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1-06-15俞萍
俞萍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教育领域正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缺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忽视学生个性阅读需求,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本文中,本人将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阶段入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模式,驱动学生个性化阅读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联网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8-0108-02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et mode
YU Ping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Wuyishan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various fields. At present,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deeply integrat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k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s an example,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lacks targeted guidance for students and ignores students' individual reading needs,resulting in poor reading teaching e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mod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and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personalized reading. In this paper,I will start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pre class,in class and after class,on how to apply the Internet mod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o drive students' personalized read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Reading teaching;Internet mode;Teaching strategy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进行的个性化活动。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地应用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导致学生们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获得个性的阅读需求满足,甚至,限制了个性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教育工作者大力开发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引导学生们通过在线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实现“互联网+教育”,便于打破传统统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们实现个性阅读。那么,我们要如何应用互联网模式引导学生个性阅读呢?
1.课前准备,做好个性阅读教学准备
备课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教师有效地应用互联网模式组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完成如下活动:
(1)确定目标任务
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指导。个性化阅读的实现,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的。所以,在组织备课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立足学生们的阅读实际情况和阅读特征,设计分层阅读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使他们通过完成不同的阅读目标,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目标的设定,是以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基础的。为了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一般会在课前利用网络渠道,如微信群,为学生们发布一些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将完成的任务反馈到微信群中,借此把握学生们的阅读情况,就此设定不同层级的学习目标。
以《燕子》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围绕阅读文本,为学生们设计了识读字词和理解文本的任务。其中,在理解文本任务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呢?这篇文章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在微信群中反馈任务答案之后,我分层的学习目标,如学困生,主要掌握基本的字词;中等生,理解文本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学优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理解文本内涵,与作者情感实现情感共鸣。
(2)自主用网探究
学生不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还是互联网的使用者。课前,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还要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其他信息,实现知识储备的丰富,为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了电脑,积累了用网经验。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还会为学生们设计搜集信息的任务,使学生们自主用网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仍以《燕子》为例,这篇文章中,作者尽管对燕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但是介绍的内容较为片面,无法使学生全面地建立读燕子的认知。而且,在缺乏对燕子认知的情况下,学生是难以深刻地理解燕子特点的,影响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基于此,我在课前准备环节,要求学生们自主地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燕子图片及相关信息,如燕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通过搜集信息,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建构对燕子的整体认知。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们搜集到的信息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在学生们搜集了信息之后,我还鼓励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展现各自的信息,合作讨论,总结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在課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课堂学习,实现个性化阅读
课堂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主要场所。经过课前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可以初步地认知阅读文本,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检验学生们的课前所学,根据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升阅读效果。
(1)回忆主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通过建构新旧知识进行学习的。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地阅读了文本,建构了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回忆课前所学,使他们增强对新知的印象,充分地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是阅读策略单元,该单元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预测阅读策略。在课前准备环节,我围绕预测策略为学生们设计学习任务。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我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该单元为我们设置了哪些文章呢?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我们要如何阅读该单元的文章呢?如此,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们的课前自学情况,还可以使学生带着“预测”走进课堂,深入地探寻预测阅读策略。
(2)分组交流
传统的以教师一言堂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导致学生机械地被动接受,将个性发展扼杀在摇篮中。尽管中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阅读水平不高,但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他们积累了阅读经验,是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而且,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我会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法,要求学生们分组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借此展现个性,尤其通过碰撞思维,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课堂阅读效果。
以《母鸡》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围绕文本内容,我先向学生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篇文章中,直接描述作者对母鸡从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呢?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哪些事情展现自己对母鸡的讨厌和不讨厌呢?可以用哪些词汇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呢?可以不可以将“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我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交流。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小组不同的成员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觉得可以替换文本语句,有的认为则不可以。立足不同的看法,学生们进行激烈的交流。如此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展现个性的过程,便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在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会走进小组,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适时地给予点拨,同时把握学生们的阅读障碍,之后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果。
(3)拓展学习
所谓的拓展学习是指以课外知识为中心的拓展学习。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数量做出了明确要求。尽管语文教材中为学生们呈现了诸多的阅读文本,但是单靠教材阅读文本,是无法完成课标要求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拓展性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拓展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还要继续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指导,帮助不同层级的学生实现不同水平的发展,促进个性的张扬。
以《观潮》为例,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们可以经历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水来后这三个阶段,体验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是无法获得此体验的。对此,在解读了文本内容之后,我要求那些深刻体验文本的学生,观看呈现的其他地区美丽自然景色的图片、视频等,仿写文本,自主地书写美丽的自然景色。对于那些体验不足的学生,我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引导学生切实观看,并围绕此视频,对钱塘江大潮进行刻画。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们在读写结合中实现拓展性学习,还可以使学生们开拓眼界,进一步地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积极情感。
3.课后巩固,提升个性阅读效果
课后是教师布置作业,辅助学生巩固所学,提升学习质量的主要阶段。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还是课堂学习活动,学生们受到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是有不同的学习所得的。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同样地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级的任务,要求学生们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之后,大部分教师会利用练习册为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大量的书面作业,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解决此问题,使学生们切实地通过课后巩固继续发展个性,我利用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情况,设计不同的复习任务。
比如,在组织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之后,我立足不同学生的课堂上的不同学习表现,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不同的复习任务。如学困生,主要夯实基础,继续查阅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整体地理解古诗词内容。中等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要对古诗词的内容做出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创作意图。学优生,则围绕三首诗,利用网络渠道搜集诗人的其他诗歌,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尤其利用诗人的生平经历,体验诗人在不同诗歌中寄予的情感。在学生们完成了不同的复习任务之后,我要求他们将复习情况反馈到网络平台上,接着,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在点评的时候,我会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各个层级学生的发展情况,给予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满足感。
此外,在课后,我还会利用网络渠道,与学生家长互动,指导学生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复习任务,反馈学生完成课后复习任务的情况,从而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点拨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信息时代的发展特点,应用互联网模式,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课中驱动学生合作阅读;在课后辅助学生个性复习,从而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发展,提升个性发展效果,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彩霞.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模式探析[J].课外语文,2018(36):57
[2]崔玥.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8(21):165
[3]朱建华.“互联网+”时代农村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24):71
[4]黄河.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J].新課程(小学),2018(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