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色彩画面劣势的思维引导探究

2021-06-15熊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0期
关键词:减法个性规律

熊艳

【摘要】艺术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这个“势”该如何定义,所谓优势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直接影响指导思想。抛开普通的观念和考试的种种要求,我们再观察学生的画面,你会发现,标准里的劣势都可以通过思维引导变成优势,而这个才是符合学生本体特性的优势,可以生长的优势。

【关键词】灰;平;美;规律;减法;个性

艺术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传承和发扬的光辉,也有打破和创新的晦涩。而这个孵化的过程,除了需要给出足够的耐心、毅力,还需要有足够独立的审美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这样,你才有在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特点并形成独立风格的可能。

艺术统一的考试让艺术趋向一个的审美标准,个性被忽略,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被腰斩,就像画家陈丹青说,如果梵高来中国参加美术高考,可能连准考证都会拿不到。因为他太“特别”,他不一定讲究明暗五大调子、色彩的既定规律,他从始至终都是由热爱和渴望出发。他是天才的艺术家。

绘画需要因材施教。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和文学、哲学等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中国画的审美倾向,就深受禅宗影响,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中国画的纲领,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重要学说。一个画家、设计师,和他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个人喜爱是关联的。所以,贡布里希说:“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史是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

一、关于共性与个性问题的思考

很多人会说,“我没有个性,有的只是很多问题,比如,我的颜色用得不够美,过于杂乱”等等。他们理解的“美”,乃是狭义的“美”,即“优美”。但是,“优美”只是“美”的一种形态。我们讨论的“美”乃是广义的美,所以,它包括多种审美形态,有优美,也有崇高,还有悲剧、喜剧、丑、荒诞等等。

但是,在短时间里要让学生具备应试能力,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只能是纠错。总结下来,教师统筹出色彩问题的常用语如下:①脏:色彩纯度不够,色相不明确,画面不透气;②粉:色相不明,纯度不够,过多使用白色等粉质颜色;③火:缺乏冷暖对比,纯度太高,过多暖色;④灰:明度、冷暖、纯度没有拉开,缺乏对比;⑤碎、花:沉醉局部塑造,用笔零碎,用色多且乱,忽略大关系;⑥平:平涂,没有体的概念。这些问题贯穿于整个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课堂。教师们把各种问题总结归类,继而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反复练习中,很多问题画面看起来越来越“合适”了,学生“进步”了。这里要说一下“合适”的标准。中国的美术高考风向标审美大概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央美,一个是国美;一个是京派,一个是浙派,其它各省的风格基本在这个审美的梳理下微调。浙派更注重色调中色彩的运用,强调舒适的美感。京派更倾向于塑造、灰色调的控制。

眼看学生离“标准答案”更近了,笔者只想思考:有没有更有利于每个学生本人的思维引导呢?

二、转变画面劣势的思维引导

我们所认为的问题,有可能就是学生独特的习性。有的学生喜欢细腻深入,有的喜欢粗狂简洁,并不是一定“尽精微,致广大”。笔者对精微素描不反感,但以这个为标准练习,不太认同。梵高从来没有画过现在标准的精微素描,一点儿也不影响他艺术史的高度。

首先,过于“灰”的问题。专业教师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加强明度、纯度、冷暖的对比,尤其是主要物体。笔者观察过一些学生作画,都带有个人的某些喜好倾向,可能这种喜好还不够成熟到可以支撑起风格,但这个非常可贵。如果他长时间有这个“灰”的特性,可能是他的观察思维方式和别人不同。那可不可以先别“改正”,试着去用这种观察方式去引导。

1.总结方法,架构思维

关于灰调子的,我们一点都不缺好的艺术家,国际上如被称为高级灰的鼻祖——莫兰迪,其画面几乎平涂,更突显构成和形态,给人孤高、纯简、和静、至真的感受。苏轼有诗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在无争、无斗、淡泊、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刻有万年的感觉都有可能产生。中国艺术极力创造的静寂意象,原是为了实践的超越,在静中体味永恒。看看荆浩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使人感觉到,这样的山水“总非人间有”,纷扰的尘寰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这是一遍静寂的、神秘的天地。中国艺术追求冷寂的境界,就如同一件明代的青花,宁静而渊澄,有一种寂然而平淡的美。无疑,莫兰迪的画面和中国这种审美趣味有相通之处。另外还有画面体现出的“孤独感”,与现实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中获得,而是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中的地位,從而油然而生一种“宇宙般的孤独”。如庄子所说,通过体验达到“见独”的境界,从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国内艺术家,如张冬峰,也同样结合了中国画的笔法和山水画的形式美,再有何多苓、毛焰。这种特点让油画展示出新的语境。毛焰说:“灰色调跟我的童年记忆、一路走来的心境有关。我小时候生活在厂矿,这边一个工厂,那边一个工厂,烟囱成天在冒烟。我的衣服都灰了吧唧的,不是解放军绿就是工装蓝。我的童年一直不太快乐,读书没什么乐趣,总之那时候世界特别小,也没有什么色彩和温度。”之后,他将画面色彩不断缩减,继而有了后面的《托马斯》系列。从毛焰的画面没有看到“灰”成为问题,而是成为一种语言。我们可以从他的画面得出几点思考:①注重营造“氛围”,光在画面中的运用,拉长画面情绪;②灰里面的层次对比,不同色阶的比例应用;③画面“主次”,哪里松动,哪里精进;④对于轮廓的处理。把这几点带入到练习中,可以挑选临摹画家的作品,架构思维,再在写生中寻找适合的方式。这是个急不得的程序,需要足够的耐心。毛焰早期大量临摹、阅读戈雅和维米尔作品,他的古典情节是画面的骨骼。

2.归纳特点,提高审美

人们审美的积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圆者规体,其势自转;方者矩形,其势自安”,这就是人们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圆”和“方”的形式感。凡真正的艺术家,都有耐于高明的技巧。技巧,既是对艺术手段的熟练运用,其中又充满了创造性。石涛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里,所谓“法”,就是创作规律;所谓“无法而法”,就是对规律创造性的自由把握。卡西尔说:“外形化意味着不只是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某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如黏土、青铜、大理石中,而是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韵律、色调、线条和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在艺术品中,正是这些形式的结构、平衡和秩序感染了我们。”我们知道,形状、排列、线条、色彩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故这些排列归纳出美的“规律”是需要不断实践积累的,我们的“灰”和大家的“灰”,看起来特性一样,喜好一样,但对美的理解和创造,是有区别的。我们需要实践、整合表达美的技巧,才能找到通往的美桥梁。

猜你喜欢

减法个性规律
找规律
生产过程做“减法”农民收入做“加法”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