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文本细读的“长文短教”策略
2021-06-15褚晟宇
褚晟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针对有限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和长篇幅课文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的矛盾,笔者以《祝福》教学为例,试图开拓基于文本细读的“长文短教”的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长文短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07-02
高中语文教学资源浩如烟海,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难以做到让学生把每篇课文都逐字逐句细细品读、慢慢鉴赏、深深体会,特别是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面面俱到的教学只会导致教学耗时过长、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差等后果。而“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针对学情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师分析文本、处理文本的能力,体现教师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正如叶澜曾提出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1]。“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细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给学生留下更充分的阅读思考空间,在“伙伴共生”的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之下,發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秉纲而目张”,发现“绝佳景点”
“长文短教”,其实是一种处理教材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
文[2]。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全文共计九千多个字,如果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旨设置教学目标,那么会显得“漫无目的”,并花费大量课时,课堂效率得不到保障。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剪裁与选择,可以选取某个知识点、能力提升点进行训练;可以选取某个话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来带动对课文的品鉴;可以选取课文最精彩或者最难以理解的一部分加以分析等。
《祝福》的核心人物是祥林嫂,如果从对其人物形象的理解层面切入文本,就可以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掌握当时的社会环境,剖析作者的写作,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而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也有多个层面,其中,其“反抗”的特性一直是教学的焦点问题。范伯群曾说:“如果我们较深入地考察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发展过程,就可以发现,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逃、撞、捐、问四个层次构成的。”因此,若以祥林嫂的“反抗”特征为切入口,探求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分为两点:一是结合相关情节与社会背景,理解祥林嫂“逃”“撞”“捐”“问”这一系列反抗行为;二是探究祥林嫂这一人物悲剧性的核心就是探究祥林嫂的“反抗性”,这是教师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色”中发现的“绝佳景点”,找出它,可以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教学效果。
二、“披文以入情”,落实生本对话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的阅读中”,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读者是重塑历史的真正动力,任何对作品意义的当代解读都不可避免受到前代人的影响,历代读者的接受共同塑造了一部作品今天所呈现给我们的意义[3]”。因此,学生需要自主进入文本的细读,和文本展开自由的交流与对话,这也是落实课堂实效的重要前提。这种对话,既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中,也要落实到课堂的研讨中,在“长文短教”的教学实施中更应如此。
既已设定《祝福》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祥林嫂的“反抗”,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和“逃”“撞”“捐”“问”相关的情节,仔细品读,并思考如下问题:祥林嫂为什么“逃”?“逃”的结果如何?为什么“撞”?“撞”的结果如何?为什么“捐”?“捐”的结果如何?“问”什么?为什么“问”?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潜入文本,在文本中找依据,完善思路,形成答案。
以围绕“逃”设计的两个问题为例,祥林嫂为什么“逃”?“逃”的结果如何?文章中写到祥林嫂家里有严厉的婆婆,带了两个男人把她拖进船里,可见她是为了逃脱婆家的管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追问:“婆家的管制”其本质是什么?祥林嫂逃到鲁家就获得真正的人身自由了吗?结合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的描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交替循环。”祥林嫂其实是试图逃脱封建家长专制,但结果是逃到鲁家做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人身自由。
围绕“切入点”,教师负责栽下一株“树苗”,学生加以浇灌,进而孕育整片“树林”。教师以追问为引导,带领导学生钻研文本,这也是“长文短教”的关键教学步骤之一。
三、“共研促共进”,注重合作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合作探讨,教师更多的是承担“导游”或者“导演”这样的角色,教师要指导“生生”互动交流。在教授“长文”的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灌输”,只会加深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谓之感。因此,在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围绕对“切入点”的理解,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将探索的刀锋深入“切”到内层,“切”到关键部位。
教材选取的“长文”一般都具有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和隐秘性,具备多重性教学价值,因而教师要学会充分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学会“小题大做”[4]。而这种“小题大做”,需要学生共同研究,互相启发、补充、提升,进而形成较为严谨的探讨结论。
《祝福》的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祥林嫂的“反抗”所体现的“逃”“撞”“捐”“问”这四个行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祥林嫂反抗的悲剧性到底是什么”。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学生了解到“逃”“撞”“捐”“问”的本质后,能够总结出“反抗”的悲剧性实质,从而发现《祝福》的整体环境是一张封建礼教编织的吃人的网,深陷其中的祥林嫂“逃”“撞”“捐”“问”的一系列反抗,实际上是对做奴的有意无意的追求,是对封建礼教的有意无意的维护,是对封建迷信有意无意的信奉。因为祥林嫂并不知应该争什么,应该怎么争,她的所有“反抗”均是徒劳。她的一生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得麻木,自觉和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她顺从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生吞活剥。这样的一个悖论,不仅是祥林嫂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和整个社会的悲剧。
“长文短教”时,教师的价值在于引领学生对教学目标中未曾深入理解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集中突
破[5]。这种集中突破的形式,是以学生的共同研讨为基础,并激活课堂的气氛,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营造思维碰撞的空间,从而满足学生多重学习的需要。
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文本迁移过多,导致本末倒置,使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细读不够。对于长文本来说,其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教学知识,舍弃文本本身,一味迁移其他知识,会冲淡文本的自身价值。“长文短教”不是“长文浅教”,任何长文的教授,都应以文本自身价值的挖掘为基础。因此,教师应凭借自身对文本的精准、全局把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找准教学切入点,明确教学目标,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以文本为根本,“共研促共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长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余映潮.长文短教,妙在选点——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76)[J].语文教学通讯,2012(26).
[3]王峰,王茜.艺术美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建君.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5).
[5]钟益.在取舍间品味文本精彩——提高“长文短教”有效性教学策略小议[J].语文月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