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协商治理的话语建构和实践路向探讨

2021-06-15王梓

学理论·下 2021年5期

摘 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设立,对于如何立足社会现实,探究协商治理的话语建构和实践逻辑就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协商治理理论必须植根于中国实际,形成中国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协商治理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指导,深入研究作为我国协商治理生存土壤的中国传统治理理念及其实践;协商治理的必然主体是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基础上探究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治理主体达成广泛社会共识,全面依法治国语境下的依法治理。

关键词:协商治理;话语建构;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5-0043-03

学界对于协商治理的研究越来越热,既可归因于协商治理理论本身的理论魅力,又可追溯于全球协商治理实践的逐渐展开,人们认识到协商治理对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超越与替代趋势。如何结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创造性地构建协商治理理论的中国话语和协商治理实践的中国逻辑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

一、协商治理话语转换

现代讲的治理一词,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其意思是控制、操纵和引导。世界银行最早于1989年首次使用“crisis governance”即“危机治理”这个短语,被认为是当代治理理论的发端。自此,“治理”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然而,各国对“治理”含义理解也多有不同,正因如此,“治理”就成为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面对如此具有包容性的概念,要想探究出协商治理理论的中国话语和协商治理现代化的中国实践路径,我们必须对治理理论进行追本溯源。

(一)协商治理概念的原初呈现

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所做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内部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和,是调和各种利益冲突继而采取联合行动的整个过程。正如俞可平所述的:治理是以协调为基础的过程,涉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不是静态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4。俞可平认为:“治理的實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公众共识之上的合作,治理的机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所涉各方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1]6

治理理论在全球的持续兴起,是对传统行政模式的批判与检视。传统模式追求效益的短期化,追求效果的立现性,追求单一的经济价值等,从而很容易导致市场化下的公益缺失;相比之下,社会治理理论则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较多的公众参与性,较好的社会接受度。治理理论的兴起,是不同学术旨趣或价值范式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而能够结出意想不到的好果实。

(二)协商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

所谓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是坚持协商治理的中国话语,要在理论上形成中国自己的逻辑,在实践中推进并创新中国协商治理路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治理实践获得了巨大进步,社会主体间的互动稳步前行,多样的社会互动形式层出不穷。这种互动是治理理论中国适用性的前提,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还应该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治理理念具体运用到中国实际,探寻社会治理的合适路径。

二、我国协商治理理论的话语建构

普遍来讲,协商治理理论化的应然性认为应对社会复杂问题的最优化选择是能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有机配合:有效监督的政府、有效监管的市场、逐渐成熟的社会等。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理论的一般性、应然性与社会实践的多样性、现实性恰恰凸显了理论工作者探求协商治理中国形态的必要性。我国的制度优势、理论自信都亟须我们实现对西方协商治理理论的超越。我国目前协商治理普遍模式是党建引领下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下的社会协同推进,目标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党建引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序和公民有责的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坚持首先要实现人的政治解放,再到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国家消亡。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基本向度。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683人类要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必须要首先使人能从全部的异化关系中解放出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首先在语境上就要根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对西方主导的治理理论与实践进行扬弃,从而实现超越。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协商治理,拓宽了治理主体的范围,发挥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了多元化的协商治理。

(二)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和实践是现今协商治理的生存土壤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累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在“治理”价值取向上,主张民惟邦本。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在治理理念和模式上,主张“礼治”与“法治”治理模式互构。儒家历来主张“礼乐之治”,而法家一贯坚持“以法治政”,主张依靠法治规范民众和强大国力。“和合”的文化传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文化支撑,为国家社会治理提供了深厚的伦理支撑。“和合之道”深刻体现出的重合作、尚宽容的传统政治文化,为当今的协商治理提供了优秀的价值基础;“和合之道”在实践上就是要不断吸取众家之长,以丰富到本体特质之中,同时还要做到宽以待人、和睦相处、以追求“和合”的高远境界,这其实也为协商治理提出了现实的目标追求。

(三)人民群众的协商治理主体地位

来自西方的协商治理理论,语境里自带的应然目标是多元主体间的共同有序治理,但在西方的社会情境中的实然状态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因为它们的多元主体之间由于阶级利益的差距,不可能形成根本、长期、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所谓多元主体应然状态的共同治理,也就很难达到其所追求的融合和高效。但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1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中的当代协商治理的必然主体是有根本、长期、固定共同利益的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三、我国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

协商治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突出问题是协商治理的相关主体,特别是与社会基层民众直接接触的公权机构及其成员,对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社会管理以及当今时代呼唤的共同治理之间的更替仍认识不足,对协商治理共识不够。随着改革的全面和深入,社会诉求多元、分散,使得协商治理难度加大,风险陡增;全面依法治国还在进程中,法治治理尚有不足等等都客观上致使我国的协商治理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协商治理权威弱化的风险

在社会治理方面,权威大体分两种:政治权威和社会权威。在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进程中,政治权威将逐渐被社会权威所取代,这也与协商治理理念相一致。不过,社会权威取代政治权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仍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等“四种危险”。[3]15面对这些危险,“塔西佗陷阱”成为社会管理中亟须破解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4]。

(二)协商治理共识不足

今日之中国,随着社会发展,治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主体之间实现有效互动的共同治理,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人类具有的共同基本政治价值、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是政治学的基本公理。尽管各国政治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目标,但是对协商治理效果的评价必须要有基本的标准。国内有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存在样态的认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更有甚者还在简单套用西方治理理论。国内有关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尚未形成,其结果就是研究者们自说自话,很难形成共识来对协商治理进行实质研究。

(三)协商治理机制不完善

治理机制应该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统一,即国家层面要有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已做全面部署;当然也需要各个地方基于实际情況的积极尝试,全国各地的基层治理创新最近若干年从未停止,而且形式多样。在我国社会治理的整个过程中也能清楚地看出协商治理的某些机制亟待完善的问题,比如,维护社会稳定的相关机制、信访的相关机制、基层协商治理的相关机制等等,的确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加快完善相关机制。必须改变协商治理长期处在前行与后退之间蹉跎岁月的状况,否则必将拖累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更将销蚀治理主体的社会心理认同。

(四)协商治理保障乏力

协商治理的价值旨归是促成公民权利的有效保护以及良好社会运行秩序。所以,协商治理的应然状态是社会多元化不同主体之间平等、宽容的交流、对话。为此,我们必须要做的是,关注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保护,同时要警惕代表公权力的机构和个人的权力滥用。现实中,协商治理主体基本权利需要保护好,关着权力的制度笼子需要编织好。

四、我国协商治理的发展趋势

“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学习先进,把他人的好东西与咱们优秀的传统很好地结合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3]106

(一)我国协商治理理论建构要求

第一,透过中国视角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我国协商治理研究的可行策略应该是深化对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借助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研究成果,批判理论陷阱,对照实践差异,实事求是探究新方法,力争建构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找出中国问题的解决路径。我们必须具有批判与超越的精神,树立立足本土的学术意识,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应途径、方法和工具,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5]3。就社会治理而言,尤其需要结合西方治理理论中蕴含的一般性的、合理的内容。立足于本国社会实践,恰当运用一切先进理论成果,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设出中国自己的协商治理研究范式和制度体系,使社会治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6]23-36。

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的协商治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创设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协商治理基本理论和概念。一是要对中国协商治理理论体系进行科学研究,坚持高度的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理论自觉。这是构建中国社会协商治理理论范式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努力创设中国本土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新表述、新判断、新概念。中国协商治理理论范式的建构,必须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充分扬弃,深入挖掘、广泛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所取得的经验、经历的教训,同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三,坚持协商治理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我国的协商治理必须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协商治理话语,诸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改革目标。[7]3“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判断标准[8]1。

(二)推进协商治理中国范式的实践路径

行动逻辑两个基本维度是话语与制度,话语是制度的外在表现,而制度是话语的直观展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9]85当前,面对协商治理的诸多现实难题,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寻协商治理中国范式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推进中国协商治理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是高度责任型政党,“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3]3中国协商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的和谐共进。中国的协商治理要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需要协商治理多元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协商治理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政治“新常态”的高压反腐,赢得了民心。但是,在这方面能持续赢得民心的是严格的官员责任追究制度。如何化解责任追究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种种矛盾,对推动我国协商治理的路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推进中国协商治理必须达成广泛共识。实施政治行为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定限度的共识。一系列符合当时国情民意的指导思想的高度共识为各时期国家的伟大实践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具体到社会主义建设层面,从国家整体的人民小康生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再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梦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的高度共识。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深层次的矛盾必将凸显,利益博弈也必将加剧,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化,这样,协商治理主体多元化在协商治理的核心治理理念和指导思想必须达成广泛共识,这是形塑党领导下多元主体共同促成良性协商治理的首要前提。

第三,推进中国协商治理必须塑造健全制度。如何创新协商治理理念并促发制度化跟进以推动社会良性治理是全面改革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好探索贴合地方实际的协商治理形式,将协商治理制度创新纳入基层政府评价体系是很好的选择。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社会民主制度化既是实现社会良性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善治的战略选择。

第四,推进中国协商治理必须全面依法治国。中国协商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和谐共进,各社会主体的地位平等并且治理程序公正。随着全面改革在全国的拓展和深入,协商治理所彰显的参与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特征对社会平等、宽容、公正等价值诉求愈加强烈,集中体现在如何在宽容的氛围中保障多元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协商治理良性推动必须要有法治护航,法治构成了协商治理得以良性推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中央文献研究室.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 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学习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N].人民日报,2015-08-28.

[5]翟学伟.中国人行動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何包钢.社会民主和社会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J].开放时代,2012(4).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收稿日期:2020-09-10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资助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东实践:现实评价与发展前景”(GD20CMK1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梓(1979-),男,江苏沐阳人,博士,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