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2021-06-15勾玲卢海啸蒋德旗尹丽曾国芳曹小华潘珍燕白玉静

高教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物制药玉林师范学院

勾玲 卢海啸 蒋德旗 尹丽 曾国芳 曹小华 潘珍燕 白玉静

摘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界学者永恒的话题,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直接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的新工科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不仅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更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玉林师范学院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模式,为同类高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4-0040-04

Abstrac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was an eternal topic for educators and a direct embodiment of universities'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y, new requirements were put forward for talent training, especial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s. In this backgrou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but also vigorous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 of biological pharmacy major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would been provided for the similar universities as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words: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New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隨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旧动能转化等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不足”问题,与“过度教育”问题相比似乎更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一边是用工荒,培养的大学生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匹配;一边是就业难,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多年总结分析,主要是大学生在面临因社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造成的就业形势改变时,不能很好的应对职场环境变化,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是传统高等教育中过度注重基础能力培养,忽视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存在的“教育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出现的“教育不足”的问题,玉林师范学院针对自身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及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在生物制药专业的新工科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化等发展战略,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需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育人模式的新方法新手段,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泰希勒提出,在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就业体系需要积极的变革者,高等教育必须培养人们改变就业体系的能力[1]。这种改变就业体系的能力,就是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通用能力,它与解决问题能力、跨界整合能力、专业能力等存在内在关联。玉林师范学院通过组织生物制药专业的教师,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入学习并对广西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的调研,生物制药专业的全体教师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应该在注重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主题(图1)。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在众多高校中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脱颖而出,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的发展,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图1 企业对学生能力需求调研结果

二、稳固基础,强化专业实践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内教育界在人才培养途径、模式等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有人提出通过构建“双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完善“四位一体”的职业能力评估制度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2]。有的高校则采用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等措施,以学科带动专业的发展[3]。有的提出以管工结合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4]。有的则认为应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优化以及考核形式改革等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5]。

玉林师范学院在新工科建设中,根据自身地处“中国南方药都”“广西东融枢纽”的区位优势,以及玉林种-产-销产业链发达的区域产业特色,通过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一产二产三产要素相结合,加强与农学、商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制药专业,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贯穿在整个实践过程,提高专业能力水平。

1. 玉林师范学院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增加了《中药资源学》《生药学》《市场营销》等课程,重新构建了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新工科课程体系,促进工学与药学、农学、商学的交叉,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2. 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实践教学占到总学分的36%,其中,校内实践学分与校外实践学分比例达到接近1∶1(图2)。

3.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适当增加了种植、养殖企业,形成了种植-初加工-深加工的基地构成体系(图3),扩宽了学生实习见习领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日益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焦点。教育界的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有学者指出,高校对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理念过于陈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平台单一等问题[6]。也有学者认为,应以创业能力发展为中心重新界定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创业能力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与职业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在发展创业能力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大学课程要做战略性变革:一是以通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二是以实践为导向,三是重视跨学科学习,四是专业课程通识化[7]。有的则认为,高校应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据学校的实际,集中优势学科专业、顶尖师资力量和财力物力深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8]。有人提出,基于兴趣导向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建立课外科技团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给学生更多交流表达机会,健全丰富考试内容和学生评价机制,进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9]。也有人提出,通过建成虚实一体化、全开放的创新创业基础平台,形成分层级、递进式、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构建以项目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工程化实践训练体系[10]。

玉林师范学院在培养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以学科竞赛、科研合作、职业能力实践为抓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参与度,使学生深刻感受创新创业能力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及作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養中的贡献度。

1.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安排实力较强的教师对学生实施大创项目研究训练工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训练,从实施效果较好的项目中培育学科竞赛项目,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措施实施后,近3年,玉林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参加大创项目达到100多人,近乎覆盖该专业所有在校学生(图4),培育了“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获奖3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7项。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部分学生成立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2.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全程参与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进入教师的科研工作室学习,全程参与教师与企业的联合科技攻关,使学生在校就能与企业现实生产密切接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创新创业能力。近3年,玉林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共有56名学生参与教师的校企合作项目,占该专业在校生总人数的30%。(图5)

3. 统筹校内外资源,提高指导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玉林师范学院在对生物制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由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在入学第一年即要求学生到各个指导教师的研究室进行见习,第二年即选定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则负责在未来三年中对该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训练和指导。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与企业进行密切接触,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产业的发展,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融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界学者永恒的话题。有学者指出,单纯的强调专业能力或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应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以培养经济内生驱动力为主,通过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内生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采用“专业+创新创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运用,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内化吸收[11-13]。

在对如何全面提升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过程中,玉林师范学院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关系,认为专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石,创新创业能力是专业能力升华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有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将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内化、提升的表现,是学生实现将专业知识有机综合运用的结果。二者是相辅相融,无法分割的结合体。

五、结束语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直接体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探索永远在路上,玉林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经过多年建设成为了广西特色专业,其一些做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本文仅对玉林师范学院在生物制药专业建设上的一些做法、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同类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M].肖念,王绽蕊,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4.

[2]付妮.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9,01(03):207+221.

[3]鲁莎莎,杨晶晶,贺超.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01):32-37.

[4]李建平,张欢宇.航空保险人才复合能力培养——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J].管理工程师,2019(01):65-70.

[5]孙婷.基于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本科教学实践改革探析——以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02):74-77+93.

[6]张永刚.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9(01):215-216.

[7]周光礼.从就业能力到创业能力:大学课程的挑战与应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6):28-36.

[8]龚旭昱,曾依依.对理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24):109.

[9]张慧琴,贺晨辉,宋淑丽,等.高校人才培养状况调查——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视阈[J].北方经贸,2019(02):154-155+160.

[10]李颖,李祥林,张喆.大学生工程化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电子信息类本科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4):172-173.

[11]王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1):4-6.

[12]樊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1):7-9.

[13]沈玉平,董根泰,杨春玲,等.融合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以财税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高教学刊,2019(03):36-39.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与专业能力融合培養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2019JBG315);2017年玉林师范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编号:2017XGKXM01)

作者简介:勾玲(1990-),女,汉族,广西隆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改革。

通讯作者:卢海啸(1974-),男,汉族,广西百色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制药类专业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生物制药玉林师范学院
生物制药设备和分离纯化技术
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writtenandspokenEnglish
The four variables that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selling Service Availablefor University Students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中国创业板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我行我秀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