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杆静压预应力桩在桥梁墩台施工中的应用

2021-06-14罗立峰

智能城市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力桩头压桩

罗立峰

(深圳市隆金达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锚杆静压桩的桩基基础,由锚杆与静压桩相结合形成,固定压桩架可在地基上埋设锚杆完成,通过具备自重荷载的建筑物为打桩的反作用力,使用千斤顶,将电焊或硫磺胶连接的预制桩截面,从基础孔或钻孔压桩孔分段压入土体。将预制桩与承台连成整体,利用封顶混凝土完成,提升地基承载力,实现地基沉降的控制功能。基于较小的锚杆静压桩截面、较小的单桩承载力,桩压数据读取可在油压表上进行,易于控制。锚杆静压桩具备方便作业、施工设备轻便灵活、工作面小、能耗低、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施工时不停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托换基础、加固地基等领域,可显著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为灌注桩基础,混凝土外部与内部水化热存在温差或日气温变化影响,使混凝土沉降不均匀、基础松软、混凝土浇筑接缝不良、桩基下沉不均,引起盖梁的不均匀受力等原因,造成桥梁的4个桥墩出现裂缝。12号墩台出现4条不规则裂缝、3条斜向裂缝,最大缝宽1.2 mm,缝深299 mm,使用冲击弹性波法检测结果说明已穿透台身。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 11—2004)等级评定标准,该桥下部构造评估成构件的第三类,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2 桥梁墩台加固方法

摩擦桩源于原桥梁钻孔灌注桩,采样测量数据与实际地质条件不符。施工工艺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地层土的变化和沉渣的影响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类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并采取措施提高其承载力。通过增设新的锚杆静压预应力桩和承台,将承台、原基桩、新增静压桩连接为整体,形成与原基桩的统一承受力,增加基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1 静压预应力桩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PC桩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60。管桩的沉桩方法包括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水射流法、预钻孔法和中掘法,本工程采用静压法。

本工程各承台基础的加固采用8根直径30 cm的静压预应力桩,C60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强度,桩长22 m,桩段的标准值为2 m,单桩设定400 kN的承载力。桥体共布置31根静压桩,布置8节备用垫桩,桩尖布置在预制静压预应力桩头段上方。进行桩的预制过程中,可直接锚固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其他桩段预留外径分别为56、35 mm的钢管作为预应力钢筋孔道。

2.2 新增承台参数

(1)12号桥墩、13号桥墩新增承台混凝土为C30,宽为1 m、高为0.8 m。

(2)利用JL25精轧螺纹钢筋将新旧承台实施连接,预应力钢筋在承台的植入深度为50 cm,设定为150 kN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力。

(3)制作预埋锚杆的材料为JL25精轧螺纹钢筋,将四根均匀布置,在承台底部埋入锚杆,有效连接承台钢筋。

(4)锚杆静压桩背压承台被新建承台代替,每个承台按照8个压桩孔设计,压桩孔为梯形方孔、顶部小、底部大。顶孔尺寸40 cm,底孔尺寸50 cm。

3 桥梁墩加固施工

(1)基坑开挖时采用挖掘机,边坡修复和底部清理采用人工辅助。基础四周留0.5 m的工作面,以保证模板的安装和支撑。开挖深度约5.6 m,采用1∶0.3×1∶0.5的边坡开挖。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采用人工开挖平整。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处理承台基础时,应在承台边缘外侧50 cm处进行施工。挖掘的基坑距承台底部20~30 cm时,采用人工开挖,直至平台承台底部高程10 cm以下。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可浇灌10 cm厚度的C15混凝土,须确保混凝土处理后的垫层顶面平整,标高偏差控制在-2~0 cm,可充分发挥承台钢筋施工底模的能力。

(2)应凿除新旧承台混凝土接触面保护层,暴露原有主筋,对原有混凝土表层进行施工时,必须采用适合的动作,保证原有的混凝土结构不被破坏,并以桥梁钢筋施工标准规范植筋施工。植筋孔的定位须准确;植筋完成后,使用高压风吹净植筋孔内的灰尘;按照厂家的型号规范、使用说明安装钢筋植胶,注胶工程必须一次完成,避免插筋时植胶溢出;植筋胶养护期满后,可实施相应的绑扎和焊接作业。

(3)检查承台内各种钢筋、预埋件位置及固定情况,准备完毕后通知搅拌站拌料、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可利用分层浇筑斜面推进的方式,厚度约30~50 cm,由专人负责及时进行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

果蔬在发酵过程中,受化学物质、微生物以及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质地变软,硬度降低,是影响消费者对制品食用品质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为了保证承台底部钢筋区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浇筑过程中,可将该区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较高值,覆盖底部钢筋后,降低其坍落度。为了避免产生冷缝,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浇筑区域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由混凝土专职工人负责,成型后由于振捣技术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可由专人负责整改,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 相关工序

打桩工序中常规锚杆静压桩与锚杆静压预应力桩方式基本一致,可遵循《锚杆静压桩技术规范》(YBJ 227—1991)进行操作。锚静压预应力桩封孔增加了相应的步骤,安装封桩设施,施加压力利用千斤顶,并及时查看是否达到设计压力,若未达到设计压力,应利用千斤顶进行二次加压,达到设计压力后拧紧螺帽。

预应力锚杆静压桩的封桩流程:

(1)处理桩头。

处理静压桩的桩头应在封桩前进行,包括砍桩头和找平桩头的工序,砍桩头的动机是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的要求。须杜避免在悬臂条件下任意切割桩头,确保桩身的质量不受影响,找平桩头可适应传力垫与桩头完全接触,确保其均衡的受力。在施工过程中,桩头的找平工序可利用砂浆或硫磺胶泥完成,加压封桩应待相关找平层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

(2)清理桩孔。

清理压桩孔内杂物的工作应在封桩前进行,在砍桩头过程中,对孔内混凝土块和泥土进行清理,除掉孔壁和表面的浮浆,增加黏聚力,及时排出孔内的积水,直到桩孔处理完毕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包括传力钢柱、钢垫板、传力横梁、螺母、封桩螺钉、千斤顶、压桩反力架等结构。预应力桩止水装置的安装严格按相应顺序进行:钢垫板与传力钢柱→荷载传递横梁→顶螺母→千斤顶安装→桩反力梁安装。各构件的中心线应对齐,保证千斤顶在打桩过程中可对称均匀地施加压力。须保证以往基础表面与传力横梁间位移空间的充足,有效避免基于过大的位移,导致千斤顶压力不足的现象。

(4)二次压桩。

安装止水装置后,对静压桩施加两次压力,静压桩的最大压力是原锚桩的最终设计压力。当千斤顶达到设计的最终压力值时,拧紧螺母,利用双螺母进行固定,可改善桩的密封效果。拧紧螺帽后,不可立即释放压力,千斤顶保持在设计压力,稳定一段时间后,松开千斤顶之前再次拧紧螺帽。

(5)拆除压桩架和千斤顶。

待千斤顶彻底减压后,开始对压桩架和千斤顶进行拆除,为下一个环节清除障碍。

(6)灌注封桩混凝土。

须在浇筑前排出孔内积水,保证混凝土强度、坍落度。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易触碰传力梁和传力钢柱,为了保证不干扰封桩设施,应确保预应力封桩的质量,可利用微膨胀强混凝土进行封桩。

(7)完成封桩工序。

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要求时,锚杆静压桩与原地基完全连接,完成封桩施工。原地基向锚杆静压桩传输的力不超过其有效预应力时,不会发生基础沉降的现象,减少了桩加固完成的附加沉降,完全符合封桩的相关要求。

5 施工效果

为了检验锚杆静压预应力桩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效果,在施工中实行了预应力的有效性试验,试验的对象为1、5、8、11号桩。

试验数据显示,对有效压力与预压力进行分析,各桩均超过400 kN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预应力封桩有效压力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预应力封桩有效压力结果统计

6 动态试验在加固前后结果对比

通过动态试验研究比较损伤较严重的4个桥墩,比较了静压预应力锚杆加固前后的横向振幅,利用速度与横向振幅的关系曲线对加固前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锚杆静压预应力桩加固后,墩台横向振幅明显降低,墩身偏心得到了有效纠正,具备较好的加固效果,可呈现良好状态下的桥墩基础的力学。

7 结语

本项目利用锚杆静压预应力桩实施桥墩加固施工,工程建成后,通过沉降观测和现场观测,效果良好,实践进一步证明,该施工方案和措施符合相关规范。

猜你喜欢

传力桩头压桩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桩头快速整体分离施工技术
套管-环切法在桥梁桩基桩头破除中的应用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压桩机导向架优化设计
静压方桩的试桩施工技术
传力洞在大坝破碎带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履带式静力压桩机的研发
混凝土传力杆设计缺陷的问题分析
传力洞在大坝破碎带基础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