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条河流的秘史

2021-06-16陈蕙卿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鱼篓护坡果子

陈蕙卿

大年初一,天气甚好。父亲说想去钓鱼,弟弟说昌江县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往僻静的地方去。

在一处观景台上,我们停了步。弟弟从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了钓鱼的工具。三根鱼竿,一只鱼篓,一个渔捞,一筒鱼饵,还有一把阔大的遮阳伞和两个折叠小凳,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从江西南昌带来的。说是有备而来,一点儿也不为过。

微风不燥,水波不兴。不远处的河面上,一个男人坐在一只轮胎里,双手拿着桨一样的东西,前后划行。细细看,原来他正从轮胎里取出渔网,均匀地往河里放。往长廊远处看,每相隔不远的地方,都有一个垂钓的人。他们旁若无人,悠闲自得。这是渔者不为鱼,只为乐鱼啊!

父亲、弟弟、侄子和女儿各自选择了钓鱼捞鱼的工具,找到恰当的位置,或站或坐,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面,开始了他们与鱼儿的约定。

母亲、我和弟媳走上一节木制的阶梯。我盘起双腿,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看钓者的执着,看水波的静默,亦看云淡和风轻。石碌河自上而下静静地流淌,时间也在安静地消逝,但阳光终究还是越来越猛,我们冒了汗。于是,我们仨站了起来,朝石碌河的下游走去。

听到有人高声喧笑,目光在石碌河的护坡里找寻。石砌的护坡,有很大的斜度。石块与石块之间,都用水泥严丝合缝。只闻笑语,不见人影。原来这笑声是从大桥下传来的。那里有一棵树,从护坡的隙缝里长出来的,此时,正是枝繁叶茂。

扶着母亲,我们仨走了过去。树上是一家人,年轻的夫妻和三个孩子。这对夫妻和两个大一点儿的男孩子在树上摘着果子。那个小点儿的女孩子,坐在树底下一边吃着果子,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树上。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来到这棵叶子长得有点儿像桃树的树下。因为是斜坡,身体难以平衡,我紧紧地抓住了一根树枝。见我站在树下,这对夫妻招呼着两个大男孩儿,一起下了树。女人手上拎着一只红塑料袋,已经有了半袋的果实。

女人看了我一眼,警觉地与我保持着距离。女人从袋子里拿出了一颗果子,皮色有点儿微红,远远地递给我。我伸出了左手,女人在距离我的手上方半尺处,将这颗果子,由高而低,垂直落在了我的掌心。

这是只有拇指盖儿一样大小的果子,圆圆的,外形有点儿像小沙果。女人说:“这叫牛油果。青的涩口,只有等皮色红了,熟了,才好吃。”之后,男人抱起树下的小女孩儿,女人牵着一个孩子的手,招呼着另一个孩子,一家五口走下了护坡。三个孩子吃着袋子里的果子,夫妻俩说着他们的故事,似乎还在唱着歌。在一个弯道处,他们上了护坡的阶梯,进了坡上的一间民房。民房的四周,长了几棵椰子树,红色的三角梅,在绿叶中很朗艳。

看着树上隐约的果子,我和弟媳上了树。母亲站在护坡的下面,看着我们。树并不大,也不高。我们折腾了半天,只摘得一小把,而且红色的没几个。吃到嘴里,果液确有一些奶汁的味道,淡淡的,还有一种清味。过后,满口余香。

摘果子的一家人,与眼前红绿交织的色彩,构成了石碌河年节的幸福与快乐。很难想象,眼前的这条河流,曾经是一条没有源流,仅靠天赐水的小沟流。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宋朝大学士苏轼谪居海南三年的文字得到证实:“昌邑之东北,近黎岐,高燥,民以刀耕火种为业。西南浮沙荡溢,垦之为田,必积牛之力,蹂践既久,令其坚实,方可注水于农事。踏风车取水灌田,或一辍工则无成……”

自古以来,昌江和石碌镇地处海南岛西部,雨水稀少,只在秋冬季有少量降水。石碌镇的土质层是沙土,难以蓄水,农耕异常艰难,万物难以为生。百姓的生活用水更是“滴水贵如油”。石碌镇成了海南有名的贫困镇,就连石碌镇名称的由来也是和水有着关联的。人们普遍认为到石碌镇必将是死路一条,“石碌”与“死路”谐音。民间素有“三人吃饭,一人挑水”之说,石碌镇老百姓吃的粮食里,除了瓜还是瓜,是有名的“三瓜”(地瓜、南瓜、西瓜)之地。

歷史上,昌江的历代知县为了解决居民的饮用水,也可谓费尽了心机。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 年),知县陶元淳因无力解决饮用水,以“昌江有六败”为由,弃官而去。继任知县严沛霖到任,也曾雄心勃勃地想要大干一场。任职几年,终因无法改变现状,留下诗句怅恨而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水电部规划局相继关怀,封江堵水,修建了大型石碌水库,定期为下游放水。从此,马鞍岭上有了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波,石碌镇有了一条涓涓不息的源流。清澈的石碌河水,繁华了石碌镇的山林农事,滋润了石碌镇百姓的心田。有了源头,石碌镇就有了生机,有了活力。

太阳越走越高,气温也越升越高,垂钓的人还是有增无减。时近正午,母亲说,疫情当前,还是早点儿回家吧。父亲、弟弟、侄儿和女儿把鱼汇聚在了一起,唯几条小鱼而已。女儿看着鱼篓中的小鱼,心生怜悯。将鱼篓举过木制的围栏,连鱼带水一并倒进了石碌河里。女儿说,鱼儿离开了河活不了。鱼儿这么小,还是让它回去吧。

想起一位去过非洲的朋友,她在《对话尼日尔河》一文中写道:发源于距离大西洋仅有两百余公里的几内亚山地的尼日尔河,为什么没有就近往南奔向海洋,而是掉头北上,流向非洲的腹地,费尽周折几千公里后,在尼日利亚注入浩瀚的几内亚海湾。一个巨大的“几”字,就这样画在西部非洲辽阔的原野上。为此,她只身一人沿着尼日尔河去探寻缘由。她看到了干旱的南撒哈拉沙漠,因为尼罗河的滋润,长出了粮食,有了农事。成群的野生动物,在尼日尔河畔饮水嬉戏。她说,那一刻,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尼日尔河悲悯的情怀,宁可绕行几千公里的荒漠,瘦弱自己,也要照应苍生。

眼前的石碌河不也是一条极有情怀的河流吗?

猜你喜欢

鱼篓护坡果子
糟糕的事情
果子出嫁
小鱼篓
鱼篓娃娃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摘果子
果子粥
果子和她的+1
馋嘴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