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的品德教育从实际出发

2021-06-12张莉敏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品德榜样

张莉敏

摘要: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树立”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的观念,不断实践,体验、感受,要持之以恒地将德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品德  习惯  榜样  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21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为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然而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教师和家长。孩子们的心灵是纯真、洁净、无暇的,然而又是脆弱的,当孩子们做错了事,你是用音容笑貌,心平气和的态度还是采用恶意都唔,咄咄逼人的态度去处理这些事情呢?如果说你采用的方法得当,恰如其分就能得到好的效果,反之,则会对老师貌合神离,敬而远之。

一、品德教育要从幼儿实际出发

从幼儿实际出发,包括两个方面:既要从幼儿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出发,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一客观实际出发。

幼兒年龄虽小,但已经有了一些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如有的幼儿热情、主动、关心同伴,愿意帮助别人;有的幼儿孤僻,单独行动,不关心同伴;有的幼儿则胆小怕事,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了解其心理动态,对幼儿了解越深,教育也就越能有的放矢。例如,张迪经常和别的小朋友争吵打架,有时不但不承认自己打人,反而高声叫喊:”是他先打得我!”为什么会这样?经过留意观察,我才发现他很热情,喜欢帮助同伴,当他看到小朋友坐在水泥地上时,便叫大家站起来,大家玩的正起劲没有理他,他就拉住一个小朋友的头发,硬要他站起来,于是一场风波就发生了,原来他的思想动机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对。于是我就帮助他分析,哪些是错的,哪些是错的,应样怎样做?他懂得了道理,也就不感到委屈了,以后我不断教育他要有礼貌地帮助同伴,他进步很快。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要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把教育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必须选择幼儿有生活经验的事例来教育他们,激发他们情趣的共鸣,使他们分清善恶是非。如幼儿喜欢比谁的力气大,力气大的幼儿往往很神气,有的会欺负力气小的。为了教育他们团结友爱,让力气大的幼儿帮助小同伴,我就编了大象和老虎的故事,小朋友听了以后说大象好,大象肯帮小动物,而老虎总是欺侮小动物。我还有意识地启发力气大的幼儿为小伙伴服务等,使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

当幼儿懂得了一些道理后,我就设法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活动来引导他们实践,我就讲了《小米粒生气了》这个故事,通过故事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吃饭掉米粒是不好的,并且具体示范,让他们观察我如何吃饭,怎么把饭菜一口一口送到嘴里。我还注意表扬吃饭好的小朋友,给掉饭粒的孩子分析原因。这样注意经常培养,反复教育,孩子们也就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二、品德教育要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由于具体、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长期保存在记忆里。因此,在幼儿幼儿品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榜样的作用。而父母、教师和同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接近的人。他们的文明行为,往往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习惯行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马卡连柯指出:”你们自身的行为,这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当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学习及吩咐命令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的儿童……”如父母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有威望的人,幼儿对老师非常信任和依恋,把教师的话当做圣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幼儿所模仿。因此,要求幼儿尊敬师长,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如早上来园时,要求幼儿问声”老师早”,跟爸爸妈妈说声”再见”,那么教师在幼儿问好时也该向小朋友问好。

同样的文明行为也是幼儿学习、仿效的好榜样。教师要培养一个团结、和谐、充满友爱的集体。让孩子在这个温馨的集体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三、在具体事件中培养幼儿分析是非的能力,让孩子主动接受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例,让幼儿在对具体事件的分析中,增加知识,明辨是非。例如,从小班开始,在老师的培养下,幼儿就知道把小椅子摆放整齐,可是有一天中午起床,中班老师发现小椅子被弄的乱七八糟,走廊被堵塞,许多小朋友都在喊老师我们走不过去了。也有几个小朋友从翻倒的小椅子上乱跨。此时我就把握时机,因势利导,没有直接批评幼儿,而是启发、引导:”请小朋友想一想,椅子翻倒了,应该怎么办?”小朋友听了,一个个都动手把椅子很快地摆放整齐。然后我组织幼儿对刚才发生的事进行得讨论:”把椅子翻倒好不好”?以后应该怎么做?如果椅子翻倒了么办?在处理椅子事件中,我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运用事例,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体察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然后再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使老师要我这样做的意识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调动了内因,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我教育的效果。

在品德教育中,光靠教师的灌输是不够的,还要改变幼儿在品德教育中被动的地位,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比如班里小朋友打架,老师己处理了,但被打得小朋友第二天又偷偷打回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放手让孩子自己讨论:”小朋友之间打架好不好?””为什么”凡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让幼儿讨论,商讨解决方法,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同伴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才能把事情办好。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句话道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谛,时时把我激励,每天,播下一颗爱的种子,用青春编织着这只绿色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甜美可爱的笑脸,一切的烦恼与忧愁刹那间消退,生活的诗画便在眼前飞扬,使我的心田温馨无比,为了自己所追求和热爱的事业,将永远用青春年华,从实际出发,让幼儿的品德和习惯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幼儿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长葛市市直幼儿园 461500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品德榜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