霉病发生率可达90%。所以,做好前期防控至关重要。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防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二是小麦扬花期如果天气预报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1次防治后隔5~7 d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三是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四是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应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预报,根据病害流行趋势及时开展药剂预防。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丙硫唑·戊唑醇等对路药剂,应用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一般发生区防治1次,严重发生区坚持防治2次,控制病害大面积暴发流行。
5.小麦銹病。小麦锈病共分为3种,分别是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属于流行性病害,如果气候合适会大面积发生,且随着气流逐渐传播扩散。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可选用嘧菌酯、百菌清、福美双+三唑类药剂,注意打匀打透。
(三)喷洒叶面肥
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一般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脱肥田可10 d喷洒1次,可用氮磷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洒。为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管理措施结合进行,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即采用“一喷三防”综合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