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2021-06-15阮思甜

农经 2021年4期

阮思甜

农产品加工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都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63%,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农产品加工技术迅速发展壮大。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价格转化率;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从科技创新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3%。科技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转变。

农产品加工领域创新发展

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趋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保持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供需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促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4.6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在农产品加工业18个子行业中,除饲料加工、棉麻加工、皮毛羽丝加工、木竹藤棕草加工和橡胶制品制造外,其余13个行业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72.2%。肉类加工业、乳品加工业、制糖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超过10%。201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659.2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8个百分点,行业利润水平较高。2019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比工业高0.7个百分点。2019年,农产品加工行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8元,较2018年下降0.4元,比工业平均成本低4.3元,降本效果显著。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数据,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增加1.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3%,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凤忠表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连续多年平稳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第一大产业,引领三产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济。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了“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暨科学传播沙龙。王凤忠在会上表示,过去这些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一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如小麦制粉、低温榨油、冷却肉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等,同时,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过去十年间,我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宰后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同时,农产品加工实现了加工原料“专有化”“优质化”、产品“高值化”、提供精准营养,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工生产线和核心装备“智能化”“无人化”、物流体系“智能化”“精准化”、“中央厨房化”六个趋势转变。

二是農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国家监督抽检33大类24.4万批次食品样品,平均合格率达97.6%。此外,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为“安全、营养、美味”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稳定向好。

三是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动了产业融合,催生了一批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农事体验、创意创业、科普基地、民俗文化、乡风乡愁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研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一是粮食收储运、干燥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取得突破。粮食收储运、干燥加工等环节中的损耗率和技术、设备的水平息息相关。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多个科研单位合力研发的新技术,攻克了多个关键环节,新技术在中央储备粮库、海关口岸等主要单位和湖北、山东、河南等22省市国家粮油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中应用,提高粮油质量安全水平,减少了污染损失,使大宗粮食储运流通损耗不超过5%,每年挽回总产2%的粮食损失,相当于约1亿人一年的口粮。

二是畜禽宰后处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协同其他科研单位研发的畜禽宰后处理技术,提升了超快速冷却、冰温/超冰温贮藏、电场辅助冷冻解冻、生鲜肉专用包装等关键技术水平。据王凤忠介绍,该技术已在20余家规模以上屠宰加工企业应用,宰后损耗由8%—10%降到3%以下,示范企业每年减少畜禽肉损耗约10万吨,挽回经济损失约30亿元;生鲜肉货架期从7天最长延长到120天。

三是茶叶高值化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布局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加工装备自主自强,支撑健康中国战略等多个方面,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也成绩斐然。据王凤忠介绍,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利用团队,针对贫困山区夏秋茶资源丰富但苦涩味重、品质低、效益差的现状,创建了高值化梯次利用关键技术,突破了高品质终端化速溶茶的技术瓶颈,并在饮料工业上广泛应用,创制出回甘茶、醇味茶、冷溶速溶茶等新产品近20种。目前,该相关技术已在安徽金寨、江西婺源、湖北恩施、云南临沧等贫困地区的20多家规模企业应用,建立生产线30余条,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47.15亿元,直接带动约268万亩共30万吨夏秋茶实现高值化利用,使茶农平均每亩增收1675元。

此外,“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还围绕加工贮藏、质量安全、营养健康、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突破了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畜禽骨全组分高值化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研发符合国民营养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科技支撑。目前,中国农科院建有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学科集群,相关科研团队长期聚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等五大方向,在植物蛋白工程、油脂工程、肉品保鲜物流、真菌毒素检测与防控、农兽药残快检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和高端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随着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的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整个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三创一体”的典型代表。

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

尽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但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还面临诸多问题,王凤忠表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

王凤忠介绍道,“比如关键酶制剂和配料进口依赖度较高,面临‘卡脖子的问题;产后损耗大,存在技术短板;梯次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对资源综合利用缺乏部署;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重视不够等问题。

一是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问题。酶是农产品加工中的重要介质,在许多环节均涉及酶的应用。当前,酶制剂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中国酶制剂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从技术上,国外垄断了主要的菌种专利,并且国外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而国内技术还相对落后,发展受制于人,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严重供给不足。

二是产后损耗大,存在技术短板。产后损耗是农产品加工业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痼疾。在农产品加工环节中,我国生鲜农产品减损保鲜与物流技术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手工、半机械化阶段,存在两大技术短板:一是缺乏绿色精准的减损保鲜技术,现有技术装备靶向性低、精准性差、绿色环保性不高;二是缺乏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技术,现有冷藏与物流技术设施设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在途监测不到位、控制不精准,运行成本高。

三是梯次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农产品从原料到商品,其间要经过初加工、深加工、生鲜到熟制等梯次加工多个环节。农产品经过加工之后交易变成商品,才能增加更大的附加值。王凤忠表示,我国农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生鲜到熟制的梯次加工技术缺乏,对农产品的利用不足、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较低;我国当前农产品加工率约为67.5%,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深加工技術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各种高新加工技术应用不普遍,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四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缺乏部署。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在资源综合利用、加工装备自主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着薄弱环节。目前,在我国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工共产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仍是可增值的加工原料,但由于工艺落后、装备简陋,新兴企业收集和储运成本高,加工链条短、增值空间小等一系列问题,近60%的共产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只能低值化处理,作为废物丢掉或简单堆放,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五是对农产品加工装备自主创新重视不够。一些领域加工装备研发落后于技术工艺,国产关键设备性能有待提升,不少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或中试阶段未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中式传统食品工业化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前瞻性不足。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加快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针对我国农产品采后损失重、加工转化率低、核心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等问题,王凤忠表示,中国农科院将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产地初加工、全组分梯次利用、传统工艺再造、功能因子稳态化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制一批连续化、规模化、智能化“收贮运加检”核心装备、专用装备和成套装备,基本实现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自动控制。

“十四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要推进要素集聚,以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瓶颈难题,集成创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推进主体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型企业集团,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农产品加工科技中的短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部署了多项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未来将加快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团结兄弟单位发挥区域优势、分工协作,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合体。

二是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针对我国农产品采收、贮运、保鲜、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为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三是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产地初加工、全组分梯次利用、传统工艺再造、功能因子稳态化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

此外,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还将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未来将联合国内优势科研机构共同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后减损重大科学设施支持;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重组工作为契机,完善学科群内区域性、专业性、产业性重点实验室布局;牵头构建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体系,以绩效考核推进开放共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乡村产业链的核心,农产品加工在减损保鲜,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高产地溢价和“三创一体”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孙坦还表示,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着力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2.4:1提高到2.8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67.5%提高到80%左右,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