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地区异质性研究

2021-06-16胡本田

关键词:高级化高素质门槛

胡本田,刘 杰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从1978 年的3 700 亿元到2019 年的99 万亿元,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纵深处发展,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匹配问题逐渐凸显,因此,产业结构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戴魁早等[1]认为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仍然稍显不足。张旭路等[2]同样认为我国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低位,新兴产业发育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此外,产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李敏等[3]指出我国现今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差距较大,区域分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各区域仍处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赵晓军等[4]认为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高,而中西部地区占比低等情况。因此,加快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各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人力资本反映了劳动力质量[5],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人力资本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国内外的学者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Park[6]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Manuelli 等[7]认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Romer[8]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并且通过研究得出“干中学”和知识外溢能够提高生产力;Solow[9]认为资本存量和劳动存量的变动在短期内会影响经济增长率;Lucas[10]认为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直接投入要素,能够通过“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吕祥伟等[11]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人力资本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刘智勇等[12]在已有测度人力资本结构方法的基础上,参考结构化问题的测度方式,采用空间向量夹角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测度进行了改进,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景维民等[13]研究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然而,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略显不足。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具有价值。当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相对较低,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从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人才具有较大缺口,相对于初级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具有向下兼容性[14],即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从事高水平的工作,同时还可以从事初级人力资本所从事的工作,这也揭示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会在无形中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助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此外,我国的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3,15],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由东部到西部逐级递减的态势,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分地区研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有何差异,将会对我国的人才战略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将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三者放入同一框架,并从技术创新视角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出发,分别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地区差异性进行深入研究,使得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向前推进;第三,本文在刘智勇等[12]测度人力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划分进行细化,将原先划分为5 类的人力资本进一步划分为7 类,使其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合理地反映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指“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16]。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就是指初级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高级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上升,人力资本由初级向高级演进的动态过程[12]。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产功能,一方面,人力资本可以促进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另一方面,人力资本还可以通过“干中学”诱发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当下已有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张国强等[16]讨论了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内部结构指各层次人力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提升就是人力资本高级化,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升级无疑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张国强等[16]的研究,陈朝阳等[17]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内部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人力资本内部结构在跨过门槛值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增强;戴魁早[1]等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不仅可以直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同时还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张旭路等[2]利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潘苏楠等[18]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敏等[3]通过研究同样认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相较于初级人力资本,高素质人力资本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转移[18]。因而,人力资本的高级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分析

鉴于我国的国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结构都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从全样本的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区域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显然更贴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李亚玲等[19]运用我国29 个省份1993—2004 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进行测算,认为虽然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但人力资本不平等的状况在三大区域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所以单从全国层面对我国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忽视区域层面的实际情况是不够合理的。除了全国层面的研究,还有学者分别在区域层面探讨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甘劲燕[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全国层面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李敏等[3]对我国2001—2018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研究得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要强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影响则不显著;周海银[21]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服务业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从区域层面,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以上学者的研究均表明由于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处于不同的层次,各地区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水平,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样存在地区差异。由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二: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三)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及创新能力是现今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2],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创新能力的载体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通过其累积的经验、水平及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创新能力的不同。裴开兵[23]基于我国2009—2018 年数据,将人力资本分为本科及以下、硕士和博士三种类型,分别研究三种类型的人力资本对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科及以下人力资本对地区技术创新存在抑制作用,硕士对地区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初级人力资本比重的下降和高素质人力资本比重的上升。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于初级人力资本来说,学习能力更强,更加具备创新的条件。高素质人力资本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1],高素质人力资本不仅能够通过“干中学”推动技术创新,同时由于其更强的学习能力,相较于初级人力资本,其能够更好地通过吸收与模仿推动技术创新。因而,高素质人力资本本身比例的提高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高素质人力资本能够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因为其日渐增长的规模和质量,同时也与高素质人力资本在推动创新时所获得的激励有关。马宏[24]通过对我国1999—2018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能够通过创新活动拉开与初级人力资本的收入差距,这也进一步提高了高素质人力资本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动力,从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其次,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集聚可以吸引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进一步集中,从而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提出第三个假设:

图1 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假设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设定

本文首先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接着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最后将全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研究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地区差异。借鉴温忠麟等[25]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具体构建如下:

其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Indu)为被解释变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struc)为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为(Tech),表示技术创新,α 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η 为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σ 为随机扰动项。

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如下:采用逐步回归的检验方法,首先检验模型(1),若模型(1)中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显著,则接着检验模型(2),若模型(2)中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介变量即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接着检验模型(3),若模型(3)中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中介变量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显著,则认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不仅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直接影响,同时还会通过促进地区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若模型(3)中的核心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不全显著,则进行sobel 检验,若sobel检验的结果显著,依然证明存在中介效应。

(二)变量选取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Indu)。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的是产业之间的聚合质量,不仅能够反映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同时还能够反映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减少,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度量,本文首先借鉴邓慧慧等[26]的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

其中,TL 表示构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Yi,t表示三次产业增加值,Yt表示国内生产总值,Li,t表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Lt表示全部的就业人员数。

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度,有些学者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还有一些学者对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赋权加总来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本文借鉴干春晖等[27]的方法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们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赋予同等的权重,再通过求和算得。

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struc)。本文借鉴刘智勇等[12]的方法,采用空间向量夹角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并且在刘智勇等[10]的基础上对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更贴合现今的人才结构划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人力资本划分为7 类,分别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以上,将这7 类人力资本所占的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就构成了一组7 维空间向量(x0,1,x0,2,x0,3,x0,4,x0,5,x0,6,x0,7)。接着再选择基准向量(x1=1,0,0,0,0,0,0)、(x2=0,1,0,0,0,0,0)、(x3=0,0,1,0,0,0,0)、(x4=0,0,0,1,0,0,0)、(x5=0,0,0,0,1,0,0)、(x6=0,0,0,0,0,1,0)、(x7=0,0,0,0,0,0,1)。依次计算七维空间向量与基准向量之间的夹角θj=(j=1,…,7):

式(5)中,xj,i表示基本单位向量组Xj=(j=1,…,7)的第i 个分量;x0,i表示向量X0的第i 个分量。最后确定夹角θj的权重,在这里我们采用主观赋权法对其进行赋权,权重依次为7、6、5、4、3、2、1,根据权重与夹角计算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指数:

其中,Wj为θj的权重

3.中介变量(Tech)。衡量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一般使用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来测度技术创新水平,或者使用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来衡量。本文从产出的角度来测度技术创新水平,采用每万人拥有专利件数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

4.控制变量(X)。为了使回归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交通状况(Tra)用每百万人拥有的公路和铁路里程总和来表示,地区人均拥有的道路长度越长,表明地区交通状况越好,对于要素的集聚配置的效率也会越高。固定资产投资(Inv)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带来资金要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型。居民工资水平(RW)用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来衡量,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更高的盈利水平,居民工资水平越高,相对来说就有越多的居民从事资本密集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更能代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状况(AGDP)用人均实际GDP 来测度,本文以2001 年为基期计算人均实际GDP,对人均实际GDP 取对数来考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区产业结构相对来说也越高级。基础设施状况(Inf)以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占GDP 的比重来表示,基础设施状况越好,越有利于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三)数据说明及统计描述

本文收集了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2001—2018 年的数据,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的统计特性如表1 所示,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出,数据无缺失,且标准差相对较小,数据变化差异小,波动较小,数据质量较好。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由于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所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对其进行回归估计。表2 是全样本的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中介回归结果,其中列(1)是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人力资本结构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程度平均提高0.133 个单位,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本结构越高级,相对来说就会有越多的人从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列(2)为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可以促进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人力资本结构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平均提高7.828 个单位,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能够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所占的比重,而高素质人力资本本身就是创新的主体,他们一方面能够直接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干中学”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集聚还能够吸引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从而拉动技术创新。列(3)则是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皆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结果显著,人力资本结构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平均提高0.097 个单位,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平均提高0.005 个单位。

表2 基准回归及中介效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直接效应,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还能够通过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此,假设一和假设三得到验证。

为了考察回归结果是否可靠,我们采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前文所采用的核心解释变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标进行替换。依然采用空间向量夹角的方法来测度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但与前文不同的是,将人力资本按受教育程度分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包括高中、中专)和高等教育阶段(包括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接着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分别赋值为3、2、1,计算步骤依然与前文一致。

从表3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前文一致,但是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未能证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参照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接着再对其进行sobel 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4 所示。从表4 中可以看出,sobel 检验的结果显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替换了核心解释变量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依然能够通过推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正向影响。这也说明前文的回归结果较为稳健。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4 Sobel 检验结果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结构差异较大,所以为了充分研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需要对我国东、中、西部分别进行回归,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东、中、西部的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从东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能够推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影响机制上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还能够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与前文所分析的全国地区一致。从回归系数上看,东部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强于全国,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地区,汇集了相对于中部和西部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拥有全国最高的技术创新能力。

表5 地区异质性检验

从中部地区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不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从直接效应上看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抑制作用,但并不显著,从中介效应上看,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进而抑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从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会抑制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并不存在中介效应。根据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结合西部地区发展情况,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所以会引起一部分的人才外流,导致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并不明显,高素质人才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所以并不足以支撑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根据以上的分析,假设二得到了验证。

四、门槛效应检验

在前文研究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线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二者在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首先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Hstrucit)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Induit)为被解释变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strucit)为解释变量,同时也是门槛变量,I(·)表示指示函数,σ 为随机扰动项。

根据门槛效应检验的步骤,首先检验人力资本结构存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见表6,表明单门槛效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表7 中可以看出,在全国层面,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单门槛估计值为34.403 9,人力资本结构未跨过门槛值之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是0.095,而在跨过门槛值之后,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109,上升了0.014。而结合前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全国层面人力资本结构的平均水平仍处于未跨过门槛值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进一步提升,在跨过门槛值后,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门槛效应,通过表6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均存在单门槛效应,中部地区不存在门槛效应;从表7 的门槛估计值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单门槛估计值为34.490 0,西部地区为33.208 9,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并且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我国西部抑或是人力资本结构水平相对最高的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水平皆未跨过门槛值。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仍然以初级人力资本为主,而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较少。通过对表7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东部地区在未跨过门槛值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跨过门槛值后,不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同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西部地区无论是否跨过门槛值,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皆是抑制。由此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假设二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表6 门槛效应自抽样检验

表7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人力资本结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同时借鉴刘智勇等[12]的方法,采用空间向量夹角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基于我国2001—2018 年的省级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我们得出下列结论:第一,在全国层面,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不仅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直接影响,同时还能够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二,从地区层面看,将我国各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其中仅有东部地区与全国的结果一致,而中部和西部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第三,通过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跨过门槛值之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政策的制定起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应该不断促进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国家应该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所占的比重,降低初级人力资本的比重。其次,虽然我国东部地区由于更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更良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教育,在人力资本结构上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已经处于较高的地位,但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我国的创新型产业,对人力资本水平的要求也更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有培养更多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能力,然而,由于东部地区较高的生活成本,导致部分人才外流,因此,东部地区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已有人力资本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要减轻人才生活压力,切实让人才从“走进来”到“留下来”。与东部不同的是,中、西部自身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能力与东部有较大差距,而中、西部相对于东部的优势则是生活压力较小,因此,中、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是一项长远战略,当地政府要立足未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其次要改善人才就业环境,加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工资水平,激发其创新动力,进而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最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高级化高素质门槛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乡村如何培育高素质的农民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踩门槛 为什么不吉利?与风水又有什么关系?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门槛杂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