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2021-06-15王雅楠任潘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工作方法学生管理

王雅楠 任潘文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接触使用上呈现出了鲜明的“沉浸式”特征。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娱乐生活上都日益依赖新媒体,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对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工作,结合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及时制定相对应的科学引导措施,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能够正确运用新媒体获取和传播正能量信息,全面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探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引言:

高校是受到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阵地,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高校课堂上。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生活中往往充满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在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一、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与倾向

第一,碎片化阅读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应用辅助下,大学生越来越习惯利用碎片化时间去检索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这种快速浏览的碎片化信息阅读方式是当代高校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发展最新信息最为普遍的方式。高校要想实现利用新媒体平台精准传播大学生用户群体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就必须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特点,确保官方平台推送的信息不会淹没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推广的海量信息中。第二,个性化选择。与传统媒介信息传播方式相比较,新媒体能够利用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多元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这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内容选择。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的媒体内容,这样能够增强信息阅读浏览的生动趣味性,微博、抖音以及微信朋友圈等都是大学生青睐的新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关信息内容阅读,并将自身想要表达的想法呈现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

二、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力量薄弱,网上话语权缺失

存在对舆情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队伍建设不足、舆情收集技术手段落后、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少专业人员处理,不能很好地控制事件。虽然许多高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纷纷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但是并没有全面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有些高校的官博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和虚设,沦为了“僵尸博”,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造成影响力不足。

(二)管理理念落后,引导意识不强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教育模式注重思想的“灌输”和理论的“说教”,缺乏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合理有效引导,忽视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选择性”,忽略了网络信息的积极反馈和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在网络虚拟空间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而“黯然失色”。一些高校对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根本不重视,致使许多关乎学生实际利益的舆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当网络舆情发生后,危机意识不足,反应迟缓,当舆情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时,存在“躲、怕、避”的心理,不能及时、主动、直面问题,即时回应网民关切,而是一味“封、堵、删”,甚至出现“失语”狀态,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使舆情处置工作陷入被动,最终导致矛盾激化,给高校校园稳定、社会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

大数据环境强调的大学生个人的网络身份,在网上学习或者生活都会留下永久性痕迹。这就规范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做一个评论,每发表一个网络任务都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网络行为自律,在强化发布、转载、使用和分享的信息时,不信谣、不传谣,有担当,有主见。只有培养了良好的数字素养,不乱填、不漏填、不错填,才能保证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省份就业的准确性,为国家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数据。

(二)有效甄别了就业资源的真伪

就业资源在网络中同样有无价值或虚假信息和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网络就业时强调数字安全和规范交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及财务安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沟通技巧,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网投时要避免网络风险、避免诈骗,甄别就业资源信息的真伪。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就业比较困难的一年。由于疫情影响,所有高校的线下招聘会都停止了。线上招聘风起云涌,线上招聘、线上面试、线上投简历,所有就业形式都通过线上进行。甄别就业资源信息的真伪,是对单位、对岗位数字信息是否对等的甄别,对网申数字地址的甄别。大学生数字素养提高了,在分析就业资源时就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辨识,在找工作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结束语:

在新媒体大力发展背景下,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新媒体使用能力和媒介素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合理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传播正能量信息,杜绝传播各种不良虚假信息的行为。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项新媒体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他们能够对自身的新媒体使用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程鹤.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财富生活,2019(18):114-115.

[2]田振兴,李吉林.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青春岁月,2019(09):106.

[3]刘钧婷.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考试周刊,2018(A5):16.

作者简介:

王雅楠,思想政治教育硕士 助教

任潘文,教育管理硕士 助教

(陕西榆林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工作方法学生管理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