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音乐作品中的“试金石”

2021-06-15徐恺彬

大观 2021年4期
关键词:试金石艺术风格

徐恺彬

摘 要:《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选自《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小提琴学习者与演奏者的“试金石”。这首作品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风格,从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亨德尔在创作手法成熟后的音乐表现内容与形式。不管是从作品的旋律、节奏方面,还是从织体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学习,这首作品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亨德尔;装饰音;艺术风格

一、作曲家与作品简介

(一)作曲家简介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年出生于德国哈勒,他对欧洲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亨德尔的一生都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奔波,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和父亲的反对,亨德尔小时候的音乐启蒙过程十分艰苦,他从少年时期就跟随当地的音乐家学习作曲,青年时期的亨德尔跟随老师学习了作曲与键盘乐、小提琴以及双簧管的演奏。直到成年后,亨德尔才正式地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从小极有音乐天赋的亨德尔在音乐道路上也得到了许多音乐家的赏识与教导。亨德尔的音乐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亨德尔在少年与青年时学习音乐创作的时期为哈勒时期;成年后在汉堡歌剧院担任第二小提琴师,并且继续学习作曲的时期为汉堡时期;亨德尔到了意大利后才正式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这一时期为意大利时期;亨德尔在意大利等地区学成而归时,就任汉诺威的宫廷乐长,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去了当时歌剧艺术比较受欢迎的英国伦敦,一直在英国进行音乐创作,使自己的作品在英国等地区获得了重大的反响,这一时期为伦敦时期。亨德尔著名的代表作品有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水上音乐》、歌剧《罗德琳达》等,这些作品都极其受欢迎。

亨德尔通过这四个时期在意大利、英国等地区的不同风格音乐的洗礼,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特点。他的作品大气磅礴,感情真挚,旋律精美细腻,在巴洛克时期也具有代表性,有着巴洛克时期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二)作品简介

《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选自《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22-1724年间,是巴洛克时期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亨德尔在学习与经历的过程中创作的一首具有其自身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在学习期间,亨德尔吸收了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各地的音乐风格,在自己的创作风格比较成熟的时期作出《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在这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的风格。通过研究得知,这组作品本来是为长笛、单簧管或者小提琴与通奏低音而创作的,一百多年后,匈牙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及教育家里亚颇得·鲍尔对这组作品进行了改编,为小提琴的演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这组作品也成为小提琴演奏家的技术与音乐作品处理能力的“试金石”。《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选自于这组作品,十分具有代表性,在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弓法、技巧、揉弦以及音乐处理都有很多的巴洛克时期的特征与风格。

二、作品的音乐结构与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

《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的基本曲式结构为四乐章结构,笔者以《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第一、第二乐章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乐章,D大调,慢板,古二部曲式结构。主题以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展开,广阔明朗,十分优美动听,情绪稳定,旋律与节奏并不复杂却又十分丰富。在演奏时用八分音符的节奏打拍子,塑造了宽广的柔板风格。

乐曲的第二段,转入了A大调进行变化重复,与主题相呼应,最后,第一乐章平缓结束。

如图1所示,两段的开头除调性外,节奏与旋律的走向都一样,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感极强,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种古二部曲式结构区别于奏鸣曲的是,没有强调突出对两段的材料进行对比,虽然在调性上转到了属调,但实际音响效果都十分相似。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中,都是由主题展开,通过重复节奏和渐进式的推进将音乐进行发展,最终结束于属调的完全终止。音乐连续发展的特点,在《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第二乐章,快板。此乐章主题以两拍的高声部属音A开始,节奏由疏散到密集,慢慢紧凑,给人一种音乐不断往前推进的动力感。在第二乐章中,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更加紧凑,钢琴是以四度模仿的形式进行演奏,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在音响效果上能够明显听出有强烈的对比。

从音型和节奏型可以看出第二乐章比较欢快,并且采用了赋格的创作手法。主题由D大调的主分解和弦构成,钢琴的对答部分从第五小节开始转为属调A大调,节奏较为舒缓。小提琴的问句与钢琴的答句在节奏与速度上形成一定的对比,在音响效果上使得第二乐章更加突出主题欢快的情感。

(二)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

《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是亨德尔在伦敦时期创作的作品。当时的亨德尔担任英国的皇家乐队指挥,其在歌剧创作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创作手法,创作了《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

亨德尔的一生以歌剧创作为主,他创作的歌剧基本都是以意大利风格的歌剧为源头,同时赋予了作品在音乐形象上的表现力、创造力。在不断地模仿与创作的过程中,亨德尔的作品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的创作也越来越成熟。从1720年开始,在创作手法、织体、调式等方面的创作思维上,亨德尔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独特音乐风格。《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就体现着亨德尔成熟后的创作手法,不论是调式调性、音乐织体等方面,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它的旋律简单,感情真挚,并不是非常复杂的曲式结构,在声部的对话上均衡,听起来并不单调。与巴洛克时期的另一“巨人”巴赫相比,亨德尔更多的创作是为上流社会、宫廷而作。在音乐形象方面,亨德尔的作品更加接近生活,而巴赫的作品更多与教堂有关。

三、装饰音的最初形态及表现形式

(一)装饰音的最初形态

《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在演奏手法上有着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演奏技法,属于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演奏。大多数人都认为装饰音的出现是因为演奏需要有谱面的标记,而实际却是因为当时的演奏家或演唱家在表演时会有一些即兴创作。在器乐作品中,常见的装饰音有颤音、倚音、回音、震音、涟音、琶音。而在声乐作品中,更多则是即兴加花或是炫技性加花的颤音、倚音、回音。

(二)装饰音的表现形式

“巴洛克”源自葡萄牙语,意指珍珠不规整的形状。“巴洛克”一词原意指当时欧洲建筑与绘画中的风格严谨、庄严,在艺术与文化不断发展后,后来的“巴洛克”一词指的是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在此时期,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出现了庄严的风格与装饰的风格两种作曲风格。

在《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中所表现出的装饰音风格更多集中于第一乐章,通过亨德尔这部作品中的装饰音风格突出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风格,能够让听众更好地体会与研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内容与形式。

四、巴洛克时期小提琴演奏特点

不论是亨德尔的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线条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单从亨德尔的小提琴作品来看,不光是小提琴演奏特点、艺术特征,还有技术的发展,在亨德尔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在演奏《亨德爾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时,可以从音色、技术、情感、装饰音等方面进行把握。

通过鉴赏与学习《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感受亨德尔的创作风格与音乐风格,有助于加强对巴洛克时期作品的理解,熟练掌握巴洛克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同时也能深入地了解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董蓉.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4):9-15.

[2]廖小芒,王文君.《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J].文教资料,2011(27):66-67.

[3]王文君.《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胡佳玉.亨德尔《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之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试金石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试金石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哲理漫画
岁月·沉淀之爱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大朴不雕
人生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