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赛季中超联赛体能类制胜因素探析

2021-06-15刘勃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7期
关键词:比赛结果中超联赛失利

刘勃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现代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科学化比赛分析,本文通过对录像数据的统计研究,试图找出足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足球项目的内在规律,旨在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8 赛季中超联赛30 轮共235 场比赛录像和AMISCO 数据报告中跑动类体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运动员整体跑动情况和不同情境下运动员跑动特点。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对2018 赛季中超联赛所有比赛场次、不同实力球队对阵不同实力对手比赛中决定胜负的体能类数据指标进行探析和界定,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样本

本研究的样本由2018 赛季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35 场比赛、470 组体能类测量指标构成(由于数据的缺失,有5 场比赛未被统计在内)。数据由AMISCO 公司提供,比赛数据已经经过信度、效度验证。

(二)研究变量

研究的变量包括每支球队每场比赛的体能类数据指标和每支球队每场比赛的比赛结果(胜、平、负)。

(三)数据统计

将所有2018 赛季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35 场比赛、470组体能类数据导入SPSS 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

利用回归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分别对2018 赛季中超联赛所有场次比赛、不同实力球队相互对阵时所产生的体能类数据指标与比赛结果进行模型的创建。

二、结果与讨论

(一)总跑动距离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如表1所示,通过对总跑动距离与比赛胜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8 赛季中超联赛获胜球队的场均跑动距离为106272 米,获得平局球队的场均跑动距离为105290 米,失利球队的场均跑动距离为105918 米,获胜球队均值高于失利球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1.490,P=0.227):总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数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B=9.255,x2=4.563,P=0.203):总跑动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获胜球队的场均跑动距离高于失利球队,而两种模型均显示总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说明总跑动距离对比赛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总跑动距离并不能成为足球比赛的制胜因素。该指标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跑动,是足球运动员最基本的体能要求,也是训练中最容易获得提高的体能项目。总跑动距离可能与球队实力和教练员的技战术打法有关,球队偏重于防守,放弃对球权的控制,运动员更多的跑动是疲于防守,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二)冲刺跑距离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如表1所示,通过对冲刺跑距离与比赛胜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8 赛季中超联赛获胜球队的场均冲刺跑距离为2325 米,获得平局球队的场均冲刺跑距离为2290米,失利球队的场均冲刺跑距离为2208 米,获胜球队均值高于失利球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2.584,P=0.077):冲刺跑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数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B=0.004,x2=1.997,P=0.048):冲刺跑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表1

有研究发现,直线冲刺跑动是射门得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动作,力量和速度的能力是职业足球比赛中决定性情形的重要指标。在比赛过程中,失利球队由于缺少对短距离最大速度跑动能力的训练,在直接的冲刺跑比拼和最大速度的身体对抗中处于明显劣势,对手往往抓住一次机会,就会破门得分。快速反击打法和快速回追防守,一方面体现着现代足球最有效率的进攻方式,趁着对方防守阵型的混乱,通过几次简练的传球配合,快速形成射门得分。

(三)高强度跑距离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8 赛季中超联赛获胜球队的场均高强度跑动距离为5148 米,获得平局球队的场均高强度跑动距离为5047 米,失利球队的场均高强度跑动距离为5042米,获胜球队均值高于失利球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0.710,P=0.492):高强度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数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B=0.000,x2=0.226,P=0.635):高强度跑动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获胜球队的场均高强度跑动距离高于失利球队,一般线性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均显示高强度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相关性。说明高强度跑动距离对比赛结果有一定影响,但高强度跑动距离并不能成为足球比赛的制胜因素。该指标主要反映运动员肌肉抗乳酸堆积程度的能力。它主要由后天的训练质量所决定,同时也会受到遗传因素、肌肉纤维和肌肉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尽管获胜球队的场均高强度跑动距离高于失利球队,但并不能证明该指标与比赛结果存在相关性。

(四)有球跑动距离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2018 赛季中超联赛获胜球队的场均有球跑动距离为34903 米,获得平局球队的场均有球跑动距离为33832 米,失利球队的场均有球跑动距离为34849 米,获胜球队均值高于失利球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1.459,P=0.234):有球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数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B=0.000,x2=9.422,P=0.002):有球跑动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获胜球队的场均有球跑动距离高于失利球队,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显示有球跑动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说明有球跑动距离指标是足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有球跑动距离是衡量球队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球队控球能力的体现。同时,有研究发现高控球率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提示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中注重对球员控球能力的培养。

(五)无球跑动距离对比赛胜负影响的研究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8 赛季中超联赛获胜球队的场均无球跑动距离为37105 米,获得平局球队的场均无球跑动距离为36423 米,失利球队的场均无球跑动距离为37724 米,获胜球队均值低于失利球队。利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1.499,P=0.224):无球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对数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B=5.044,x2=2.643,P=0.104):无球跑动距离与比赛获胜概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获胜球队的场均无球跑动距离低于失利球队,一般线性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均显示无球跑动距离与比赛结果不存在相关性。无球跑动距离主要体现运动员的防守跑动能力,作为比赛中防御性指标,很难直接对比赛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2018 赛季中超联赛冲刺跑距离和有球跑动距离可以成为足球比赛的制胜因素。其中冲刺跑距离(B=0.004,x2=1.997,P=0.048)与比赛获胜概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有球跑动距离(B=0.000,x2=9.422,P=0.002)与比赛获胜概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二)建议

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无氧冲刺跑动和高速跑动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球队在进攻中技战术打法,也可以提高球员的身体对抗和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

(2)有球跑动距离是衡量球队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运动员控球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强化运动员的接应意识和传接球能力。

猜你喜欢

比赛结果中超联赛失利
赛会制视角下中超联赛不同水平球队位置球员跑动表现分析
韩国KSLV-Ⅱ运载火箭首飞失利及其能力分析
端午斗蛋
新王登基!江苏苏宁获2020赛季中超联赛冠军!
西行学院成语班(二)
比赛吃馒头
简析第17届亚运会决赛中国羽毛球男团失利原因
胜算几何
东风二号首射失利之后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