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6-13徐明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程出血量产后

徐明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常见、多发的产后并发症,增加了产后恢复期的安全风险,危及产妇的生命健康,存在死亡的风险,应该积极加以预防[1]。在产后护理期间,应该密切关注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产妇的宫缩乏力表现,避免诱发产后出血。减少妨碍产后恢复的危险因素,进而更好地维护产妇产后健康,还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46例产妇,以随机单盲法作为分组原则,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纳入标准: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本研究知情同意,孕周37~41周。排除标准:高危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27.15±3.46)岁,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15/8。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27.42±3.51)岁。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17/6。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产妇在分娩后,进行体征监测,观察软产道裂伤、阴道出血以及子宫收缩情况。通过按摩子宫、注射催产素的方式,改善子宫收缩,并进行饮食指导,充足补充营养和热量。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预先做好宫腔填塞术、血管结扎术以及子宫压迫缝合术等治疗措施的准备工作。

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①产前护理:产前护理阶段,首先应做好关于分娩、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方面的宣教工作。说明分娩期间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让产妇对于宫缩乏力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有着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宫缩乏力对于产后出血的影响,并介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防治办法。关心产妇的实际感受,询问其产前的心情,了解产妇感到担忧和顾虑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详细予以解答。已婚已育的护理人员,可以向产妇分享分娩方面的经验,与之产生共情,给予其鼓励和支持。说明精神心理因素对于宫缩乏力的影响,应引起产妇的重视,进而为其进行情绪调节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产妇在产前需要得到良好的休息,在温度适宜、安静整洁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保持较为轻松的心态。同时加强饮食管理,基于清淡、易消化的进食原则,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说明合理膳食在提高子宫肌力方面的作用效果。产妇可以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按照科学、健康的食谱进食。②产程护理: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其产程进展,观察宫缩、宫口扩张情况,进行产程评估。播放旋律轻柔、节奏愉快的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缓解产妇焦虑、紧张的情绪。适当进食、饮水,确保营养、水分的充足摄入,用于补充能量和增强体力。给予缩宫素,用于促进产程进展。在胎儿娩出后,对于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观察宫缩、阴道出血的实际情况,在节律性按摩的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200 μg。③产后护理:在产后护理期间,持续监测产妇的体征状态,实施母婴同室护理,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哺乳能够刺激产妇大量分泌催产素,进而达到强化宫缩的效果。产后需要注重饮食管理,充足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3 观察指标 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取容积法、称重法或面积法,进行产后出血量的检测,胎儿娩出后24 h的出血量>500 mL,诊断为产后出血,统计产后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比例。②产后出血量:分别进行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的检测。③情绪状态: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于产妇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HAMD评分越低,表示产妇的抑郁程度越轻。④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统计对于护理效果感到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产妇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应用()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分别行t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产妇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观察[n(%)]

2.2 产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后恢复情况观察()

表2 产后恢复情况观察()

3 讨论

在产程进展过程中,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的表现,不仅会导致产程时间的延长,同时还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宫缩乏力的发生,主要与产妇的自身体质有关,另外还会受到疲劳、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焦虑、紧张的情绪,同时受到分娩疼痛的影响,容易形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宫缩乏力的表现。宫缩乏力的发生,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均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危害[4]。分娩过程中,受到宫缩乏力的影响,产妇产程延长,增加体力消耗,并存在难产的风险。宫缩乏力还会影响正常的分娩机制,增加分娩的难度,胎儿容易出现宫内窘迫的情况[5]。而在产后恢复期间,受到宫缩乏力的影响,往往会增加产后出血量。如失血量过多、失血速度过快,则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6]。相比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后实施好宫腔填塞术、血管结扎术以及子宫压迫缝合术等治疗方法,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宫缩乏力的危害性[7]。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需要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深入产妇生产的全过程中,提前考虑引起宫缩乏力的各类因素[8]。产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着重关注产妇的体质状态和心理状况,做好产前指导工作,让产妇对于分娩、宫缩乏力以及产后出血有全面的了解,能够以正确的态度予以看待。同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调节心态,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同时加强饮食管理,保障营养和能量的充足供给,用于增强体质,有助于强化宫缩[9]。在产程进展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心理护理,在胎儿娩出后,配合以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的方式,强化宫缩[10]。护理人员于产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并在产后饮食方面给予其科学、合理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子宫规律收缩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为产妇的健康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其产后恢复效果[11-12]。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还可以缓解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的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降低产后并发症及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对于产妇产后的快速、良好恢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产程出血量产后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