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利用方式对彰武北部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1-06-12杨树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物理性质沙地土壤水分

杨树军

(1.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 123000;2.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阜新 123000)

1 试验区概况

彰武北部沙地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盛行西南风,风力大,持续时间长。夏季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秋季雨水少,降温快,多寒潮。冬季寒冷期长、少雪,盛行西北风。历年平均气温7.2℃,极高气温38.3℃,极低气温-36.3℃,有效积温1 644.8℃,≥0℃活动积温3 229.5℃,无霜期143天。年均降水量 497.9 mm,平均风速3.8 m/s,极大风速30.0 m/s。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常见沙丘、沙垅相间分布。土粒间隙大,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易干旱。主要植被类型为沙生植被,代表性植物有胡枝子、小黄柳、差巴戈蒿、中华隐子草等。

2 研究方法

2017—2018年在彰武北部的章古台镇、冯家镇、阿尔乡、大冷乡,分别农、林、牧三业用地,选取典型地段设置调查样地(表1),每个样地随机选取3个样点,挖取土壤剖面,按0~2O cm和20~40 cm土层采取土壤样品,并以环刀法采取原状土壤,测定土壤的水分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分析: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采用凯氏消煮法,全磷采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全钾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法。

表1 调查标准地概况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彰武北部沙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表明(表2):0~20 cm土层容重范围为1.27~1.59 g/cm3,最大持水量范围为22.91%~30.87%、总孔隙度范围为32.46%~43.86%、通气度范围为22.9%~40.93%;20~ 40 cm土壤层容重范围为1.44~1.54 g/cm3,最大持水量范围为20.53%~25.99%、总孔隙度范围为33.4%~38.93%、通气度范围为22.13%~34.81%。围封林地、围封草地、保护农田与放牧林地、放牧草地、无保护农田比较,土壤容重明显降低,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通气度都明显升高,0~20 cm土层较突出。说明超载过牧是影响林牧业用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主要原因。围封措施有效阻止了牲畜对林地和草地植被的破坏,排除了牲畜的践踏、采食的干扰,从而促进了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恢复。风蚀、沙化是影响农业用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主要原因。农田防护林降低了林网内的风速,有效的防止了风蚀、沙化危害。

表2 不同利用方式坨子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3.2 不同利用方式对彰武北部沙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彰武北部沙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化学性质表明(表3):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范围为4.514~ 15.641 g/kg2;全氮含量范围为0.303~0.816 g/kg2;碱解氮含量范围为22.422~86.738 mg/kg2;全磷含量范围为0.102~0.338 g/kg2;速效磷含量范围为1.511~ 5.613 mg/kg2;全钾含量范围为14.347~20.28 g/kg2;速效钾含量范围为39.356~123.414 mg/kg2。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范围为2.37~7.586 g/kg2;全氮含量范围为 0.149~0.385 g/kg2;碱解氮含量范围为15.157~64.813 mg/kg2;全磷含量范围为0.121~0.212 g/kg2;速效磷含量范围为1.325~4.349 mg/kg2;全钾含量范围为13.791~18.487 g/kg2;速效钾含量范围为26.565~44.898 mg/kg2。

表3 不同利用方式对坨子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围封林地、围封草地、保护农田与放牧林地、放牧草地、无保护农田比较,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围封措施改善了林牧业用地植被的生存环境,在有效促进植被生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根系含量和地表立枯,从而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了土壤保肥能力。防护林保护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农田每年都有一定的肥料投入提高了营养元素含量,另一方面是由于防护林有效地防止了农田土壤的风蚀危害,避免了土壤养分流失。而无保护农田虽然每年也有一定的肥料投入,但由于长期的地表风蚀危害,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因而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最低。

4 结论及讨论

1)不同利用方式对彰武北部沙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围封林地、围封草地、保护农田与放牧林地、放牧草地、无保护农田比较,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明显提高。无林网保护的农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土壤肥力较差。

2)围封措施有效阻止了牲畜对林地和草地植被的破坏,排除了牲畜的践踏、采食干扰,从而改善了林牧业用地植被的生存环境,在有效促进植被生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根系含量和地表立枯,改善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养分状况,提高了土壤保肥能力。

3)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农田土壤的风蚀危害,避免了土壤养分流失。因此,建设农田防护林网是防止农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但必须注重对农地有机、无机肥料的投入,并要加强田间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物理性质沙地土壤水分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磷素添加对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衡水湖湿地芦苇的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沙地迷宫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风滚草
卤代烃重点难点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