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微知著,微研究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2021-06-15陈小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教研研究教育

陈小凤

乡村学校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均衡的发展,乡村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前锋小学是一所小规模农村小学,地处番禺区石碁镇沙田片区,学生都是当地的孩子,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经过几番深入思量,决定通过微研究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做法如下:

一、教师队伍分析

(一)教师整体结构失衡。全校29名教师,男教师4人,女教师25人,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公办教师18人,临聘教师11人,教师群体稳定性较差。

(二)教师学历起点不高。29名教师中有17名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后才通过函授提升学历的,其中包括代转公的教师。

(三)优质师资流失。近几年,前锋小学就像是人才打造的摇篮,成长一个调出一个,补充进来的都是新毕业的临聘教师,教师整体教育水平和能力不强。

(四)教研内需不强。由于优质师资的流失,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强,教师群体教研能力不强,畏惧研究,部分教师因为评职称才会深入研究。

二、微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微研究是教师运用简单的方法,对自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困惑以及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在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研究过程中发现教育的本质和育规律的活动。

微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小:细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短:时间短。不需要固守研究时长,问题解决了就可以结束或开始下一个研究。3.实:实在。微研究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的是切合实际的行动研究。4.快:见效快。一个研究结束了,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研究,而且每一个研究过程都能立即生成研究成果。5.活:灵活。研究方式灵活多样,不需要固定的研究模式、操作流程,只要有问题就可以研究,而且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微研究是必要性的、日常化的、便捷式的教育科学研究。因为问题来自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并且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因为需求,所以教师都会以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去组织或参与全过程。这样的研究工作,教师更易于接受。

三、微研究实施的途径

(一)抱团研读,激活微研究源动力

1.组建“微研究”团队,打造学习共同体

首先,设计问卷调查表。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兴趣”“问题”和“妙招”为调查内容,引导教师回顾教学实践,简单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技巧。其次,整理分类,组建团队。对教师调查表中的“兴趣”“问题”和“妙招”进行整理分类,以“问题”为中心,依据教师的兴趣与需求,根据不同学科,对教师进行分组,编成“微研究”专题组,每个组尽量包含骨干教师、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三类,构建不同层次互补的学习共同体。

2.启动读书活动,引入“微研”活水

首先,结合不同的时间推动教师读书。一是枕边阅读。每天睡前提议随意读,读杂文,通过阅读知晓天下事,拓宽知识面;二是学期阅读。根据自已的研究内容选择几本教育杂志或专著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写读书笔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假期阅读。专心读一本或几本教育专著,写读后感。其次,评比促进教师爱读书。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会,评比优秀读后感,开展朗读比赛,盘活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引领教师以更好的理念进行微研究。

(二)共生共融,寻求微研究有效路径

1.个体“微研究”

首先,每日一问,关注小问题。备课环节增加“每日一问”,引导教师每天审视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捕捉问题的意识,以达研究积累素材的目的。其次,每周一议,解决小问题。利用每周“微研究”团队的一聚,分类整理评议各自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即时解决,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就用科组教研方式解决,共性的问题就用校级专题讲座方式解决。第三,时时处处,研究小问题。随着研究氛围的形成,教师就会按自已的研究方向抱团发展。比如,研究班级管理的,可能就会与研究学生习惯培养的一起研究。这些研究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形成了一个共同成长体。现在,研究的话题已经成为了教师办公室的主要话题。即使茶余饭后,教师的“闲聊”话题也是与研究有关,研究氛围相当浓郁。

2.团队“微研究”

首先,每月讨论。每月讨论结合读书、教研活动开展,围绕研究的小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每位教师都可以不拘泥于原有方案,各抒已见,形成思维的碰撞,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说”的机会,让教师在“说”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提升理念,充分体现“同伴互导”功能。其次,每学期展示。每学期,学校组一次“微研究”团队展示活动,挑选有研究价值的专题,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聘请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还积极为他们寻求一些机会,比如,区域展示或者发表的机会,提升微研究的价值,让研究者看到希望。

(三)交流共享,引领微研究纵深发展

1.自主“微研究”

学科教研组通过梳理教师的每日一问,寻找共性的问题转化为主题式教研活动,由教师自愿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轮流承担主题研究的主持人,其他教师则按主持人的方案内容与要求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从而营造一种“人人都能做研究”的教研氛围,增强教师研究的热情和自信心。

2.網络“微研究”

首先,利用网络开辟QQ和微信“说说群”,让教师有及时表达的平台。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可以马上在“说说群”里发问,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某个问题的解决有妙招,也可在“说说群”发表,让大家一起学习。这样,你一个方法,我一个方法,聚集起来就有了很多方法,“说说群”也就变成了“智囊群”。其次,利用网络,召开主题“微研究”活动。在防控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于是,学校开展了网络主题“微教研”活动,效果很好。现在,教师已经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新型的网络教研方式了,而且还拓宽它的使用范围,不仅用在教研活动上,还用在课堂、会议和资料分享上。网络的有效利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也因此,教师参与微研究的热情更高了,效果更好了。

“微研究”立足于小,关注问题,人人都可以做。只要我们坚守,就一定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一定能促进前锋小学教育的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研究教育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