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本质、表征与实践
2021-06-16吕寒雪
赵 鑫, 吕寒雪
(西南大学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逐渐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多次强调,“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明确提出,开展人机协同教学,实施“双师”课堂的融合策略[1]。教育学界着力探索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的新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具有较强自主性、能够在课堂中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智能机器人教师(如AI好老师、北极星AI助教、儿童社交机器人等,下文简称“智师”)和人类教师(下文简称“人师”)同构的“双师”课堂,成为智能时代教学改革的新趋向,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学界对“双师”课堂教学的理解尚不够深刻,甚至略显偏颇:一是“唯师说”,将“双师”课堂教学诠释为人师和智师共同主导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双边协同性[2],但缺乏对学生等教学主体的深入关注;二是“工具说”,主要从技术层面阐释“双师”概念,把智师视为“双师”课堂教学中弥补人师缺陷的技术工具[3];三是“要素说”,剖析了“双师”尤其是智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的作用,有助于厘清“双师”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4],却忽视了对“双师”课堂教学本体的解读。此外,已有研究尽管分析了人师与智师之间的教学协作路径[5],但诸如人师与智师在协同教学中各自应有怎样的育人角色和职责边界,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协力促进学生发展等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在把握“双师”课堂教学本质的基础上予以解答。课堂教学本质既是教学论的本体性问题,也是教学实践变革的根本性问题[6]。系统审思“双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表征形态与实践逻辑,是顺利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必遇之题和必由之路,有助于洞察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机理,明确“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方向。
一、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智能时代的“双师”课堂教学作为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新教学形态,是人机协同教学在智能化课堂中的体现[4],也是智慧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7]。它是指人师和智师在智能化课堂场域中,通过人机协同与高效合作促进学生智慧化成长的过程。“从活动空间来分析,教学是由特定空间里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环境等组成的一个非等级层次的系统。”[8]作为一项兼具复杂性、结构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双师”课堂教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由人师、智师与学生等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构成的智能化教学系统,旨在通过个性化与灵活化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成长。相对于传统仅有人师的“单师”课堂教学而言,“双师”课堂教学具有“双师”协同的互惠化、课堂支持的智能化和学生成长的智慧化等特征。
1. “双师”协同的互惠化
在“双师”课堂教学的主体特征方面,人师的人类智能与智师的人工智能各有所长,在课堂教学中互补和互利,实现“双师”协同的互惠化。“双师”课堂教学并非“人师+智师”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遵循特定的课堂教学逻辑,进行有效分工与有序配合,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积极协同、确保各自角色最优化地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在处理海量教学资源信息、完成程序化教学任务、生动化展示与交互、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智师相对于人师而言具备明显优势,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在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要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智师主要扮演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个性化教学辅导、学习障碍诊断分析、学习反馈答疑等“教书”角色[9]。在人师或技术人员的改进下,智师可以持续习得新的教学规则,与人师合作开展师生互动与教学反思。同时,人师于批判性思考、情感性交互和创造性思维等领域具有智师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承担着培育智慧型人才的教育使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师将会卸下数百年来缠绕人师的资料准备、课堂组织、课程测验、作业批阅等负担,确保人师在学生个性化知识建构和智慧化成长中专心承担“育人”角色,进一步彰显人师的育人优势,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高度耦合、各施所长、优势互补的互惠化协作教学,切实承担起“单师”难以胜任的教学职责。
2. 课堂支持的智能化
在“双师”课堂教学的场域特征方面,课堂作为教学信息交换、辐射与作用的时空整体[10],是网络化、生态化和高感知的智能化场域,能够为“双师”课堂教学提供全面、灵活与精准的平台支持。智能时代的课堂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化与物理化教室,而是囊括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场域,为“双师”课堂教学推送适配的教学资源、提供精准的教学支持、增强师生积极的教学体验。一是物理场域的智能化教学支持。“双师”课堂教学活动通常在教室这一“主阵地”展开,智能化课堂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互联,对影响课堂的生态环境、教室布局、教学设施等因素进行感知和优化,为“双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学生的智慧化学习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二是虚拟场域的智能化教学支持。“双师”课堂教学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向更广阔、开放和泛在的虚拟场域延伸,如数字多媒体建构的在线网络环境与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仿真环境等。它们囊括了教与学所需要的资源、工具、平台和交互等多种要素,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通与共享,满足“双师”课堂中绝大部分教学活动的需要[11],为“双师”协同教学搭建全息平台,形成“人师—学生—智师”三维教学关系网络。即便师生并非共同在场,也能推动不同学习偏好和认知水平的学生交流研讨,组建开放与多元的异步学习共同体,确保彼此之间围绕共同的教学主题交往互动。基于智能化课堂教学支持,人师和智师具身于多维化的课堂场域内,同其中各类教学要素建立合理化和结构化的关系,形成多元耦合与互促共进的教学情态,实现学生的智慧化成长。
3. 学生成长的智慧化
在“双师”课堂教学的旨归特征方面,“教学应该是智慧的生成”[12]。智慧作为智能的高级形态[13],是人类生命特有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能够超越人工智能。“双师”课堂教学着力培育学生在未来社会拥有难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智慧,主要包括理性智慧(求知求真)、价值智慧(求善求美)和实践智慧(求实践行)[14]。其中,理性智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性智慧,强调学生在认识、理解、分析和判断事物时的综合认知能力,包括计算思维、批判思维、复杂思维、编程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双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能技术和智能社会的理性认知。价值智慧是指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人际之间的移情共情能力,以及人机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等。鉴于社会合作尤其是人机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成为智能时代的新常态,“双师”课堂教学在学生社会性发展领域,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机协同能力的系统培养,发展学生合理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同各类主体构筑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向善求美的社会品质。实践智慧作为智慧的高阶形态,是“基于对何为人类之善的理解基础上的对实际问题和情境的思考”[15],既是学生各类智慧的精神内核,也是对理性智慧和价值智慧的高度综合与创造性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强调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最为重要且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素养[16]。“双师”课堂教学在这一层面着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适应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生活情境,达成自主发展与自我实现,持续为社会创生新的时代价值。由此可见,理性智慧构成学生智慧的认知思维基础,价值智慧引领学生智慧的道德价值取向,实践智慧指导学生智慧的社会生活实践。三重智慧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有机统一,既将学生适应智能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纳入其中,又凸显学生“人之为人”的内在特质,彰显了“双师”课堂教学对学生求知求真、求善求美、求实践行的永恒追求。
综上而言,“双师”课堂教学以人师和智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协作为前提、以育人为中心,是“人为”和“为人”相统一的活动[17]。从“人为”视角而言,“双师”课堂教学并非天然的、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创造的,由“双师”之间协同合作及师生之间深度互动展开。从“为人”视角来说,“双师”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实现人,特别是学生的智慧化成长,通过人师与智师协同教学,充分发挥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化、个性化与高效化。
二、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表征形态
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为明确课堂教学实然样态奠定了基础。立足人师与智师的教学智能,从教学结构和教学系统两方面加以审察,“双师”课堂教学在微观结构形态上表征为“双师”互融的一体化教学结构,在宏观系统形态上表征为课堂场域支持的演化型协同教学系统。
1. “双师”互融的一体化教学结构
“双师”在课堂教学决策、实施、评价和研究中的高效合作,有赖于两者教学智能的优势互补,形成互融共生的“人—技术”一体化教学结构。“‘智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以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18]“双师”各具有相应的教学智能,智师拥有的是模拟人类某些思维过程和智慧行为的人工智能,具备强大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以及特定的认知智能与社会智能等[5];而人师的人类智能作为基于生理器官的高级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认知智能、社会智能、情感智能和志趣智能等[19]。依据灵活程度与综合水平,“双师”教学智能大致可以划分为低阶智能、中阶智能和高阶智能[12],其中人师的人类智能与智师的人工智能既有交叉,又有侧重,圆转融和、相得益彰(参见表1)。
表1 “双师”课堂教学中智师与人师的教学智能
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是智师数据能力和算法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智师的教学优势;认知智能与社会智能因人师与智师“人与非人”的本质区别而各具特色;情感智能和志趣智能意味着人师在社会交互、情感表达、联想创新等方面具有智师难以取代的先赋优势。但“双师”拥有的教学智能各有强弱,各自的优势智能可能正是对方智能的薄弱之处,彼此对弱项智能存在着“补缺”诉求,需要借助对方的教学智能来补充、完善自身的智能体系[3]。从系统视角来看,“双师”课堂教学并不要求人师和智师实现教学智能的所有功能,而是注重双方以各自擅长的教学智能为基础,凝结为智能化教学结构。
人师与智师教学智能的优势互补是形成智能化教学结构的基础。在对教学资源的分析、选择与呈现,以及引导学生认知发展方面,“双师”课堂教学形成了以低阶智能为主的教学结构。智师拥有强大的存储与运算能力,能够在人师辅助下高效检索、加工和存储教学资源,感知、搜寻并识别智能时代海量的教学信息数据,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加以针对性的分享、讲解与反馈。在教学问题的个性化指导和促进学生社会化交往方面,智师擅长认知关系的分析和知识解构,人师擅长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与知识迁移,两者协同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认知能力。随着“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的发展[20],智师在社会智能方面逐渐向人师接近,能够开展基于情感计算的人机交互,双方将共同培育学生的价值智慧。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及创新精神的培育方面,“双师”课堂教学表征为以高阶智能为主的教学结构。人师发挥特有的共情力与创造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
可见,人师与智师在智能化教学结构中共生共进。一方面,“双师”在各自的教学生态位各司其职,立足自身教学智能优势进行精细的教学分工,彼此的“教力”和“育力”贯穿教学过程,协同开展教学活动。智师在低阶教学任务上对人师的替代有助于人师充分施展其高阶智能,强化人师教学工作的育人性。另一方面,基于“人—技术”结构的“双师”合作,不仅能促成和谐共教的课堂教学格局,更能使二者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关系中寻求自身最佳发展向度。智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助和赋能,减轻人师的教学负担、增强人师的教学能力;人师也可以促进智师的教学智能最大化地发挥教育功能。二者内在智能的有机耦合与外在教学的协同交互将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新形态教师,以其统合的智能化结构开展兼具技术优势和生命诗意的课堂教学活动。
2. 课堂场域支持的演化型协同教学系统
对“双师”课堂场域的已有探讨,主要聚焦于环境学和建筑学的物质技术层面[21],注重物理属性的课堂学习空间设计[22]。然而,对课堂场域的分析需要立足教学活动本身。课堂场域作为服务于教学系统的要素,应当围绕“双师”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最核心的教学主体——“人”予以建构。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嵌入,依据“双师”课堂教学智能优势及其教学任务的性质,课堂场域可进一步划分为物理层、意义层和精神层等三个层面。其中,智能技术重构的物理层是指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全向感知、灵活创新的课堂物理空间,具有外显性;虚实情境结合的意义层是指交融现实情景和虚拟情境的课堂意义空间,凸显混合性;生命体验导向的精神层是指教学主体之间视域融合的课堂精神空间,侧重内隐性。基于人师和智师在教学智能上的表征形态,“双师”课堂教学结构也在教学实践中由物理层向精神层演进,逐步把握“双师”课堂教学的最佳平衡点(参见图1)。
智能技术重构的物理层主要支持以低阶智能发展为主的教学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场域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双师”,特别是智师的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利用智师在知识呈现、解析与分享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智能技术重构的物理场域涵盖智慧教室和移动课堂等形态,具有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与情境感知等多项功能[23]。智师作为介导者,在智慧教室和移动课堂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与反馈,根据人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功能选择与反馈回应,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资源互联的智能化教学空间,与人师共同对影响课堂的生态环境、教室布局、教学设施等加以优化。例如,实时监测教室温度、光线、声音、气味等参数,自动调节门窗、灯具、空调等相关设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适宜的物理环境[24]。
虚实情境结合的意义层主要支持以中阶智能发展为主的教学系统。“双师”课堂教学超越教室的物理空间壁垒,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新兴智能技术,营造虚拟教学环境,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创设虚实情境相结合的 “意义场域”[25]。“双师”课堂场域不仅囊括大数据后台智能学习终端、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在线教学环境,还运用情境感知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实现真实化的环境感知,并以全息图像的方式实现人师、智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虚实结合的课堂作为开放式、无边界的“意义场域”,确保师生享有鲜活、逼真的课堂教学体验,凸显了“双师”课堂教学高感知、强交互和深度参与的特性。人师、智师与学生能够以灵活多元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和具身化的教学互动,形成多维交互的师生关系网络,推进智能化教学共同体的建立。其中,智师以认知智能和社会智能强化人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人师则利用虚实混合的“意义场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教学主题深度交互,增强学生的认知经验与社会体验。
生命体验导向的精神层主要支持以高阶智能发展为主的教学系统。“人的视野并没有被限定在单纯的自然环境中,人必定在精神上构成新环境”[26],“双师”特别是人师以情感、道德、意志、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育人能力建构生命体验导向的精神层。在这一层面,“人工智能技术不再作为人前的‘焦点’被人感知,而是退到幕后成为一种技术环境去转化教师经验的格式塔结构”[27]。尽管师生置身于智能化课堂场域中,但由于全身心投入教学的互动体验,对课堂场域中智能技术的感知有所弱化。无论是物理层还是意义层的智能环境均在师生的教学交往中变得更为透明。这并不意味着师生交往完全脱离课堂场域,而是达成了二者的高度融合。师生置身于智能化教学背景,超越智能技术的物理限制,自然地进行精神交往。智能化的课堂场域实际上成为“双师”协同育人的最佳场所,师生能够呈现自然、本真的教学状态,实现彼此理解、平等沟通与心灵交互,构筑充满教育关怀的精神境界,优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体验。
三、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逻辑
“双师”课堂教学的表征形态离不开实践层面的动态呈现。作为具有明确教育愿景的实践行为,无论“双师”课堂教学具体的实践内容有何种差异,都有自身的一般结构或生成原则,亦即都有自身的实践逻辑[28]。“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逻辑是人师与智师合作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法则和发展秩序,既反映了“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本性,又规定着“双师”课堂教学诸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引领着“双师”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及其走向。“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逻辑要求人师与智师遵循从理性、价值到实践的育人导向,由“机械化与统一化的教”转变为“灵活化和个性化的学”,以“双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使学生成长为集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于一体的智慧主体(参见图2)。
1. 以“双师”授业解惑的教学技能培育学生理性智慧
传统“单师”课堂主要通过知识教学培育学生的认知技能,而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促使“双师”课堂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但是,知识作为学生理性认知与思维逻辑发展的基本要素,“双师”课堂教学仍然要以知识教学为逻辑起点来培育学生的理性智慧。随着教育资源的海量增长,仅凭人师的认知能力难以紧跟知识的迭代更新,这就要求智师通过计算智能与感知智能予以弥补,经由与人师的通力合作,以“授业解惑”的教学技能培育学生的理性智慧。“双师”的教学技能重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思维能力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挖掘和发展学生认知所凝结的思想要素与理智成分,以知识教学为始,以学生的理性智慧培育为终,其间转识为智的过程正是“双师”施展教学技能的关键。
这一阶段“双师”协作的核心在于“授业解惑”。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授受,课堂教学中“双师”的“教”始终潜隐于“学”,“双师”的导引重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理性思维发展。其中,智师以具备高度自主性的教学智能优势承担“授业者”的角色,结合对学生学情数据的诊断分析,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为每个学生精准选择与推送适切的学习内容,通过安排学习任务、精准导学、测试出题等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蔓延伸展与认知思维的发展;同时,合理把控授业过程中的角色边界,既在学生遭遇学习障碍时提供关键辅导,又以支架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解决相关学习问题。鉴于智师的计算智能与感知智能受到算法规则的限制,大量使用智师低阶智能的教学活动,仍要以人师为主导培育学生的理性智慧。人师作为“解惑者”,根据智师对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的层递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和能力特征等素材,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针对智师难以解答的推理类教学问题、因果关系类教学问题和创造类教学问题,人师及时为学生排疑解惑并适时创惑。一方面,围绕“双师”课堂教学目标创惑。立足智能化教学情境创设核心问题,开展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激发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对知识储备的选择性调动、批判性运用与反思性实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惑提问,特别是提出以好奇心驱动的、富有生命力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质疑,学会深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概言之,智师担系统性授业之职,力争在知识教学中面面俱到;人师负精准性解惑与创惑之责,以点带面,为学生提供将教学内容之知转化为批判能力之智的发展契机。
2. 以“双师”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涵养学生价值智慧
价值智慧作为学生适应智能化社会的必备智慧,一旦形成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唯有在价值智慧支持下方能实现从理解、反思到创新与建构的质性飞跃。“真正的智慧、大的智慧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规则和道德上的‘善’联系在一起的。”[29]“双师”课堂关注的价值智慧,即学生与人类、机器为善及追求道德美的智慧,不仅蕴含着学生理解、管理与表达自身认知力、情感力和良好沟通对话的交往能力,更蕴藏着学生以善性为基准的德性、意志与价值观等扎根精神立场的生命关怀[30]。其中,善性作为价值智慧的根基,有赖于“双师”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双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感知、审美化的心灵体验,强调激励、唤醒和鼓舞[31]。“双师”课堂教学作为全程渗透着多边交往的教学活动,要求“双师”以情感、道德、关怀等社会品质,深入学生教学交往活动的细节,以善相教,在师生交往中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认知与社会适应力,使之升华为内在德性。
“双师”与学生置身于集现实与虚拟于一体的“意义场域”,以实体在场的形式与学生联结关系、确立意义。其中,“双师”根据人师对人机协同教学的整体规划,共同培育学生的价值智慧。一方面,人师依据社会性学习目标与学生的交往需求选取智师,以不同社会智能领域中具备顶尖水平的智师为教学助手,创造性培育学生的价值智慧。例如,情感陪护AI教师、心理辅导AI教师等既能以情感计算、人脸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社会智能善解人意,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满足学生的社会情感需求,提升学生的人机交往能力,又能助益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发展学生的同理心、责任感与协商力等社会情感能力。另一方面,人师作为以善相教的教育者,根据智师对学生情感信息的搜集,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情感理解与情感交流,进行社会情感、道德信念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深入挖掘与发扬社会情感隐含的德性意义[32]。此外,人师善于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以学生个体优秀品性的相互濡染陶铸学生集体的合作精神与交往之善。在施展教学艺术的过程中,无论是人师还是智师都以情感为纽带与学生紧密相连,培育学生人机交往的理性之善,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情感之善,涵养学生的价值智慧。
3. 以“双师”情志并重的教学机智发展学生实践智慧
对问题的深度批判审思是实践智慧的生成契机,与人为善的社会品质是实践智慧的内在动力,二者落实到学生的实践智慧中才能实现更高意义的融合,凝练为“双师”课堂教学的智慧之果。实践智慧作为学生在能力倾向、兴趣、态度和个性方面所表现出的系列创造性特质,着力实现各类智慧内在统一的综合,具有高度整合性、抽象性与复杂性,要求“双师”以情志并重的教学机智开展课堂教学。“双师”的教学机智,即两者以情感智能与志趣智能等,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本性,培育学生的想象力、研判力和创造力,立足实践智慧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引领学生人格特质的养成。情志并重的教学机智强调以智师为辅佐伙伴,最大限度发挥人师智能的综合优势。尽管智师无法在现实意义上引领学生的自主创新,但可以通过对学生数字画像的精准描绘,帮助人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品质和发展倾向,明确人师启迪学生心智的方向,包含着对学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支持。人师以自身之智育学生之智,聚焦学生的主体精神与个性特质,通过志趣智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潜能;同时,鼓励学生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式与技术理性束缚,立足蕴含德性的价值立场与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个体批判认知,依托全时域、全开放的教学资源和高效便捷的技术设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学生的实践智慧并不停留于课堂,而是落脚于广阔的社会情境中,人师鼓励和启发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探寻各种可能性,通过创新性实践能动地优化与开拓新的现实。“双师”由此以包含生命特质和教育温度的慧教之道,激发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精神世界与生命立场的持续丰盈和完善。需要强调的是,“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逻辑以学生智慧为教学导向,旨在厘清“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走向与协作路径,但三重智慧在实践中并非截然分离,而是要求人师与智师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诸要素,实现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之间综合、有机和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智能时代收获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与智慧化的生命成长。
四、结 语
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作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深度融合、人师与智师协同合作、共生共进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实现了传统教育思维的转型升级,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提质增效、促进学生智慧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分析“双师”课堂教学的表征形态,以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三重智慧为着眼点,系统探索“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逻辑,能够确保“双师”协同合作的实践合理性得以凸显、“双师”课堂的教学实践有章可循。但是,“双师”课堂教学的相关探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强人工智能时代或超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智师的智能水平会更为强大,甚至成为与人师平等的教学伙伴,“双师”课堂教学将发展为一种人机共生的教育形态[33]。对此,人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防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使用可能带来的“单向度人”风险。无论是当下人机协同抑或未来的人机共生,“双师”课堂教学始终指向人的发展,以育人为起点和归宿,最核心与最本质的育人使命始终要由人师担当,这是“双师”课堂教学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在这一意义上,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