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视域下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2021-06-13刘卓
刘 卓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原则分析
我国的茶道文化精髓归纳起来可能用“和、静、怡、真”四个字加以总结,在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方面,也应该把这个四个贯穿其中。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也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内容,更是环境空间之间形成一定对应关系的重要载体。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最为主要原则,通常情况下,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进行城市雕塑设置和应用前,均应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出发,对其和周围环境以及有关构成要素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进行合理的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比如,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针对城市环境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比例尺度、空间属性、城市环境周围的建筑风格等因素层面,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具体布局设置以及城市雕塑运用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考虑。其中,对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主要是针对城市雕塑的形体大小以及具体风格、表现手法、雕塑材料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确定。
1.2 对比性原则
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对比性原则主要是针对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特征重复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其他任何物体,在具体设计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从而有效满足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原则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在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在确保其主要层面的相互统一性要求基础上,为突出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个性化特征,就需要通过大小或者是高低、材质、色调冷暖等方面的对比,对其在整体统一要求下的个性化特征设计需求进行满足。
1.3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空间环境设计中,对有关物质的设置需要按照主次关系进行组合与排列。对于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来讲,就是要求在设计中能够突出主要物体,并实现其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相对独立性突出,从而形成以主要物体为中心、能够凸显其空间环境的整体构成的最佳效果设计和获取。
1.4 关联性原则
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关联性原则,是根据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整体性特征,而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关联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对客观辩证法中普遍联系法则的有效运用和体现,即表现出空间环境的任一物体均非孤立存在状态,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分析
结合上述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原则分析,在进行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具体设计内容和要点进行把握,从而确保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相互统一、协调,同时满足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设计的个性化特征和要求,促进城市空间环境艺术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1 城市雕塑的选址分析
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需要从城市的总体环境以及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城市雕塑的选址与规划等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城市环境艺术效果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对雕塑的位置选择与确定时,在雕塑位置的选择上,要突出“和”,要注意人与大自然的“和”,使观众在观看此雕塑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会吓死其达到与大自然的亲和之感,能够与雕塑本身进行交流之后,与环境、雕塑相通,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有关因素进行考虑,即:城市的总体规划、空间环境的界面与尺寸、环境的性质与功能、光线朝向、人流的主要方向或者是主要观赏角度的景观效果等。其中,光影变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而空间朝向则是影响城市雕塑光影效果的一项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自然界中的良好光线条件,能够促进城市雕塑的表现力增强,而雕塑本身就是一项与形体和光影有关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中,应对其光线照射角度等光影效果进行充分设计和考虑,在确保城市雕塑具有较好的光影变化下,对雕塑在空间环境中艺术价值及作用发挥进行保障。此外,雕塑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环境内的焦点,需要在某些方面对空间的性质进行体现,从而促进空间环境的内涵更加丰富与完整,以达到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相互融合的效果(如下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雕塑的设计中,会存在建筑物前设置一个雕塑的情况,这种雕塑设计也许是考虑建筑前的广场或者是人行道上存在一定的空间能够被利用,还可能是有关人员想从主观意识层面增加空间环境的艺术氛围等等。但是,这种雕塑设计往往并不能达到较好的作用或效果,相反尽多被作为一件装饰品,甚至会成为空间环境中的失败点。“静”是我国茶文化的灵魂,观众在雕塑物体的面前,在宁静的氛围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使浮躁的心境慢慢地平静下来,在多元化的建筑元素之中净化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不懈地追求。这也告诉我们在城市雕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情况及设计要求,在合适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具有较好形式美感与城市空间特色的雕塑设计,从而使城市雕塑充分发挥其在空间环境中的艺术价值和作用,以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2.2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效整合设计
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整合设计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一般情况下,为实现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效整合设计,以进行更加舒适与和谐的城市雕塑空间环境创设,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并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进行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合理设置,从而确保城市雕塑空间环境对城市人们的心理与行为需求进行满足,“怡”是我国茶文化的精华部分之一,城市雕塑和空间环境的建筑,除了要让人们感受心灵的空静之外,还应该愉悦人们的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积极避免城市雕塑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不利因素及其影响,实现更加合理的空间尺度与空间形态确定,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需求进行满足。
在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可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应用,对其具体设计进行分析和指导。比如:对空间围合性越高的设计情况,在具体设计中就越容易形成“图形”效果,像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就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图形”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应避免将围合单纯的作为封闭进行理解和设计,而是需要对人们的视觉观赏合适角度等因素及其影响、空间本身的变化等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设计,确保雕塑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敞性。通常情况下,在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对雕塑空间的围合形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考虑和分析,比如:四面围合形成的空间效果,对于这种围合形空间效果,在其空间规模尺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会导致其空间的封闭性表现较强,从而使空间环境带给人更多的封闭性与领域感;二面围合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一般多处于大型建筑或者是道路的转角处,平面形态多表现为“L”或“二”形,空间的领域感相对较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征;三面围合的空间环境,这类空间环境的封闭性相对较好,但存在一定的方向性与向心性;一面围合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环境的封闭感明显较弱,能够对其空间环境进行二次组织与设计,像通过地面局部下沉或者是抬高处理等方式,均能够对其空间环境进行二次设计与组织,以达到更好的空间环境效果营造。
根据上述城市空间环境的围合形态与方法,在对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整合设计中,一般可通过减法原则或者是加法原则、综合原则等不同方法原则进行整合实现。其中,采用加法原则进行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整合设计中,以较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广场为例,该广场的空间环境具有较为突出的信息容量广特征,但是其雕塑的体量表现则相对较小,根据这一情况,就可以在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整合设计中,通过增加空间环境中的围合物(比如绿篱、装饰墙、柱廊)实现雕塑的空间环境缩小设置,使雕塑成为空间环境中的一项视觉重点,达到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有效整合设计。与加法原则不同,减法原则下的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设计,则是针对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相对较小时,为避免雕塑受空间环境的挤压,对其在艺术价值以及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发挥产生影响,就可以通过对各种不适因素的有效清理,实现空间环境扩大,从而达到城市雕塑和空间环境的有效整合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总之,对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相互统一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环境艺术水平提升,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