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6-16王金岭
王金岭
(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医疗急救部,北京 1006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主要累及肺部,有反复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1]。面罩吸氧是纠正缺氧的针对性措施,临床上以增加吸氧浓度,提高肺泡氧分压、氧饱和度和含量,保证细胞组织的氧供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咳痰和进食[2]。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改变之前使用气管的情况,通过面罩、口鼻罩等的形式将患者和呼吸机连接,从而能够避免气管插管带来的损伤,增加舒适度。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加重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医疗急救部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76)和试验组 (n=75)。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 (67.59±9.62)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74±5.08)年。试验组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 (68.16±9.76)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 (7.95±5.0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首都机场集团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医疗急救部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4年修订版)》[3]与《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所提供的临床资料均完整、准确等。排除标准:①同时参加其他研究者;②精神障碍或依从性差者;③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心电图、X线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面罩吸氧治疗,选取合适体位,保持4~6 L/min的氧流量。试验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节压力,保持3~5 L/min的氧流量,通气时间为12 h/d,患者情况得到改善后,时间改为3 h/d。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4年修订版)》中相关疗效的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可以平卧,生命体征稳定,咳嗽、咳泡沫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可半卧,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③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后使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使用自动全血分析仪进行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④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包括HR、BP、RR。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治疗有效率的计数资料以[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88.16%显著低于试验组 9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
2.2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血清PaO2、SpO2、LVEF、FEV1、FEV1/FVC水 平 均 高 于试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RR、B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试验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s)
注:1 mm Hg=0.133 KPa。
组别 n PaO2 (mm Hg) SpO2 (%) LVEF (%) FEV1 (mL) FEV1/FVC (%)对照组 76 81.43±4.17 85.59±4.31 46.12±4.88 57.14±5.86 60.97±7.03试验组 75 84.18±3.82 88.05±3.45 49.78±6.22 61.94±9.06 65.12±8.88 t 4.224 3.869 4.026 3.871 3.1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2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n HR (次/min) RR (次/min) BP (mm 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6 130.11±11.89 124.74±9.26* 37.63±7.37 34.46±5.54* 130.98±9.02 110.56±8.44*试验组 75 131.59±10.01 118.56±8.44* 36.13±6.46 32.16±3.16* 129.32±7.68 104.12±7.88*t 0.827 4.284 1.329 3.128 1.217 4.845 P 0.410 0.000 0.186 0.002 0.226 0.000
3 讨论
急性加重COPD通常由慢性气道炎症所引起,且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较高等特点,COPD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急性加重,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痰液呈脓性,超出日常的变异,并且导致需要改变药物治疗。COPD持续性气流受限制,肺功能障碍为发病特征,一旦合并左心衰竭,心脏的排血量将无法供应机体需求,导致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出现高碳酸血症、低血氧症及酸中毒状态。针对急性加重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上通过采取吸氧方式来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并同时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但效果不佳,患者舒适感较差[5]。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创通气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增强治疗效果,并改变传统建立人工气道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且试验组患者的血清PaO2、SpO2、LVEF、FEV1、FEV1/FVC水 平 均 高 于 试验组。以上结果也表明了无创机械通气可缓解急性加重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这一结果与贾珺[8]的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试验组患者的HR、RR、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无创机械通气可使急性加重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降低,改善血流动力学。这一结果与王秋锋等[9]的研究结果相 符。
综上所述,无创机械通气可降低急性加重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HR、RR、BP水平,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