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2021-06-15李晓童

学理论·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摘 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没有理想;要想事业取得成功,不能失去信念。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是注重对未来目标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是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不管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一个国家和民族出发来看,坚定理想信念都是十分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地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对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信仰,就是在给自己补“钙”。只有在不缺“钙”的情况下,共产党人才有精气神。如果没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在精神上就得不到支撑,在思想上也就会摇摆不定。因此,我们要时刻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牢记于心,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

关键词: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5-0079-03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这个经典论断把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提供了根本遵循。“理想信念”是一个需要动态把握的特殊概念,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明确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对于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要想经受住考验,真正做到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要胸怀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对于理想,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追求。可以这么说,通过理想,可以将一个人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三观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有了理想作为支撑,眼前的需求才会不断得到满足,对未来才会有着无限憧憬,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理想,目标就无处可谈。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理想有层级之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实现共产主义是其最高的理想,也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这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着同一个理想信念,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让国家走上富强之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挫折与困难面前,正是因为我们始终都在坚持着这个理想信念,才会迎难而上。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党的光辉历程中也经历过许多的磨难与挫折,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奋起,就是因为有党的远大理想和追求作为支撑。一旦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就会没有了方向感。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甚至放弃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近百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奋进。规律性必不可少,就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来看,资本主义被取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奋进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早期的社会发展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中就有所阐述。但是我们也深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是我们共产党人经常用来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自始至终,共产党人都在向着共产主義奋进。当遇到挫折时,想想自己的理想信念所在,就会挺起胸膛绝不退缩。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失去奋斗的动力,加上共产主义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此为理由来泄气,那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当前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我们更高远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要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三)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始终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逻辑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包括理论的提出、制度的建立,都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依据。同时,他还反复强调,当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断奋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要想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做好,向着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一再提醒党员同志,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和理论依据,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情而忘记了根本,只关注当下而忘记了初衷,决不能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和依据,否则就会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动摇,就会变质变色。作为党章明确规定的内容,作为中国共产党一贯明确坚持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具有科学性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拓进取,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闪亮,照耀着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前行。

(四)追求远大理想和实践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沿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整个社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事实向我们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要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但是,实现共产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的困难和曲折还是很多的。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被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中间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的道理,实现社会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也不会那么容易。从区别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时间上是最终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不同,在主体上是全人类的理想与中国人民理想的不同。我们要把握好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追求远大理想的同时向着我们的共同理想不断努力。从联系上来看,目标有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之分,纲领又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理想有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全人类的理想,两者之间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只有用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引方向,我们的共同理想才会得到最终的实现。但是理想需要从实际出发,要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不能空谈远大理想,脱离实际,应当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

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

做好任何一件事,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是无法成功的。全体中国共产党人要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时刻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

(一)筑牢精神支柱,安定政治灵魂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强调团结统一。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撑,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才会始终坚定不移。回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因为始终高扬信念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才能坚强如钢、不畏艰险,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才能沉着坚定、充满力量。革命战争年代,夏明翰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给后人留下了振聋发聩、广为流传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被关在狱中时就曾说过:“我们的头颅可以被敌人砍下,但是我们的信仰决不能动摇!”无数仁人志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行动背后,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构筑起来的精神支柱。也正是靠着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的历史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要想经受住任何考验,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以其作为精神支柱,不断砥砺党向前发展。如果在思想上出现动摇,就不能做出积极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筑牢精神支柱,保持政治定力,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

党的根基要想得到稳固,就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由于理想信念的动摇,而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战胜腐败,抵御各种不良的诱惑,就是因为其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为他们的精神进行补“钙”。我们都知道,人缺“钙”精神就会不振。同样的道理,从中国共产党人的角度出发来看,也需要有足够的精神才会做到始终坚持。如果萎靡不振,那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就要不断为共产党人进行补“钙”。说白了,也就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不动摇。着力在强弱项、补短板、固根基上下功夫,坚持什么不行学什么,什么不会学什么,不断补充科学营养,以能力上的优势增强政治上的自信;在平时,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不断丰富自己。这样,我们才会有足够的精神和勇气前进。不断地去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地去改革创新,将我们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远。

(三)明确衡量标准,树立行为规范

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没有理想或者空谈理想都是不行的。判断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否具有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都是有客观标准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只有愿意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自己,冲在战场的最前线,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在和平建设年代,作为一名真正的党员,在面对重大的政治考验时,就要看他是否能够有坚定的政治定力,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这些检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众多事情的表现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不是听几句口号就将其判断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都要明确这个标准,都要切实对照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生活实践,对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进行检验考察,在实际的行动中改造自己的三观。

三、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刚毅,练就理想信念的“金刚不坏之身”

中国共产党人要练就理想信念的“金刚不坏之身”,就必须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深厚的理论和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使中国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才使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在中华民族的前进史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一直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追求创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就是要走好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之路”和“发展之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今天,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艰巨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境界。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家本领

要想实现政治上坚定,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有坚定的理论基础。只有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将立场、观点、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我们经常谈到,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下面对这句话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一是指对包括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内进行不断学习和掌握。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前提,也是基础所在。二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实践。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理。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就要及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做正确的处理,这是关键所在。三是指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不断创新。社会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不断进行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也就是说,要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发展创新,就要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另一方面,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践也得到了发展。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是互为一体的关系。在这一发展的进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征程。

(三)切实真抓实干成就远大理想

要想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就要不断进行努力。当然,努力需要有方向,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提升实际价值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要实践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求真务实,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断力,在事关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偏离。同时,面对各种腐朽思想、不法行为和敌对势力,要敢于挺身而出、发声亮剑。二是做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三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信念。要时时刻刻培养自己敢于奉献的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断努力奋斗。不能只顾着享受而忘记了奋斗,要时刻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来勉励自己。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和生活中,都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四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工作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标准。面对责任,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于攻坚;面对工作,勇于创新。每当陷入迷惘的时候,就用“政治坚定”来提醒自己;每当有贪图私利的想法出现时,就用“大公无私”来勉励自己;每当有“及时行乐”的思想时,就学会用“艰苦奋斗”来砥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真正做到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实现心中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5]習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0-08-12

作者简介:李晓童(1996-),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奋斗创辉煌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不忘初心 牢记党魂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