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绿”万安山
2021-06-15王伟灿
王伟灿
“破坏那么严重的大石沟,栽上了树,种上了小麦,漫山遍野都是绿色,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近日,在伊川县万安山露天矿山环境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彭婆镇穆洼村村干部孟灿伟高兴地说。
孟灿伟所说的大石头沟,指的是位于伊川县北部郑少洛高速沿线(伊川段)万安山矿山。近年来,伊川縣自然资源局通过实施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大量的地貌景观和生态植被得到修复,同时,通过整治新增耕地247亩,交易后可为当地政府创收3000余万元。
量身打造治理方案
多年前,伊川县彭婆镇万安山由于长期露天开采,周边遗留了大量采坑,形成高度达90米、坡度为70~90度的高陡边坡,在降雨时极易发生崩塌。2017年,伊川县政府在完成前期勘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后,郑少洛高速沿线(伊川段)万安山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申报成功,并被列入省级财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项目区里,有的地方陡坡几十度,有的地方碎石遍布,我们每天手脚并用,行进起来活像一个个爬山虎……”伊川县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苗灿民感叹道。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对矿山环境有详细的了解,为此,苗灿民带领施工人员开始了一个多星期的“侦查”。
通过侦查,该院结合项目设计,对于适用于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生物措施进行地质地貌重塑等不同治理方案的区域进行详细划分。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019年8月6日,该县总投资4000余万元,治理总面积1335亩的郑少洛高速沿线(伊川段)万安山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正式实施。一台台铲车、挖土机、运土车驶入万安山,擂响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战鼓。
由于项目作业的特殊性,做好安全生产成为首要任务。项目现场每天都有50多台机械在危险区域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事故。为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项目组按照每个作业区域的状况,结合实际需要制订防护措施,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分3班轮流蹲守在现场,每次换班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做好项目区道路路基和坡度检查,在车辆转弯处设置引导员等。
创新生态治理方法
施工中,高坡治理成为摆在施工人员面前的重大难题。为了促使种植植物成活,必须对矿山进行爆破,但爆破方法会对高陡边坡造成二次破坏。为了解决该问题,项目组大胆提出在山体上种植爬山虎进行绿化的方案。一个月后,项目组使用“上爬下挂”的种植方式,让2万株爬山虎在山体上安了家。
由于施工期间出现因重要节假日、冬季大气污染管控时间段停工停产问题,工期受到影响。该院决定启动攻坚行动,做到“人歇机器不停”。项目组成员每天背上行李蹲守现场,下午召开工作调度会,确保所有问题当天完成。在最后攻坚阶段的50多天里,每天作业的机械车辆超过200台,最多的时候一天运送土方达1000多车次。
经过一年多施工治理,因矿山开采破坏的地貌景观得到修复,治理区恢复耕地247亩、草地50亩、林地25亩,恢复地貌景观和生态植被1335亩。
雨后的万安山,蓝色的天空载着朵朵白云,漫山树海,翠绿的树叶在春风中摇曳。面对如此美景,伊川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态建设落实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