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中型水下机器人改进设计
2021-06-14路晓磊杨德鹏兰丽茜张洪欣
路晓磊,陈 默,杨德鹏,兰丽茜,张洪欣
(1.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山东青岛 266033;2.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水下机器人根据有人和无人可以分为水下载人航行器(Human Occupied Vehicle,HOV)和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遥控无人航行器(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1-3]。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日益重视,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海洋工程、水下考古搜救、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应用广泛[4-6]。文中介绍了一款中型观察级ROV,并对其进行了部分改进设计,在东海海域进行了水下目标物探测试验。
1 海狼3型ROV
海狼3 型ROV 是加拿大Sharkmarine 公司生产的一款中型观察级ROV,最大下潜深度为300 m,具有定深、定向、定速等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我国近海水下探测需求。系统主要由ROV 本体、ROV 绞车和水面控制单元组成。
1.1 ROV本体
海狼3 型ROV 本体采用模块化结构[7],主要包括水密耐压壳体、动力推进系统、电子控制、探测系统、导航通信等几部分。
壳体采用防腐耐压浮力材料,在动力推进系统方面,配备有4个2马力的推进器,其中水平推进器和垂直推进器各2个;电子控制由计算机和接口电路组成;在探测系统方面,配备有一个前置高清彩色摄像机,一个后置彩色摄像机,一个高清彩色照相机,一个五功能机械手,3个150 W石英卤素灯,一个高度计,一个激光测距仪;在通信导航方面,配备了法国GAPS超短基线定位系统。
GAPS 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定位精度:0.2%×斜距;
2)角度精度:0.12°;
3)距离精度:0.2 m;
4)有效距离:3 000 m;
5)覆盖范围:200°(以换能器为中心的200°半球形范围内);
6)换能器耐压深度:100 m。
1.2 ROV绞车
ROV 绞车配备有300 m 脐带缆,用于ROV 与甲板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收放控制器手动控制缆绳的收放,最大收放速度为0.5 m/s。
1.3 水面控制单元
水面控制单元通过ROV 绞车的脐带缆对ROV本体提供动力并进行实时遥控。水面控制单元内装有一套ROV 软件操控系统,可以实现ROV 基本设置、任务规划、状态监控、导航控制、采集画面显示、数据记录等功能。此外,水面控制单元还单独配备ROV 操控手柄和机械手操控手柄,如图1 所示。
图1 水面控制单元
2 系统改进设计
经过常年使用,海狼3 型ROV 推进系统出现了故障、老化,电子控制系统的接口类型和数量无法满足新型传感器的集成,软件系统需要进行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中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
2.1 推进系统改进
海狼3 型ROV 的推进系统由推进器和驱动模块组成,采用的是推进器和驱动模块分离式的设计[7-14]。
2.1.1 推进器改进
海狼3 型ROV 目前采用的是Innerspace 公司的3600SE 型推进器,该推进器目前已停产,因此维修难度及成本较高。此次改进采用了更为主流的Tecnadyne 公司的Model560 型推进器,其重量更轻,推进能力更强,并且尺寸适配海狼3 型ROV 现有的推进器安装开孔。两款推进器的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两款推进器指标对比
2.1.2 驱动模块改进
更换推进器之后相应的驱动模块也需要重新设计,Model560 型推进器的控制信号为+/-5 V 的模拟信号,而且没有地址信号。驱动模块经过充油抗压处理,整体安装在电子舱外面,通过一条线缆和电子舱连接,Model560 型推进器直接连接在驱动模块上。驱动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提供通讯功能,接收来自控制软件的控制指令;
2)提取控制指令中的速度和方向信息,并转换成+/-5 V 控制信号;
3)接收Model560 型推进器的速度反馈信息,并转换成数字信息传输到控制软件。
ROV 驱动模块控制信号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ROV驱动模块控制信号流程
2.2 电子控制系统改进
2.2.1 控制电路改进
电子控制系统需要实时地接收并处理水面控制系统的指令,对ROV 的状态信息和探测系统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回传,实现ROV 的实时遥控[15-17]。海狼3 型ROV 采用的控制板型号为ST2CB 100,其接口数量和类型固定,不具备扩展性,不利于后期的扩展与集成。
此次改进采用了接口数量和类型更为丰富的ROV-MCI-100 控制板,单个板卡能够提供64 路模拟和数字通道,并且可以叠加使用,接口类型包括GPIO、PWM、I2C、4 通道AI、Video、Ethernet、RS232/RS485 等。控制板部分接口如图3 所示。
图3 ROV-MCI-100控制板部分接口
2.2.2 电子舱后盖改进
电子舱的后盖新增了两个接头,分别用于连接新增的Coda Octopus C500 三维成像声呐和高清网络相机,如图4 所示。
图4 电子舱后盖接口示意图
2.3 软件系统改进
为适配新的推进器系统,对软件控制部分进行了控制参数的改进。此外,增加了Blueview 前视声呐、Coda Octopus C500 三维成像声呐和高清网络相机的软件配置接口模块。
3 海上试验
2019 年6 月在东海某海域利用海狼3 型ROV 进行了水下目标物探测试验,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内容包括ROV 动力表现、ROV 水下姿态、摄像头及照相机功能、前视声呐功能、机械手功能、云台功能、深度计、高度计、定深功能、定高功能、定向功能、定速功能、ROV 坐底观测等。
海上试验母船为“电科1 号”船,ROV 系统布置在船的后甲板,GAPS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换能器固定安装于船的后甲板侧舷,换能器在水下需要超过船体龙骨,ROV 收放采用了在侧舷用起重吊机吊放ROV 收放笼的方式。试验海域的水深约50 m,试验当天海况2 级,天气多云,适合进行ROV 水下作业。经过试验,成功验证了ROV 的改进性能并探测到水下目标物。
海狼3 型ROV 作业条件:
1)船舶要求:甲板面平整,有足够空间布置ROV本体、绞车、收放笼等;配有起重吊机,能够吊放ROV;具备动力定位功能,ROV 作业时需要停船并打开动力定位;
2)海况要求:2 级及以下海况;
3)人员要求:至少应有5 人团队,其中一人负责控制ROV,一人负责导航定位,一人负责绞车收放,2人负责ROV 止荡。
海狼3 型ROV 作业流程:
1)作业前,利用海流观测设备对作业海区进行25 h 连续测流,获取该海区的海流数据资料,作业时应充分考虑海流对ROV 运动的影响;
2)调试并安装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需要刚性安装,为防止船底遮挡信号,换能器吃水应超过船底;
3)天气及海况满足作业条件时,船舶停船并打开动力定位。利用船上吊机将ROV 吊到收放笼中,再将收放笼吊至水面以下,在此过程中做好ROV 的止荡;
4)控制ROV 游出收放笼,开展水下目标物探测,ROV 绞车需要随时进行缆绳的收放,以防止ROV 被缆绳缠绕;
5)探测结束后,控制ROV 游回收放笼,并将收放笼吊回船上,回收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用淡水将所有入水的设备冲洗干净。
4 结束语
ROV 作为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一种重要装备,在海洋等诸多领域都获得了丰富的应用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ROV 的作业能力不断提升,可靠性不断增强,未来将继续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