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油松人工林中龄林树高分布规律研究

2021-06-12吉国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坡向油松人工林

吉国强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9)

0 引言

油松是我国北方重要针叶树种,广泛分布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其中以山西、陕西、河北为核心分布区,其垂直分布一般为海拔700~2 700 m。油松能适应干旱凉温的大陆季风性气候,在年平均气温4~10℃,年平均降水量300~750 mm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山西省内油松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和太行山海拔1 200~1 800 m的土石山区,海拔在1 900 m以上和1 200 m以下山地均有分布。油松为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笔者对山西省油松人工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山西省油松人工林垂直分布规律、地域分布特点和不同坡向对油松树高的影响,旨在为山西省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北干流东岸,黄土高原东部,总面积15.66万km2,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特点为干旱少雨,寒冷多风。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发育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山西植物资源丰富,已知的维管植物有2 7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种。针叶林及针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山西省中东南部,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

2 研究方法

本文在山西省不同地域、不同海拔对40年油松人工林选取225个油松解析木,在整理全省油松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树龄40年为标准年龄,将小于40年的油松生长进行树高生长曲线拟合,进行预测。用SPSS对不同海拔梯度、不同山系和不同坡向的40年油松的树高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海拔梯度油松树高生长量方差分析

表1可见,各组间差异性显著,F(5.906)

表1 不同海拔梯度40a油松树高生长量方差分析

表2 不同海拔区间油松40a树高生长量多重比较

由图1可见,不同海拔梯度油松平均树高差异显著。在海拔1 700~1 800 m区间,油松的平均树高最高,为10.94 m;从高到低依次为1 800~2 000 m、1 500~1 600 m、1 600~1 700 m、1 400~1 500m、1 000~1 200 m、大于 2 000 m区间,海拔低于1 000 m的区域,平均树高最低为5.58 m。

图1 不同海拔区间40年油松树高生长量折线图

3.2 不同山系方差分析

表3可见,不同山系间40年标准树高之间差异性显著,F(5.394)

表3 不同山系间40a油松树高生长量方差分析

图2可见,不同山系40年油松的平均树高差异显著。油松平均树高关帝山系数值最高,为10.6 m;其他山系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条山系、管涔山系、太岳山系、吕梁山系、太行山系、雁北山系和五台山系,数值分别为:9.5 m、9.1 m、8.6 m、8.4 m、7.4 m、7.1 m、7.0 m。

图2 不同山系油松树高折线图

3.3 不同坡向方差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坡向40年油松树高生长量表现差异显著,阴坡生长量明显大于阳坡生长量,其平均树高生长量值分别为8.92 m,7.89 m。

表4 不同坡向40a油松树高方差分析

图3为不同坡向40年油松人工林树高生长折线图,由图3可知东北坡的树高生长量最大,为9.2 m;其次依次为西坡、北坡、南坡、西北坡、东南坡、西南坡、东坡,其值分别为:8.6 m、8.4 m、8.4 m、7.9 m、7.9 m、7.8 m、7.1 m。

图3 不同坡向油松树高折线图

3.4 树龄与树高、胸径关系

由表5可知,油松的树龄与树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0.633。

表5 树龄与树高、胸径相关性分析

4 结语

1)不同海拔梯度40年油松标准树高差异显著,且 1 700~1 800 m区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树高为10.9 m,其他处理由高到低为:1 800~2 000 m区间、1 500~1600 m 区间、1 500~1 600 m区间、1600~1700 m区间、1 400~ 1 500 m区间、1 000~1 200 m区间、1 200~1 400 m区间、2 000 m区间、小于1 000 m区间。

2)不同山系40年油松标准树高差异显著,其中以关帝山系树高最高数值为10.6 m,吕梁山系最低数值为7.0 m。

3)不同坡向40年油松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阴坡显著高于阳坡。

4)油松的树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均与树龄呈显著正相关。

猜你喜欢

坡向油松人工林
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栽培和管理技术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基于DEM的桐柏县地形因素分析与评价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