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死而生

2021-06-15刘思越

青年文学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奥古斯丁救赎死亡

摘  要:短篇小说《奥斯卡与玫瑰奶奶》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小男孩奥斯卡在医院护工玫瑰奶奶的启发下,将自己生命尽头的每天都当做十年度过,并每日与上帝写信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感悟。目前这部小说在国内尚无学者研究。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并结合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的思想,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并最终发现本作带有深厚的宗教内涵:奥斯卡“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实际上是奥斯卡在玫瑰奶奶的指引下,逐渐亲近上帝,并最终皈依基督教,得以坦然面对死亡,获得救赎的过程。

关键词:《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基督教;奥古斯丁;死亡;救赎

作者简介:刘思越(1994.11-),男,满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硕士学历,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8--04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出版于2002年,曾入选过法国中学课本,还曾被作者本人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在法国算是家喻户晓的作品。從目前市场上出版发行的几个版本来看,本书一直被定位为青少年读物[1]。当然,这一定位无可厚非,因为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语言特点来看,本书主要的受众应当为青少年读者。但在笔者看来,相较于一般的青少年读物,本作有着深刻的主旨与丰富的宗教内涵。奥斯卡患有不治之症,在玫瑰奶奶的启发下给上帝写信,并将每天当作十年来度过,最终安然逝去。这个故事从基督教的角度看便是一名教徒获得信仰,皈依天主,最终得以从原罪中被解救出来的过程。而进一步分析,我们还能发现奥斯卡的故事与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354-430)的一系列观点有高度相似性。作为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奥古斯丁最早提出了“原罪”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恩典论”、“预定论”、“自由意志说”等思想观点。奥古斯丁认为每个人生来即带有原罪,而原罪又是世间其他一切罪的根源。人只有通过上帝的恩典方能洗刷罪恶,获得救赎。对应到本书中,奥斯卡与所有人一样生来即是罪人,其罪过主要表现在他不信上帝,否认上帝的存在;其弭患的重病与不久于人世的命运亦是其罪恶的表现形式。在奥斯卡迷茫之时,医院护工玫瑰奶奶引导奥斯卡亲近上帝,给上帝写信,并感悟上帝降下的恩典。最终奥斯卡皈依基督教,虽不久之后就离开人世,但实则已得到救赎。

一、疾病、死亡与罪恶

“原罪说”建立在同为奥古斯丁提出的“自由意志说”的基础上。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赋予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以自由意志,但二者却滥用自由意志,在伊甸园中被蛇诱惑,违背上帝的禁令,偷食禁果。上帝为惩罚亚当与夏娃,将其逐出伊甸园,并使其后代生生世世负有原罪。这就是说作为亚当与夏娃子孙的我们生来即是罪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背负原罪。[2]

奥古斯丁认为原罪是世间所有罪恶的根源。“正是由于人(始祖亚当)作恶在先,所以才有苦难、病痛之类的恶作为一种公正的惩罚降临于世人之上”[3]。在他看来,所谓的罪即是人类对上帝的背离。他在其著作《忏悔录》中如是写道:“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4]正如其在《论自由意志》中所言,罪恶的实质即是“忽视永恒之物”而“追求属世之物”[5]。

以奥古斯丁的观点来分析《奥斯卡与玫瑰奶奶》一书,我们便会发现患有白血病,生命已然进入倒计时的小奥斯卡确乎就是一个“罪人”。首先,同所有人一样,奥斯卡一出生就遗传有亚当与夏娃的原罪。其次,奥斯卡在小说开篇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在第一封信中,当玫瑰奶奶提议奥斯卡给上帝写信时,奥斯卡说她在撒谎,世上没有上帝,上帝与圣诞老人一样都是骗子。这实则就是一种背离上帝的状态,是诸多具体罪行中的亵渎之罪,正如《圣经·约翰福音》所言:“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6]

奥古斯丁对罪恶的类型也有着明确的划分。在《论自由意志》中,奥古斯丁认为恶具有两种意义,即“某人作恶”和“某人遭受恶”。[7]前者指的是人在行使恶,后者是指上帝因人作恶而对作恶之人给予的公正惩罚。在其晚年著作《教义手册》中,奥古斯丁又把恶分为“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三类,而这三种恶在奥斯卡身上都能找到对应。

“物理的恶”是指自然万物相对于上帝在自然状态下具备的不完善性——人的生老病死即属于这一种恶。[8]奥斯卡弭患重病,身体虚弱,并且即将离开人世,正如他在第一封信中对自己的描述:“人家叫我鸡蛋壳,我看上去只有七岁的样子,因为得了癌症,只好住在医院里”。又如第二封信中对自己外貌的描写:“尤其是我的样子,晃着个光头,既不像个男孩,又不像个女孩,倒像个火星人”。命运的残酷,病痛的折磨,这便是奥斯卡的“物理的恶”。

“认识的恶”是指人的理性的不完备性使人无法像上帝一般全知,无法完整准确地去把握真理。[9]在小说中,“认识之恶”表现在奥斯卡面对死亡、信仰等问题时的迷茫困惑。他不理解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他想不通为何他的主治医生杜塞多夫感到沮丧歉疚,不清楚为何在医院里谈论死亡是种忌讳,也不明白为何父母在得知自己快要死去时不敢来见他。他为自己的病情感到悲伤无助:“以前,我没意识到我是多么需要帮助啊。以前,我没意识到我是病得多重啊。一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玫瑰奶奶,我明白了这一切,不禁泪如泉涌,滚烫的泪珠顺颊而下”;他也曾伤心地问玫瑰奶奶:“为什么你的那个上帝允许像我和蓝色佩吉[10]这样的人存在”。而在信仰方面,奥斯卡一开始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当玫瑰奶奶建议他给上帝写信时,他竟认为上帝是个骗子,也搞不清给上帝写信究竟有何用处。他起初无法接受小教堂里的耶稣受难像,不理解耶稣为何要选择忍受痛苦,直到玫瑰奶奶向他点出其中的意义。而在“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中,奥斯卡也常常因各种事情被搞得焦头烂额。他囿于自己病怏怏的外表和医院的规章制度而不敢去追求喜欢的女孩;他也陷入过“中年危机”;在蓝色佩吉离开医院后他感到孤单难过。面对生活与命运,奥斯卡有很多困惑和烦恼,有很多问题想不清弄不明,这正体现了他的“认识的恶”。

而“伦理的恶”则是指由于人的邪恶意志而“选择了不应该选择的东西,放弃了不应该放弃的目标,主动地背离崇高永恒者而趋向卑下世俗者”。[11]这主要体现在奥斯卡对待邻人的态度上。基督教的爱观包含着“爱上帝”、“爱自己”、“爱邻人”等维度。其中,“邻人”这一概念不是指“邻居”,而是指日常生活中接近的人,亲朋好友都可以视为“邻人”。小说中,奥斯卡虽然与玫瑰奶奶十分亲近,但对待父母和医生的态度却十分抵触。他对父母在得知他将不久于人世后不敢见他而感到不满,故意冷落他们,还当着父母的面说出“噢,不像父母,不能换,真遗憾”[12]。圣诞节当天,他故意躲开来医院看望他的父母,偷偷跑出医院来到玫瑰奶奶家,结果导致医院为了找他乱成了一锅粥,他父母甚至绝望地通知了警察。但奥斯卡依旧没有意识到父母对他的爱,他说:“这一点也不出我的意料,他们以为我戴上手铐,就会爱他们……这也太蠢了。”直到玫瑰奶奶点出了他的错误。他也不理解为何医生们避讳谈及他的病情,几次任性地把医院搞得鸡犬不宁。同时,“伦理之恶”也包括他的顽童行径,例如他在第一封信中便提到:“我在家里用火逗弄过小猫、小狗。(我想甚至还烤熟过金鱼。)”

由此可知,奥斯卡虽只是一个孩子,但从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来看,他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罪人。像许多待罪之人一样,小奥斯卡即是一只迷途的羔羊,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让他得救。

二、奥斯卡的得救

在“原罪论”的基础上,奥古斯丁又提出了“恩典论”,以解决人在获罪后的救赎问题,这也是奥古斯丁神学思想的主题[13]。

前文已经提到,亚当与夏娃因滥用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而被降下“原罪”,其子子孙孙自出生起便遗传有“原罪”。奥古斯丁认为,人要洗刷罪恶获得救赎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获得上帝的恩典。而要获得上帝的恩典就要信仰上帝,热爱上帝,怀着信、望、爱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主动行善,传播上帝的爱与智慧。所谓恩典的本质,就是上帝把信、望、爱注入人们心中。正如奥古斯丁在《论自由意志》中所言:“既然我们志愿堕落时不可能志愿爬起来,请让我们带着完全的信,抓住那已从高天伸向我们的上帝的右手吧,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以坚定的望等待着他,以热切的爱渴慕他吧。”[14]

对应到小说中,当奥斯卡知道自己即将死去时,玫瑰奶奶便建议小奥斯卡向上帝写信,并启发他说:“每当你相信他的时候,他的存在就会多一点儿,如果你坚持不懈,他就会真的完全存在。他会让你好受许多的。”又在第二天告诉奥斯卡,通过写信,上帝“会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来访,他会到你的精神、思想中来看望你”。于是,奥斯卡便在玫瑰奶奶的帮助下开始亲近上帝,在生命余下的时光里学着怀着信、望、爱生活。玫瑰奶奶对小奥斯卡信仰的启发是循序渐进的。第一天,玫瑰奶奶只是提议奥斯卡给上帝写信,鼓励他在信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向上帝许一个精神层面的愿望。第二天,玫瑰奶奶再次鼓励奥斯卡“信一回上帝,请他来看望你一下”。到了第四天,玫瑰奶奶带奥斯卡去了医院的小教堂,在那里,奥斯卡看到了令他惊讶的一幕,他看到“上帝几乎光着身子,瘦骨伶仃地被钉在十字架上,到处是伤痕,头上还被荆冠刺出了血,脑袋耷拉着”。 这便是“道成肉身”:“基督耶稣来到这世界,为要拯救罪人”,[15]神为拯救世人,降临人间,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替人赎罪。借此,玫瑰奶奶启发奥斯卡要区分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告诉他:“人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怀疑未知。可是,到底什么是未知呢?我建议你,奥斯卡,不要害怕,要抱有信心。看看十字架上上帝的脸:他忍受着肉体的痛楚,但并没有感觉精神上的痛苦,因为他有信心。结果,钉子造成的痛楚就减轻了。他不断重复说:这让我很疼,但这并不是痛苦。看!这就是信仰的恩泽,我想向你展示这一点。”与玫瑰奶奶相处的时光里,奥斯卡对上帝的理解不断加深,由抽象一步步变得具体,而上帝也一直在奥斯卡心中陪伴他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这正符合奥古斯丁的“内在恩典”论:美德来源于上帝圣灵,并通过道成肉身展现出来;上帝在人类心灵里工作,启发人们怀着仁慈和爱去生活。

于是,奥斯卡在玫瑰奶奶——但终归是上帝——的启示下学会了信,望,爱。“信”,就是说要相信曾经有人怀着信、望、爱生活过[16]。玫瑰奶奶带奥斯卡去小教堂瞻仰基督像就是要证明这一点:耶稣替人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没有丝毫的痛苦,因为他有信心;而奥斯卡也要像耶稣一样怀有信心,这样在死亡面前才不会感到恐惧。奥斯卡领会了玫瑰奶奶的教导,他说:“我以后感到害怕的时候,就使劲让自己有信心。”这种信心还体现在玫瑰奶奶送给奥斯卡的礼物中:“这是一种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一生只活一天。种子一接触到水就会发芽,长出茎,伸出叶片,开花结籽,然后枯萎,凋零,到晚上一切都结束了。”奥斯卡觉得这是一件奇妙无比的礼物,因为“作为一朵花,它肯定显得孱弱和寒酸,根本没法同猴面包树相比。但它勇敢地完成了作为一株植物的所有使命,在我们面前,在一天之内,像个强者,没有懈怠”。这株植物与十字架上的耶稣和现实中的奥斯卡是那么相似,它看似弱小,生命之火在慢慢熄灭,却仍怀着信心如强者一般勇敢地度过生命仅有的一天。这份信心来自于“植物的使命”,因为作为一朵花无论多么渺小都要展现出自己的美丽,这正是“信”的体现。

“望”是指相信自己也能像耶稣那样充满信心地生活。[17]在前几日玫瑰奶奶的启发后,奥斯卡已经能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命运。他对玫瑰奶奶说:“除了活着,生命没有答案。”这是说,活着是定义生命的唯一方式;而“活着”二字就意味着,即使身处绝境也不能放弃,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他临终前又如是向他的父母解释生命:“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一开始,我们高估了这份礼物,以为得到了永恒的生命。然后呢,又低估它,认为它腐烂、短暂,几乎要抛弃它。最后,人们才明白,这不是一份礼物,仅仅是一次出借。于是,我们就试着配得上这个生命。我一百岁了,知道在说些什么。人越是老去,越要懂得享受生命的滋味。我们要变得更细腻,更艺术。十岁、二十岁的时候,无论哪个傻瓜都会享受生命,但是到了一百岁,当你不能动弹的时候,就要靠智慧来享用生命了。”这是说生命并非自然就有意义,生命的意义要靠人的行为去赋予。人即使自知时日无多,也要在余下短暂的时光里活出生命的美好。奥斯卡不仅听从了玫瑰奶奶的启发,更亲自去实践。在第十一天,奥斯卡试着用“第一次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他最终感受到了“活着的喜悦”,并为此“惊叹不已”。以上都说明,奥斯卡愿意像耶稣那样,面对死亡不恐惧、不退缩,勇敢地向必死的命运走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而奥古斯丁的“爱”则包含三个维度:“爱上帝”、“自我之爱”以及“爱邻人”。“爱上帝”建立于信仰之上,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爱。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至美至善,是幸福本身,是真理,是纯粹的是者。而人天生便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这是神在创造人类时赋予给人类的。因此人本就在神之中。所以人应当与神相偕,且不可远离上帝,[18]因追求“属世之物”而忽略“永恒之物”。与上帝通信的十三天,对奥斯卡而言就是与神同行的十三天[19]。而小奥斯卡对“属世之物”与“永恒之物”的区分上似乎有独特的“天赋”。他不喜欢圣诞老人,也不喜欢圣诞礼物,他认为“圣诞节门上的花环,装饰用的绒球、彩带、花边,等等,不过是些美化了的谎言”。的确,如今圣诞节已越来越商业化,其宗教性质也逐渐被商品社会中弥漫的消费主义所消解,这样的圣诞节只是停留在物质表面。与上帝带给人的精神上的馈赠相比,这何尝不是“属世之物”?相反,小奥斯卡对玫瑰奶奶送给他的撒哈拉沙漠的植物却喜欢得不得了,因为这株植物给他带来了无比的精神力量,这正代表着“永恒之物”。小说的最后几封信里,奥斯卡欣然地等待着上帝的来访。他在第九封信里写道:“就这些了,上帝。不过,我一直在等你来看我,别犹豫了,来吧,即使这阵子我身边有很多人,我还是很高兴你能来看我。”又在第十一封信里写道:“感谢你,上帝,为我做的这一切。我感觉你正牵着我的手,带我去那遥远的神秘之地,凝视那里的奥秘。”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小奥斯卡对上帝的爱。

而在奥古斯丁看来,爱上帝的人必然爱自我。这是因为上帝代表着人真正的自我,是人的存在本质,所以人爱上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上帝中爱自己,而正确地爱自己也就是爱上帝。爱自己与爱上帝是可以调和的[20]。所以奥斯卡必然也是爱自己的。

而对于爱邻人,前文已经提到“邻人”指的是周围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奥斯卡在玫瑰奶奶的感化下学着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试着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并用心体会着“婚姻”里的喜悦与苦恼。奥斯卡因为父母无法面对他的病情而埋怨他们,斥责他们是懦夫,但在圣诞节那天,奥斯卡听从了玫瑰奶奶的教导选择谅解父母,與他们和解。奥斯卡还安慰了因没能治愈自己而自责不已的主治医生:“别哭丧着脸了,杜塞多夫医生。听着,我坦率地跟您讲,因为我在服药方面一直很积极配合,您在治病方面一直无可挑剔,所以不要一副自责的样子了。如果您不得不向人家宣布坏消息,告诉他们疾病的拉丁名和无法治愈的结论,那不是您的错。轻松点,放松心情,您又不是上帝他老人家,不是由您来指点造化,您只是个修理者。抛掉压力,卸下包袱,杜塞多夫医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否则您这份职业干不了多久的。”这说明奥斯卡已经选择以宽容与仁爱来面对世界。除此之外,奥古斯丁还认为“爱邻人”应当包括将“邻人”引领向上帝[21]。如果我们仔细体会本书的圣诞节后的部分,我们会发现奥斯卡从一个受教者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布道者。他向父母解释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希望上帝能向他们降下启示,引领他们用全新的目光来观察生活。与奥斯卡相处的时间里,玫瑰奶奶也加深了自己对上帝的信仰;奥斯卡让她的心里充满了“滚烫的爱意”。甚至奥斯卡离世的时间都体现着他的爱。他没有当着父母和玫瑰奶奶面的停止呼吸,而是在他们去喝咖啡时独自离开人世。玫瑰奶奶觉得,这是“因为他不想让我们经受生离死别的残忍”。正如最后一封信中所言:“这就是他[22],实际上是他在守护着我们。”行走在人生边缘的奥斯卡并非单向地接受着上帝和玫瑰奶奶的爱,他也将他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

十二天之后,奥斯卡如医生预想的那般,在一个早晨悄悄地离去了。这并非意味着奥斯卡没有得到救赎。奥古斯丁认为死亡虽然不是善好的,但如果我们能像耶稣基督一般面对苦难仍怀着信、望、爱,保持恒久忍耐与仁慈的美德,那也正是一种善好[23]。在人生的边际,小奥斯卡没有惶恐,没有退缩,而是怀着信仰、希望与仁爱,微笑着走向死亡的终点线。他肉体虽死,但灵魂已得到拯救。正如他临终前写的那句话:“只有上帝有权叫醒我”。小奥斯卡前往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与上帝在一起,幸福地沉浸在上帝的恩泽中。

三、结语

透过奥古斯丁的思想来审视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这个温暖的故事深层的宗教逻辑:小奥斯卡像世上所有人一样,生来便犯有原罪。而原罪又导致各种各样的恶,在奥斯卡身上主要体现为疾病。小奥斯卡因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迷茫,但玫瑰奶奶引导他走向上帝。在她的启发下,奥斯卡学着怀着信、望、爱勇敢积极地面对死亡。最终小奥斯卡虽仍离开人世,但他已得到了上帝的恩典。这不禁让人感叹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即便在一本童书中我们也能发现如此浓厚的基督教色彩。

而无论我们是否是基督徒,我们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人生启示。凡人终有一死,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一生。我们谁不是像小奥斯卡那样,迟早有一天要走到生命尽头,与死神面对面?本书作者施米特想要告诉我们,当那一天从遥遥无期变得触手可及时,千万不可悲戚、慌张、颓废、咒骂命运的残酷无情。生命越是短暂,就越要活得精彩、活出意义,就越要毫无保留地爱这个世界、热情地拥抱这个世界,用心去发现世间的美好。唯有如此,才不枉此生。

注释:

[1]例如,本书在国内共出版发行了三个译本,分别为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奥斯卡与玫瑰夫人》、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以及2018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奥斯卡与玫瑰奶奶》。三个译本均按照童书进行封面设计与排版装帧。

[2]参见林季杉:《论基督教“原罪”说的圣经起源与现代意义》,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3期,38页。

[3]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59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49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59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參见《圣经:约翰福音》3:18,中文标准译本。

[7]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59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参见吴煜:《奥古斯丁对恶的疏解》,14页,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9]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60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蓝色佩吉”是一个患有血液病的女孩。奥斯卡很喜欢她,后来与其“结婚”。

[11]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60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不像”前面省略了比较的对象“吉普车”。这句话的语境是,奥斯卡问父母是否昨天来过医院,有人看到了他们的吉普车。奥斯卡的父母故意隐瞒自己前一天来过,说那不是他们那辆车,而且车是可以换的。于是奥斯卡便故意说出了这句话。详见书中第三封信。

[13]参见李校平:《奥古斯丁的恩典论》,25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4]参见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49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参见《圣经:提摩太前书》1:15,中文标准译本。

[16]参见王伊娜:《试论奥古斯丁的博爱思想》,15页,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17]参见王伊娜:《试论奥古斯丁的博爱思想》,15页,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18]参见徐丽萍:《爱与上帝——奥古斯丁与马丁·路德的基督教爱观比较》,载于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63-64页,2013年。

[19]对于天数,这里需要交代一下。小说由十四封信组成,记述了十四天的故事。“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指的是第二天到第十三天。奥斯卡在第十四封信中离开人世,这封信是玫瑰奶奶写的。

[20]参见徐丽萍:《爱与上帝——奥古斯丁与马丁·路德的基督教爱观比较》,载于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61-62页,2013年。

[21]参见徐丽萍:《爱与上帝——奥古斯丁与马丁·路德的基督教爱观比较》,载于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62页,2013年。

[22]“他”指奥斯卡。

[23]参见约翰·卡瓦迪尼,王梓:《早期基督教关于苦难与死亡的两种观点》,载于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第2期17页。

参考文献:

[1]林季杉.论基督教“原罪”说的圣经起源与现代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8(03):38-43.

[2]赵林. 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M].人民出版社. 2007:49-60

[4]吴煜. 奥古斯丁对恶的疏解[D].湘潭大学,2016.

[4]李校平.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王伊娜. 试论奥古斯丁的博爱思想[D].湖北大学,2014.

[6]徐丽萍. 爱与上帝——奥古斯丁与马丁·路德的基督教爱观比较[C].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六辑.:Regent College.UBC,2013:68-81.

[7]约翰·卡瓦迪尼,王梓.早期基督教关于苦难与死亡的两种观点[J].基督宗教研究,2016(02):2.

猜你喜欢

奥古斯丁救赎死亡
漫画
论奥古斯丁的“根本恶”观念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