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子女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新路径研究
2021-06-15陈建军
浙江省海盐县城西小学依托海盐县城投公司开辟了一块占地25亩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逐步构建了以“农情·乡情·国情”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模式,既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与辛酸,又培植其学农、思乡、爱国的情怀。
一、以“三农”为基点,激活学生的农业情結城西小学是一所以新居民子女为学生主体的乡村小学,新居民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0.9%。新居民子女基本都是农民的子弟,具有较强的“三农”情结,为学校开展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基础。
第一,农识。学生对于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学校与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形成“农教一体”模式。农科所专家定期来校指导,开展农业知识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组织知农俗、识农具、玩农艺、体验农贸等实践活动。例如,低学段的学生学习“农谚”,观察花草树木;中学段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感兴趣的植物种植知识,进行适量的劳作;高学段的学生掌握种植技巧,研究农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劳作。
第二,农技。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农业劳作的基本技能,陶冶劳动教育的情操。学校预留部分劳动基地给周围的居民种植农作物,学生可以观察他们种植的场景并和他们交流咨询等,在学习和模仿中逐步掌握和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
第三,农活。“育而不劳”是劳动教育的大忌,也是目前劳动教育缺乏实效性的症结所在。学校将种植园根据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划分为大小不一的32块地分给每个班级。学生学做农事,在自己班级的土地上体验浇水、施肥、开垦、除草等农耕活动。蔬果成熟后,学校组织学生在采摘区体验采摘劳动,品尝劳动果实,亲身感受劳动的苦乐情怀。
二、以“两园”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感城西小学的新居民子弟来自全国各地。学校发动学生搜集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让学生将家乡的特产移植在种植园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掌握家乡特产种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之情,较好地体现了劳动教育“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南北耕种制度、农作物种类具有明显的差异。鉴于“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因素,学校在种植园内专门开设“橘之园”和“枳之园”作为师生实践与研究的阵地。学生将预计能成功移植的特产或已成功种植的特产种植在“橘之园”内,将种植失败的特产迁移到“枳之园”种植并进行研究。学校邀请家长和专家,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合作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深挖种植差异的根源。通过两园种植,学校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懂得了凡事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的道理,真正达到“以劳育人”的教育目标。
三、以“一馆”为统领,助燃学生的爱国情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学校现有学生分属汉族、布依族、侗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彝族和壮族等12个民族。学校在种植园内开设“晨曦农展馆”,请本校12个民族的学生代表管理和维护,还定期组织学校学生搜集各民族的农特产和农业知识,以实物和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农特产,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陈建军,浙江省海盐县城西小学,浙江 嘉兴 314300)
实习编辑:刘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