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州鲈混养黄颡鱼养殖技术初探

2021-06-15曾建刚沈小明沈水娥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1期

曾建刚 沈小明 沈水娥

摘要:单养黄颡鱼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鱼病较多、饲料系数较高等问题,而在进行加州鲈养殖时混养黄颡鱼,则可显著地缓解上述问题对养殖户造成的负面印象。现从混养加州鲈与黄颡鱼的全环节对其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养殖户的相关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加州鲈;黄颡鱼;池塘混养

中图分类号:S964.3    文献标识码:C

加州鲈鱼也经常被叫做大口黑鲈,是一种兼具较强抗病力、优质食用口感且生长速度较快的商品鱼种,其养殖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而黄颡鱼在养殖过程中多以单养、精养方式为主,由此差生了诸如鱼病、饲料系数高等弊端。施行二者混养的养殖模式,能够对两类鱼种的生长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提振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基于此,对加州鲈与黄颡鱼混养技术进行探析尤为必要。

1  场地选择与预前处理

1.1  场地选择

选择的混养池塘面积为10亩,其中最深的水位达到2 m,塘中底质为粘性土壤,塘底的设置基于池水排干便利的考量,按照进水口至排水口的方向倾斜。

1.2  预前处理

池底的中央沟以及排水口会存在着大量的淤泥,为此,需要在冬季干塘之后,进行清淤修整。预前处理需要重视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在进行鱼苗放养的6~7天前,需要从外河将水引进至养殖池塘,引水量应控制在池塘水深0.8~1 m处,引水时需在进水口安装好过滤袋,以严格杜绝威胁鱼苗生长的野杂鱼、敌害生物进入到养殖池塘;其二,对水体进行消毒工作,按照1.0~1.5 g/m3的规格放入漂白粉,同时安装增氧机活化池水;其三,对水体进行增肥培藻补菌工作,让水色能够实现“肥活嫩爽”的效果。

2  放养鱼苗

放养鱼苗的時间选择在4~5月份,优选健康无病、规格合适且驯化有所成效的加州鲈鱼苗以及黄颡鱼苗,先期按照2500尾/亩的数量将加州鲈投放至鱼塘,待7~10天以后再按照1500尾/亩的数量投放黄颡鱼苗,随即辅之以50尾/亩、30尾/亩的数量投放白鲢与花鲢。再者,选择天气较好的时候,在养殖鱼塘边部区域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冲水可以形成较为平稳的水流,于水泵前进行鱼苗的投放,则可将鱼苗周身粘液予以冲刷,降低鱼苗患病的可能性,切实提高其存活率。此外,因鱼苗运抵养殖鱼塘诸环节中会对部分鱼苗产生不可避免的擦伤,待其投放至塘中后,需要及时地使用戊二醛以及硫醚沙星对水体进行几次消毒,有效地预防鱼苗水霉病的发生。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选择与投喂

加州鲈鱼摄食活性饵料,在常态化的投喂前必须要对其进行驯食,可以选择鱼苗开口膨化饲料作为饵料,待鱼种入塘后,可以在池塘边部安装好一个小水泵,以供冲水集鱼之用,随即缓慢地投喂饵料,形成加州鲈集中摄食的习惯。此部分工作完成后,即可按照固定的时间投喂,如上午8时投喂,下午4时投喂膨化饲料,需要注意,投喂加州鲈时饲料的规格要随着鲈鱼的生长阶段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膨化饲料的粒径都需要与加州鲈鱼体大小相适合。黄颡鱼毋须额外投喂,因为在加州鲈抢食过程中会有部分膨化饲料碎颗粒沉底,且加州鲈不会摄食这部分沉底的饲料,可由黄颡鱼摄食。

3.2  水质管理

混养加州鲈以及黄颡鱼的过程中,需要尤为注重水质的检测与管理工作。以15~20天为1个周期进行水质相关指标的检测,如水体中的pH值、总氨氮等,并对水体颜色及其透明程度予以详细的观察记录。鱼塘的水位通常保持在2 m为佳,与此同时,要根据鱼塘水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加水与换水的相关工作,一般而言,新鲜水更换的时间周期选择在10~15天左右,如若出现了鱼塘水质恶化的情形,那么加换水的间隔时间应当缩短,且水量也需要加大。另外,还需要以15~20天为1个周期使用相关制剂以及改良剂对鱼塘的水质和底质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为控制水体中蓝藻以及浮游生物的数量,可以适当地放养少量的花鲢以及白鲢。

3.3  鱼病防治

大量研究资料以及养殖相关经验表明,维持养殖水体洁净清爽,保证水质的各项指标正常,能够有效地降低养殖过程中鱼病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故而,鱼病防治不应只侧重于定期的杀虫、消毒等工作内容,还需要延伸到涵盖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全过程。在进行鱼病防治的工作实践时,应秉持“早防早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常态化的鱼塘巡视得到加州鲈与黄颡鱼完整准确的健康状况信息,及时处理好发现病鱼、死鱼以及摄食量明显下降等问题。

以病鱼处理为例,在抓取样本后,首先,对鱼体的体表以及鳍基进行细致的肉眼观察,以明晰其中有无寄生虫生长的情况;其次,为进一步明确具体的问题,可使用显微镜等设备检查病鱼体表粘液以及鳃丝中的情况;最后,剖开病鱼腹部,对其脏器进行检查,查看其肝脏以及肠道等部位是否存在出血情况或是有寄生虫生存。与此同时,结合养殖水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诊断,为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4  小结

加州鲈混养黄颡鱼的模式,能够显著地缓解黄颡鱼单养过程中的部分突出问题,且能够对加州鲈养殖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践意义丰富。当然,在混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州鲈与黄颡鱼搭配及放养密度的考量,同时还必须对二者的特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把握,对二者投放的顺序及相隔时间周期进行准确的控制,以促进加州鲈驯化效果的彰显,实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婷,黄鹏丹,赵永锋.“莼鲈之思、江苏味道”,如何续篇?加州鲈高质量产业路在何方?(下)——江苏地区加州鲈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调研[J].科学养鱼,2019(12):20-23.

[2]张婷,黄鹏丹,赵永锋.“莼鲈之思,江苏味道”,如何续篇?  加州鲈高质量产业路在何方?(上)——江苏地区加州鲈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调研[J].科学养鱼,2019(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