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

2021-06-15环国莲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桑蚕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环国莲

摘 要 现代蚕桑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蚕桑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会对蚕桑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蚕桑养殖过程中,必须使用正确的养殖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蚕桑品质。基于此,阐述桑树种植及养蚕技术要点,并就蚕桑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桑蚕;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86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背景下,市场丝绸需求量和品质要求明显提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相应的蚕桑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进一步保障蚕桑整体质量,对此进行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蚕桑养殖现状

现阶段,江苏部分地区桑园规模不断扩展,专业养殖人员在投入大量各方面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目标。然而,从目前来看,具体状况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资源支出量超出相关标准。在树种栽种前,栽种管理计划可行性不强,导致资金的支出量超出了相关标准,甚至导致资金无法回笼。2)养殖技术和养殖机械明显陈旧,现代先进养殖技术方法无从落实,使得蚕丝质量没有明显提高。为了改变现状,应该引进科学的養殖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的养殖计划,从而保证蚕的整体素质良好,蚕丝质的良好。3)蚕桑养殖园没有避开人口密集区,且在蚕桑栽种后的管理过程中,没能加大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没能建立完善的消毒措施,使得病虫害不断蔓延,继而导致蚕虫伤亡惨重,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1]。

2 桑树种植技术

尽管桑树种植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从古至今所遵循的基础理论都大致相同,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在植株栽种后的生长中,专职人员会按照指定周期对植株进行剪枝,将蚕桑的高度和树冠大小都控制在相关标准允许范围内,以此为后续的有序采摘、管理以及植株的稳定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人挪活,树挪死”,在桑树种植管理过程中,不能轻易挪动树苗。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栽种管理方案。在园区搭建过程中,应对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精准预测和全面研讨,包括土质、水分、pH值、园区气温条件以及光照强度等,从而为相应桑园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还应从整体角度考虑所选桑园的周边条件,应确保蚕桑园尽量远离工业区、居民区,以防止蚕桑遭到污染,保证蚕虫总体素质良好。在桑园发展中,灌溉排水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可切实保证桑树稳定生长。专业技术人员应仔细研讨树种习性,再根据桑园条件以及相关要求精准预测桑树种植中的灌溉用水量,避免灌溉不当导致不良后果[2]。

3 养蚕技术要点

3.1 蚕室准备

蚕的养殖过程对环境要求较高,早期养殖用的场地应尽量远离污染源。蚕室的布局结构要合理,便于室内消毒、温湿度调控、光照控制以及清洗消毒等养蚕操作。同时,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室内要求略有差异。小蚕期要注意保温、保湿,密封好门窗;大蚕期要注意室内通风,确保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安装门窗纱网,防蚊虫叮咬,避免有蝇蛆病蚕的情况。此外,贮桑室要求光线暗,保证低温保湿,便于清洗消毒。

3.2 养殖准备

蚕期前,应当遵循搬、浸、扫、铲、洗、晒、消的顺序对蚕室和蚕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全面清除蚕室内外环境的冗余物质,再以流动水对蚕房进行全面冲刷,清除滞留于蚕具设备上的污物等;将清洁后的蚕具设备搁置于光线较强区域进行杀菌,并借助漂白溶液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消毒工作必须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确保蚕室内无灰尘杂物,蚕具上无病蚕尸迹。运用毒消散对所涉蚕具进行熏蒸,此时应当将门窗关严,保持蚕室整体的干燥度[3]。

3.3 桑叶准备

桑叶质量会直接影响蚕的发育,需要结合蚕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状况,制定合理的选叶标准,收蚁用叶黄中带绿,枝顶向下2~3叶;一龄用叶绿中带黄;二龄用叶为绿色,三龄饷食用浓绿色。不采露水叶,虫口叶后期,大蚕用桑多,桑叶要快采、松装、快运,防止桑叶发热变质。当天采的桑叶当天吃,不吃过宿叶,桑叶越新鲜营养越丰富,蚕体发育越健壮,产茧量越高。

3.4 蚕睡眠期注意事项

蚕在睡眠时,体能消耗较明显,对虫害的防控力也较弱。这就需要保证其睡眠和饲喂良好。在养殖过程中,若家蚕有的健壮,有的有气无力,则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对家蚕进行分类管理,将弱小不健康的家蚕检出,进行分类饲养,从而预防未知疾病侵害其他家蚕。

4 蚕桑病虫害及防治

4.1 病害防治

4.1.1 桑疫病

桑疫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细菌为害叶片,新梢叶片卷曲,呈现黄褐色,甚至整片枯黄、脱落,严重的造成枝条末端芽叶黑枯腐死,使枝条不能继续生长,极大地影响桑叶产量。防治技术:1)经常巡视桑园,发现病芽、病枝、病叶,要及时摘除并带离桑园集中销毁。2)已经发生桑疫病的桑园,在摘除病枝、病叶后,选用桑疫病抑制剂喷雾防治,连续喷施4~5次。喷药时,重点喷洒在枝条中上部,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在夏秋季暴风雷雨后,摘除新感染病菌的病叶,并带离桑园销毁,然后立即用桑疫病抑制剂增加喷雾防治一次。3)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提高桑树抗逆性。4)加强桑园水系管理,做到沟渠相通、能灌能排[4]。

4.1.2 桑萎缩病

桑萎缩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黄化型、萎缩型和花叶型3种症状。针对出现桑萎缩病的桑树,主要的防治措施是选择具有抗病性的桑树,加强对桑树的培肥,以此来提高桑树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对于出现桑萎缩病病症的枝叶和病株,应立即采取挖除处理措施,避免病原感染扩散。

4.1.3 桑白粉病

桑白粉病为真菌内侵叶片气孔而诱发流行。防治方法:使用波尔多液、硫化钾喷洒桑树,同时对桑树进行灌溉,保证一定的土壤湿度,适量补充钾肥,保证桑树苗的营养,从而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

4.2 虫害防治

4.2.1 桑尺蠖

桑尺蠖,俗名“造桥虫”,防治技术:1)早春经常巡园,捕捉食芽幼虫;2)开展化学防治,在春芽萌发前15天,桑树冬芽开始转青但尚未脱苞及伐条时或夏伐以后,喷洒40%丙·辛乳油1 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喷雾防治。

4.2.2 桑螟

桑螟,俗称“卷叶虫”,9—10月该虫为害致桑叶枯黄,影响秋季饲蚕或引发蚕病。防治技术:1)人工捏杀幼虫,夏秋季见卷叶、叠叶中的幼虫,及时捏杀或者摘去虫叶,集中处理;2)在幼虫2龄末期尚未卷叶前喷洒40%丙·辛乳油1 500倍液、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3 500倍液或60%敌畏·马乳油1 000倍液;3)成虫羽化期安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4.2.3 红蜘蛛

红蜘蛛的发病盛期是在7—8月,主要依附在桑叶背面吸食桑叶汁液,从而导致桑叶变黄、枯萎,减少桑叶产量,进而影响蚕桑养殖质量。主要依靠药剂进行防治,要保证足够的药量和压力,按照喷头朝上的方式进行喷药作业,同时要注意药剂喷洒的时间和蚕食用的时间。另外还要及时清理桑园内的杂草,集中处理,消灭潜藏越冬的成虫。

4.2.4 金龟子

金龟子具有趋光性,会在夜晚蚕食桑树的嫩芽,对桑树进行毁坏。在对金龟子进行防治时,要针对成虫假死、夜晚出行的特点,于傍晚时分成虫进食时在桑树下铺上喷有杀虫剂的薄膜,在土壤中喷洒适量的杀虫剂。

参考文献:

[1] 王四红.浅析蚕桑养殖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农家科技,2019(07):85.

[2] 张翔.浅谈高产养蚕技术[J].农家科技旬刊,2016(10):192-193.

[3] 杨平贵.蚕桑生产峰谷时期的桑园管理与病虫害控制[J].农家致富顾问,2018(04):37.

[4] 胡古月.蚕桑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18,196(28):109-110.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桑蚕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