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的动词化策略研究
2021-06-15马媛媛
摘 要: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c);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1]。对于这一中英语言差异,采取一定的动词化策略是英汉翻译时比较常见的翻译思路和策略。本文以潘文国先生翻译的《论平实之体》为例,从静态词类动词化和静态结构动词化两个主要方面来研究译者翻译时采用的动词化策略。
关键词:英译汉;动词化策略;静态;动态
作者简介:马媛媛(1994-),女,山东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8--02
《论平实之体》(英文名:On familiar style)的原文作者是威廉·赫兹列(William Hazlitt),他是英国的散文家、评论家和画家。赫兹列的散文包罗范围甚广,但他写的最成功的是他的随笔或称“杂志性散文”,可以说英国这种文体到他手里达到了一个新高潮。他的文章之美,很少有人能企及。[2](《论平实之体》)是赫兹列的随笔之一,本文以潘文国的译本进行研究其中采用的动词化策略。潘文国先生在翻译时尝试以“平易”(这也是赫兹列一再主张的)的文言来译赫兹列的随笔,所以他的译文的文言味比较重,可以看出其纯熟的驾驭文言的能力。
一、动词化策略的依据和意义
动词化翻译策略的研究不在少数,涉及的文本类型也很广泛。有学者曾对动词化做了界定:“从语义层来看,动词化指的是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作过程来处理(take non-process as process)。从形式层来看,动词化指的是通过用动词替代其他词类来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3]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形式层面的动词化,该动词化策略包括静态词类的动词化和静态结构的动词结构化。使用该策略的目的就是让译文体现出中文多用动词的特点,将英文长句转化中文短句,避免“欧化”中文的诸多弊端。[4]
动词化策略的依据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翻译的译文才地道,避免“欧化”现象。
二、静态词类动词化
本文研究的静态词类包括名词和形容词两种,因为英译汉中两种词性的动词化现象比较典型。由于英语是静态性语言,汉语是动态性语言[1],所以英译汉时需要将英语的静态词语转化为动态词语,即翻译时将英语静态词语其中的动词含义表达出来。为了研究译文中的动词化策略,本文列举了相关例子进行分析。
2.1 名词动词化
例1:The reason why I object to Dr. Johnsons style is that there is no discrimination, no selection, no variety in it.
译文:余之不喜约翰逊博士之文体,盖为此也。约氏为文,不知辨义,不识选词,不解用变。
原文后半句中包含三个并列名词:“there is no discrimination, no selection, no variety in it.”句子符合英文多用名词的习惯。在翻译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名词翻译为名词,即:“在其风格中没有区别,选择性和多样性”,这样显然不符合中文用语习惯,也让读者不知所云。因此需要采用动词化的策略,根据上下文将其中的动词含义翻译出来。译者在这里将there be句型处理为主谓结构,并将原文的名词动词化翻译为:约氏为文,不知辨义,不识选词,不解用变。这样既忠实于原文,译文也显得比较流畅和地道。
例2:...and the substitution of foreign circumlocutions for the mother tongue.
译文:易本国之字为艰涩之异国之字者是也。
原文中的“substitution”是动词“substitute”加上后缀“ion”形成的派生词,翻译的时候译者抓住了这个词的核心动词含义“易(代替)”,翻译的比较地道,符合中文的用语习惯,亦增加了译文可读性。
例3:Mr. Lamb is the only imitator of old English style I can read with pleasure.
译文:能拟古体而使人赏心悦目者,其惟兰姆先生乎?
原文中的“imitator”是动词“imitate”加上后缀“or”形成的派生词,其含义是模仿者。在翻译时,译者采用动词化策略,将该詞的动词含义“模仿或模拟”的含义翻译出来。因为译文全文采用的文言文体,所以译者仅用了一个“拟”字,这种处理方式既忠实了原文,又保证了译文的美感。
2.2 形容词动词化
例1:A word may be a fine-sounding word, of an unusual length...
译文:今有词于此,其为音也悦于耳,其为形也长于常。
原文中有“fine-soundig”和“unusual”两个形容词,如果直译的话就成了“一个单词可能是声音悦耳的声音,长度是不同寻常的。”这样的翻译“欧化”严重,读起来让人难受。译者根据语境将这两个形容词处理为动词“悦于耳”(使耳朵愉快)和“长于常”(比正常的长度还长),翻译处理较为灵活,译文也比较流畅 。
例2:...and yet in the connection in which it is introduced may be quite pointless and irrelevant.
译文:而施于不相干之上下文,瞠乎不知所云,则何益乎哉。
原文中有“pointless”和“irrelevant”两个形容词,分析上下文可知,这两个形容词是用来说即使一个词再好也要看它是否合乎上下文语义。如果随意乱放,它可能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和“不相关的”。中文讲话“虎头蛇尾”,很少在一句话后面跟两个形容词。译文在这里将“ irrelevant”提前,译为“不相干之上下文”, 增译“瞠乎不知所云”增加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并且把“pointless”动词化处理为“何益乎(有什么益处那?)”,这样译文就不会显得冗余,也比较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翻译地比较地道。
三、静态结构动词结构化
静态结构动词化包括偏正结构和定语从句。
3.1 偏正结构
英文名词优势明显,而且句子中的名词往往会有大量修饰词,即出现所谓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动词优势明显,大量使用主谓结构。动词化的处理思路也包括偏正结构和主谓结构之间的转换。[4]例如下面例子:
例1:There is an inward unction, a marrowy vein, both in the thought and feeling...
译文:兰姆之思,激情内溢而筋力外露。
原文中的“inward unction”和“a marrowy vein”是典型的偏正结构。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采用偏正结构动词结构化的策略,在上文找到逻辑主语“兰姆”,将偏正结构转化成了主谓结构:兰姆之思,激情内溢而筋力外露。这样的处理使译文简洁流畅,并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例2:There are those who hoard up and make a cautious display of nothing but rich and rare phraseology...
译文:华丽之词藻、罕见之语汇,人见而珍藏之,且郑重展示之……
原文中的“cautious display”也是一个偏正结构,谓语动词是前面的“make”,直译的话不符合汉语用语习惯。译者在翻译该句时将偏正结构动词结构化,即偏正结构转化为副词加动词的形式:郑重展示。译者翻译时还将该偏正结构前面的“make”舍去不译,因为相对来说make是弱势动词,display(动词)是强势动词,所以在翻译时,一般只保留强势动词,这也是中文动词优势的体现。
3.2定语结构(定语从句)
例1:The vulgar, who are not in the secret, will admire the look of preternatural health and vigour;..
译文:如此,则常人不知,共赏其惊世绝俗之美。
原文中vulgar后面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vulgar”,说的是“vulgar”的特点,即“不知的常人”。如果将定语从句译为前置定语,对于处理这种定语稍短的句子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定语从句太长的话就会使译文头重脚轻。译者在处理该句时,将定语部分的动词含义解放出来,译为“常人不知”,更加符合中文多用动词的习惯。
例1:It is not a reflection of tones and hues which “natures own sweet and cunning hand laid on,”
译文:自然之妙手,绘出如许光影色彩,何等细腻,何等精巧,彼却一概视而不见。
原文中的定语从句为“which natures own sweet and cunning hand laid on,”该定语从句比较长,如果在翻译时不进行一定的转化处理,译文容易显得冗长,导致“欧化”。译者将冗长的定语长句处理为主谓结构:自然之妙手,绘出如许光影色彩……借助动词化的处理方式,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至于后面的“何等细腻,何等精巧,彼却一概视而不见。”属于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增译的,增加了译文的情感和意境,笔者认为这种处理也可以接受。
四、总結
翻译是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转换,首先要“忠实”于原文,但这种“忠实”是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实质,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本文以潘文国翻译的《论平时之体》为例分析了英译汉翻译策略中的动词化策略,通过例句分析可以看出潘文国在翻译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忠实原文而且译文符合中文用语习惯,译文比较地道。因此译者要充分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基本差异,在翻译时牢记这种动词化策略,力求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英)赫兹列著:潘文国译:王宏印评点, 赫兹列散文精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8(2): 83-90.
[4]林通,英汉翻译中的动词化策略——以《阿拉伯的劳伦斯》为例,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