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弈论下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探析

2021-06-15许菱李浩菡张露琪刘艳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博弈论

许菱 李浩菡 张露琪 刘艳丽

摘 要:物流配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递进迭代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当前,大宗商品的物流配送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在对时效性要求较强的大宗商品进行长距离配送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通过自身资源调配或者与他方合作的方式提高装载率并降低物流成本,双方形成博弈关系。共同配送日渐成为被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偏好的合作模式。共同配送模式流程繁琐,信息复杂。为了满足该模式下多方参与者信息传递需求,物流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参与者的管理与调度需求进行传递。为此,本文选择大宗商品为主的家具企业的配送为研究对象,基于博弈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模式下联盟模型的构成条件、成本分摊及利益均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对新时代共同配送模式下信息系统的模型的构建提出思考。

关键词:博弈论;第三方物流;家具共同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6.010

一个完整的商流过程离不开物流的支撑,伴随商品在互联网平台完成交易的同时,商品所有权转至买家。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流行为的最终环节,是保证电商背景下家具流转过程完整性的基础。日益完善的配送技术为我国电子商务背景下家具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内家具销售渠道可以大致分为:专卖店销售、入驻百货、线上销售。由于资金限制、规模不同,家具企业所选择的物流配送模式也有所差异,常用的配送模式一般为自营配送、互用配送、第三方配送。与其他行业相比,家具行业具有体积大,运输要求高的配送特点,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对客户进行了大数据精准营销后,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于专业性、成本及服务水平考虑,家具制造企业往往会选择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为了降低投入成本、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同时使物流资源配置合理化,共同配送成为被第三方物流企业日益偏好的模式。

1 家具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电商环境下家具产业迅猛发展,客户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家具物流客户不仅要求简单基础的配送而且对商品完好率以及上门安装等增值服务存在需求。物流公司在寻求最佳配送方案时需要考虑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双方利益主体,这就意味着物流公司不仅要从公司自身成本及竞争力角度出发还要从客户、企业长远利益出发。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家具行业趋向客户全球化。随着业务的延展,家具企业面临配送区域的不断放大,如何选择合适的家具配送模式成为重点考虑因素。家具体积较大且多数家具不能随意分割,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导致家具物流配送存在投入成本大、破损率及逆向成本高,装载率低、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出于成本和专业性考虑,家具制造企业往往会选择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而第三方企业为了降低投入成本和更好更及时的进行服务往往更倾向于共同配送模型。

共同配送模式可以解决传统配送需要将快件收集、运输、分拣再收集的复杂模式,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点对点送件。在该模式下,物流企业仅需要将商品运至共同配送点,网店在共同配送平台上发布送件信息,然后物流企业可以选择路径符合要求的订单进行合作,通过共同配送实现资源整合解决运输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共同配送模式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并且降低运输车辆的无效作业率。当物流企业之间形成合作时,便产生了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联盟模型以及成本分摊及利益均衡成为各个合作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

2 基于博弈论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成本研究

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对共同配送模式下如何實现稳定联盟及如何分配共同配送成本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假设模型参与者为物流企业A、B,两者可以采取合作与不合作两种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情况双方可以获取不同的利益集合,如表1所示。

在该模型下,各参与者均合作时的收益R>均不合作时收益Z;而当一方合作另一方不合作时,采取不合作的企业由于获得了对方的大量信息,此时获得收益S>R。而采取合作行为的一方遭受信息损失,此时企业收益为N。因此,该模型存在S>R>Z>N的收益关系。

同时,该模型假设:

(1)参与方均为理性个体且寻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2)参与方不仅知晓个人不同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而且了解对方不同行为可以带来的收益。

(3)参与方一旦选择合作即视为同意信息共享。

(4)当一方不合作时其他参与企业会跟随其选择不合作模式。

当参与方均采取合作的模式,整个合作期间每个企业可获取的利润期望为:

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寻求共同配送时应密切关注贴现率,当满足上述条件Θ>N-RN-Z时实现该模型的帕累托最优,有助于物流企业建立稳定的共同配送模型。反之联盟则不稳定,容易产生背叛行为应进一步研究其他最佳配送模式。

选择共同配送模式的同时,所参与物流企业将形成联盟,由竞争博弈转换为合作博弈。在竞争关系中,博弈论主要帮助作出更加聪明的决策。而在合作关系中,博弈论主要帮助作出更加公平的决策。为了更加公平的实现合作模型中的分配关系,纳什借助博弈论分析工具提出纳什谈判法,关键作用于合作对策问题的解决。同时纳什谈判法需要满足部分前提条件:

(1)度量无关性。如果谈判收益单位发生现行改变也不影响谈判结果。

(2)在谈判中,各谈判方存在自身满意最低标准,至少要超过该标准,谈判才可以达成一致,否则,谈判不能生效。

(3)无效选择的不相关性。即使与谈判结果无关的谈判方案存在也不影响最终结果。

(4)对称性。在谈判中,每个谈判者的所处地位相同,即使双方谈判位置互换,谈判的结果不变。

(5)成本可行性。各谈判企业在共同合作情况下的成本小于各自完成时的企业成本。

当满足以上条件时,在纳什谈判法下,参与合作的企业为Q={1.2…N},企业单独配送成本为C={C1,C2…Cn}。在合作情况下,各配送企业成本为Z={Z1,Z2…Zn},此时企业节约成本为Ri=Ci-Zi,总成本CT=∑i=nZi。合作企业节约成本最大乘积为Rmax=πi(Ci-Zi),根据线性规划求解得出在合作模式下各企业应分担成本。因此,在共同配送模式下,当满足Θ>N-RN-Z时实现模型的帕累托最优,此时有助于物流企业建立稳定的共同配送模型。反之,联盟则不稳定容易产生背叛行为应进一步研究其他最佳配送模式。

3 共同配送信息系统运行

共同配送模式流程复杂、业务繁琐,需要多方参与,并且需要对业务信息处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构建共同配送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共同配送业务的实时跟踪与互动,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通过资源共享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交通拥堵管理成本、仓储配送服务成本。共同配送信息系统共分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跟踪系统、系统运行三部分。

(1)共同配送网络体系平台共享信息资源。构建数据平台对接从而实现参与方之间物流信息的终端共享、系统共享及路径共享。在满足客户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及效率,实现成本的降低。

(2)共同配送跟踪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共同配送跟踪系统,首先对区域内物流节点统一进行地址编码,并确保所有物流节点具备条形码扫描及RFID功能。其次对所有参与物流配送的车辆、配送人员、一栋单元、配送包装统一进行识别码编制。最后对配送车辆进行卫星定位。

(3)共同配送系统运行。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聚集区域内物流信息数据,以智能调度、路线共享、网络匹配等手段发布物流信息,提升货物集拼效率,降低了车辆空载率。使物流参与者实现智能装车、财务结算等功能模块,帮助企业完善路径选择、货主评估,实现配送业务信息化、运输流程可视化、财务结算智能化。

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不仅需要对物流系统模块进行设计,而且需要在路径选择、货主评估、运输成本分摊核算等方面综合细化与计算。

4 结论

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企业充分认识到线下市场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使企业业务直接面向全球市场。短距离的运输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客户的需求,共同配送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偏好选择。本文经过模型建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模式下联盟模型的建立条件、成本分摊及利益均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得出结论:共同配送模式的实施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了物流资源的整合,通过互相发挥优势,使各参与物流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此外,由于纳什谈判法对于成本的分配不能考虑到客户对于增值服务需求的不同以及配送事件的差异,因此,应当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需要進一步优化的成本模型研究。

同时,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理论构建共同配送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帮助企业之间实现共同配送业务的实时跟踪与互动,满足该模式下多方参与者信息传递需求,物流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参与者的管理与调度需求进行传递。提升物流运效率,通过资源共享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交通拥堵管理成本、仓储配送服务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文雅,万小毛,刘惠珠,等.发展南康家具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25-26.

[2]黄明睿,薛亮,陈润莹,等.电商背景下家具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9,(09):7-8.

[3]曲理萍.电子商务物流末端共同配送联盟成本分摊模型构建——以石家庄市鹿泉区为例[J].财会通讯,2020,(16):171-176.

[4]钟小英,尹晓波.共同配送经济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J].对外经贸,2014,(01):123-125.

[5]于晓辉,何明珂,张强,等.区块链驱动下快递“最后一公里”共同配送的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20,29(01):17-2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8-7-6)。

作者简介:许菱,女,汉族,江西省教育厅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浩菡,女,汉族,江西理工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在读;张露琪,女,汉族,江西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在读;刘艳丽,女,汉族,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创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博弈论
基于博弈论的计算机网络对抗问题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