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霸夫妻寻梦“月亮城”: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2021-06-15俞佳铖

妇女 2021年3期
关键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事业气象

俞佳铖

从校服到工作服,许平平和胡学平夫妇相伴14年,自大学毕业后走进四川大凉山,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岁月。两人参加执行航天发射任务近70次,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80后”主力军的风采,“月亮城”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誓言:星辰大海,筑梦航天。

学霸夫妻携手走进大凉山

许平平是个陕西姑娘,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平平稳稳地生活。然而,从小成绩突出的她,注定了不平凡的人生。

2006年9月,许平平考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大一时被选为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胡学平搭档处理班级事务。1987年出生的胡学平,为人诚恳,做事踏实。时间一长,许平平对这个来自四川宜宾的小伙子产生了好感。

爱情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萌芽,他们一起复习功课、一起参加辩论赛、一起备战英语考级……几乎形影不离。他俩和很多情侣不一样,约会的地方多是自习室和图书馆。图书馆是他俩最喜欢去的地方,能占到光线充足、安静舒适的座位,成了两人最大的乐趣。

在卫星气象学专业课上,许平平得知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大部分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太空的,不禁萌生投身航天事业的念头。当她把想法告诉胡学平时,胡学平激动地说:“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时,我正在读高中,从那时起,我就立志长大后要从事与航天有关的事业。”

世间最好的默契就是志同道合,两人更加坚定了携手走下去的信心。2010年6月大学毕业后,两人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毫不犹豫地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当上了光荣的航天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大凉山腹地,空气透明度好,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月亮。尤其晴朗的夏夜,一轮明月圆润清澈,所以西昌被称为“月亮城”。

许平平成为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的助理工程师,负责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工作,胡学平则进入发射中心测量站工作。初到月亮城,两人忙完一天的工作,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坐在窗前赏月,享受一份岁月静好。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当时还没能直接参加执行任务的小情侣看着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激动地给父母打电话:“爸妈,看了吗?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地方!”

“月亮城”的集体婚礼见证幸福

航天气象预测非常严谨,作为新手的许平平倍感压力:“如果我报了有雨,但当天一直没下雨,我就吃不好睡不香,如果报准了,即使被雨淋都开心。”

许平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窗帘看云观天,记录天气实况。晚上睡前,她也会观察天空,分析夜间和第二天的气候形势。她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周末和节假日常常自告奋勇地抢着值班。

风雨变幻左右着许平平的喜怒哀乐,胡学平心疼女友,闲时会带着她漫步在青山秀水间,为她减压。在胡学平的鼓励下,许平平进步神速。3个月后,她完成一系列岗前考核,成为独当一面的气象预报员,刷新了预报员独立上岗速度的最快纪录。

2012年9月,许平平和胡学平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双双返回校园。三年后,两人分别以综合素质评估第一、第二名的优秀成绩重返工作岗位。

也就在那一年,两人结束9年爱情长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了航天人的集体婚礼,成为42对新人中为数不多的双职工代表。美丽的许平平身披洁白的婚纱,胡学平深情地牵着爱人的手,许下“情定兰大、相约航天、携手一生”的诺言。

那段时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面临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夫妻俩婚后没休一天假,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一个航天人半个家,两个航天人没有家”正是他俩的真实生活写照。

有一天,许平平和父母视频连线,母亲看着女儿瘦了一圈,憔悴了不少,心疼得红了眼眶:“平平啊,你们一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太劳累啊。”许平平笑着说:“妈,我们不需要平衡,工作几乎就是我们的生活。”

学霸夫妻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你优秀我也不差。2018年初,许平平因表现突出,成为中心气象保障团队史上最年轻的女组长,胡学平也成了中心测量站的骨干力量。

2018年6月5日晚9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任务完成后,许平平像个孩子般兴奋得手舞足蹈,眼泪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胡学平轻轻拭去妻子眼角的泪水,他知道妻子百感交集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风云二号H星发射之前正处于多雨季节,雷雨活动频繁,天气复杂多变,是一年中预报偏差较大的时候,身为组长的许平平深感任务艰巨。

1997 年6月5日,风云二号A星首次发射,遭遇突发性雷雨天气,不得不中止。这次,风云二号H星发射时间也在6月5日,大家难免有些心理阴影。许平平和同事们一起总结雨季气象保障的历史经验,制定复杂气象保障预案,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打破了“6月魔咒”,也为以后的雨季气象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

无悔青春为航天事业架起天梯

半年后,夫妻俩又见证并参与了另一个伟大时刻: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顺利发射。那一夜,西昌无眠,胡学平被派往西昌市郊的袁家山执行任务。曲折蜿蜒的深山峡谷里,高耸着为航天测控提供信号、对设备进行校准的“标校塔”。他的任务是坐镇测控台前,追踪探测器飞离轨迹。许平平作为预报主班,坚守在68公里外的发射场,观察着卫星云图、预测着场区天气,为嫦娥奔月寻找点火起飞的最佳窗口。

“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意义重大。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火箭升腾而起,发射尾焰映红了苍茫的大凉山。胡学平给妻子发去微信:“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几乎在同时,他收到许平平的微信:“老公,嫦娥奔月了,太美了!”

如影随形的岁月里,许平平和胡学平参加执行航天发射任务近70次,每一次完成任务两人都会互发微信祝贺,这种亦师亦友的夫妻情,弥足珍贵。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一次次推迟了要宝宝的计划。在他们眼里,一颗颗被送上太空的卫星,都是他们牵肠挂肚的“航天宝宝”。许平平作为气象系统工程师,负责为火箭点火寻找腾飞的窗口,胡学平是测控系统工程师,追踪星箭巡天的壮美航迹,他们常和父母打趣:“我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宝宝出生,一个负责‘宝宝成长。”

伴著风沙雪雨,守着星月交替,夫妻俩深深体会到,温暖的陪伴能给予彼此最强大的力量。发射任务很多时候都在深夜或凌晨,加班加点地熬夜已然成了两人的常态。许平平有一个消除疲惫的法宝,那就是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搭配丈夫从四川带来的独门辣酱,一大碗下肚,立刻“满血复活”。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流传着一句话:“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对此,夫妻俩很有感触:“在这里收获的精神财富使我们的爱情得到升华,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身为航天人的自豪和骄傲。”

2020年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立50周年,12月12日一场大型文艺汇演上,主持人的一句“因为热爱,所以坚守”道出所有航天人的心声,坐在台下的许平平和胡学平激动得热泪盈眶。

对于当年的选择,他们初心不改,无怨无悔。之后的二十年,三十年……这对“探月夫妻档”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架起天梯。

编辑/纤手暖

猜你喜欢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事业气象
气象树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长征火箭,例无虚发
“北斗港”再发两星
从组织发展战略分析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文章有象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