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建筑新地标深铁置业大厦设计特色浅析

2021-06-15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严俊

中国勘察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裙楼塔楼人流

■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严俊

项目概况

深铁置业大厦项目,位于深圳中心区车公庙地段、主要城市干道深南大道和香蜜湖路交叉口西南角,四周均为市区交通干道。该地位于地铁线路1、7、9、11号线的交汇点,直达机场、火车站、港口,是深圳市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南面为泰然二路,隔路为泰然工贸园,西面为规划道路。地块呈矩形,东西长102m、南北长65m,占地面积6559.5㎡ (图1)。

图1 基地位置图

地缘特征与总体布局

地处“市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周围高楼林立+泰然工贸园”,构成了该工程的地缘特征。由此,将其功能定位为集甲级写字楼、商业、金融、物流、科技研发、交通枢纽为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图2),将其打造成为深南大道车公庙段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该项目用地西侧为中国有色大厦,东侧为隔香蜜湖路为NEO大厦,南侧为泰然工贸园。

图2 建筑功能分析图

其总体布局不仅要考虑到与地上各栋建筑的相互协调,同时还要处理好地下与地铁、现有丰盛町地下商业街、泰然工贸园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竖向布局上,采用“塔楼商务办公+裙楼商业+地下商业及地铁+地下停车”的功能布局模式(图3)。因用地为矩形且十分狭小,经多方案比较,总平面设计将大厦裙楼平面确定为矩形,塔楼为方形并偏东布置(图4)。

图3 竖向功能分析图

图4 总平面图

交通规划

用地四周布置环路兼消防车道,西侧规划路标高较基地低1m,设计利用高差将主要车流布置在场地西侧,两个车行出入口直接引入地下,实现人车分流,减小南面泰然二路的交通压力。地块南北两侧布置大厦出入口,商业人流主要组织在地块西侧部分,与下沉式广场相连;地下商业人流以及地铁人流可由扶梯上至下沉式广场;办公人流组织在靠地块东侧,两股人流相对分离。南侧作为消防车出入口。用地东侧布置卸货区、出租车停靠点,北侧临深南大道面设计为大厦主大门(图5)。

图5 交通组织分析图

建筑设计

平面

地下室:该项目地下室为6层,开创了深圳建筑之先例。地下室功能复杂,负6至负3层设计为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其中,负3层北侧延伸至用地红线外,东南角布置有地铁通风空调机房;负2层主要为地下公共通道,其北侧与地铁换乘大厅相接,西北角有连廊与丰盛町地下商业街连接,南侧与泰然工贸园地下部分相接,东侧与地铁商业联系;负1层主要为地下商业,其西侧有下沉式广场直通地面层(图6)。

图6 功能分析图

裙楼:裙楼共4层,1至2层裙楼的塔楼投影部分为大堂及核心筒,其余部分架空,2层南侧设计预留一条连廊与泰然产业园连通。3至4层为商业,疏散楼梯沿塔楼核心筒集中布置,形成开敞的大空间商业,西侧设计中庭与底层下沉式广场相呼应。裙楼屋顶布置冷却塔及太阳能板。

塔楼:塔楼共55层(含裙楼4层),第5至55层均为办公及科研区域,其中,13、26、41层为避难层,塔楼平面为矩形,型钢混凝土框筒结构,核心筒位于中央、四周环绕办公空间,柱网整齐,实用率达70%。开敞的大空间可以灵活分割布置,以满足各类型的商务办公要求(图7)。

图7 标准层灵活分隔示意图

剖面

裙楼4层,高22.2m,塔楼51层(其中避难层3层),高226.0m,地上总高248.2m;地下6层,总深度为26.5m。

立面

作为区域标志性建筑,方案力求以最简洁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呈现大气、庄重、自信的形象。塔楼与裙楼之衔接以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形态为意向,三个体块穿插咬合构成。塔楼立面以深色玻璃幕墙为主,强调竖向关系,使塔楼显得更加高耸挺拔。裙楼以浅色磨砂玻璃为主,塔楼和裙楼通过立面颜色的比对,突出两者形体组合的活泼。

绿化景观

设计采用以下手法:一是将裙楼局部架空2层,设置广场铺装及休闲绿化,扩大地面人流活动空间,打开南北向的景观视线,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同时使庭院空间延续与泰然工贸园形成一个整体;二是用地西侧架空部分设计了下沉式广场作为人流集散场所,使建筑空间活泼灵动;三是设计力求在有限的用地内做出最大的景观绿地效果,在首层架空空间和下沉式广场中植入绿化;四是利用裙楼屋顶和塔楼屋顶作为屋顶绿化和休闲空间;五是结合避难层设计大型空中花园,打造良好的建筑内部景观环境。

特色与亮点

打造门户概念

该工程位于深圳市中心区、泰然产业园(深圳最早最大最成熟的产业园)东北角,周边虽然高楼林立,但该工程规模超过其余大多数。因此,就其体量而言本可以有多种造型方案选择,以突出其在中心区的形象与标志性。后经过反复论证,从城市总体效果出发,推荐了“双塔”概念,即与马路对面已建成的NEC大厦“配对”,构成泰然产业园的“门户”。同时,该工程采取了与NEC大厦类似的体量、形态、立面材质,取得了良好的城市立体轮廓线视觉效果(图8)。

图8 双塔门户效果图

盖挖逆作

该工程的6层地下室,基坑深度达28m。用地小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采用通常方法开挖深基坑在安全性、经济性、尽可能扩大地下室面积和施工时间方面都不是合理选择,最后经专题论证,采取“盖挖逆作”技术,即自上而下“做一层挖一层”,且地上部分同步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得以圆满解决,总工期节省1/3(图9),这一实践为今后大型地铁枢纽上盖物业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图9 盖挖逆作

地下功能的复杂性与化解

该工程地下二层北侧与地铁换乘大厅(4条线路共享)处在同一标高上,在西北端设直通地铁站出入口;地下二层南侧预留与泰然工贸旧改连接通道,南北两侧设专用公共通道连通。基于人流组织、使用方便和用地所限,将大厦、地铁、工贸园三者连成一体为最佳。结构设计通过专题研究,采取与换乘大厅一体协同施工特殊技术予以突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最终实现无缝对接,取得良好效果(图10)。

图10 与地铁、泰然工贸园无缝对接

超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统

该设计集成系统建立统一的开放式数据库,将所有智能化系统的主要信息收集到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管理中心,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统一的物业管理数据信息,为物业管理系统针对设备层面的管理提供开放数据库形式的数据信息,把智能化系统通过集成系统集成于一台电脑,满足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的共享处理功能,实现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最佳服务。

消防与疏散的挑战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与疏散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既要满足消防规范,又要节省相关面积和兼顾平时使用方便。该项目将裙楼商业及塔楼办公人流分开,裙楼设置5部楼梯疏散商业人群,塔楼设置两部楼梯疏散办公人群;在塔楼13、26、41层分别设置避难层,避难层内设置加压及排烟装置,防止其他楼层火灾蔓延至此,为上层疏散人群提供临时避险场地。

消防车道

在狭窄的地块上布置消防环道,南北两侧设登高面,采用隐形路面的方式,既满足大型消防车的通行与停靠,也满足大厦周围景观的要求。

小地块创造大空间

首层除核心筒和南北入口大堂外其余部分均为架空,高12m两层,把空间让给城市,这不仅提升了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疏散了人流。西侧架空空间内布置了下沉式广场与地下一层相通,作为地铁换乘人流及商业人流的主要集散点。裙楼2层南侧设计一条连廊与泰然产业园联系,并有自动扶梯经二层休息露台再上三楼商业,各层植入绿化,空间效果丰富多彩形成一个景观亮点。

节能环保新技术

该项目结合南方气候特点广泛采用新型生态节能技术。

一是空调新技术。传统空调系统所有设备需运行在工频状态下,极易导致运行出现大量浪费。该设计通过楼宇自控系统(BAS)系统及能源监测系统对大楼内的机电设备,包括冷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管理,控制大楼内能源消耗,提升空气环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等有害气体),并降低设备故障率及维护、营运成本;

二是雨水回收系统。收集裙楼及塔楼屋面雨水作为水源,在地下6层设置雨水回收池及清水池,回收的雨水作为停车库、广场、道路冲洗及室外绿化浇灌用水;外立面全玻幕墙采用Low-E中空玻璃,增强建筑保温隔热,阻挡太阳热能并减弱室内眩光和紫外线,室内可获得更充足的自然光线;

三是采用种植屋面技术。裙房及屋面部分采用种植土屋面,增强建筑保温隔热且美化建筑环境;地下防水工程采用新工艺“外防内贴”施工法。因场地狭小地下室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传统施工方法空间不足,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平整后预铺双面自粘高分子卷材后浇筑地下室外墙,外墙内侧涂刷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达到一级防水效果。此外,太阳能热水系统、LED光源照明系统、建筑选材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避难层设通风装置。

凭借上述设计特色,本项目建筑节能率达50.14%,荣获国际绿色建筑认证协会证书,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认证金奖。

技术指标

1.总用地面积 6559.50m2

2.总建筑面积 151377.38m2计容总建筑面积 119420.69m2不计容总建筑面积 31956.69m2

3.覆盖率(%) 48.6%

4.容积率 17.71

5.机动停车位(辆) 380

6.建筑节能率 50.14 %

设计团队

周泰 张鸣 曾虎 严俊 张曦勇

王艺铭 陈小明 吴燕金 冯庆 韩兴

林成浩 杨丽茹 缪定林 王建英

李罗希 王冰芬 高志华 方小玲

蔡志萌 王福全 沈乐 胡万红 陈凯

猜你喜欢

裙楼塔楼人流
浅析柱竖向变形之差对梁弯矩及配筋率的影响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