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问题研究
2021-06-11孙赟生
孙赟生
摘要:针对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问题,提出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必须解决好农村“缺人才”“缺资本”“缺土地”的问题,用好市场要素,从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两个角度,将供给与需求、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服务有效连接起来,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供给侧改革
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难题,各地政府加大对农村投资投入的同时,也主导了大量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如何突破样板村建设,推动农村的持续平稳发展,需要在供给端发力,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中国农村当前发展的困境
(一)农村人才供应缺口较大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传统的熟人社会开始瓦解,个人、家庭呈现原子化的发展趋势,宗族宗亲、亲缘地缘逐渐淡化。个人价值观也发生变化,年轻人不再把建设家乡作为第一选择,而是更多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精英群体大量流失,留下的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的老人和妇女。这些人员不易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很难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
(二)农村金融供给质量低下
一方面,农村以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为主,需求主体分散、抵押物缺乏、收入不高,在配套产业、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不完善,加剧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高,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整体不足,受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资本回报率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产品供应,贷款投放速度整体偏缓,不能有效满足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
(三)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编制水平不高、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规范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地方上一味要政策、要用地指标,在创新思路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缺乏实践探索。对农村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规范,一些产业融合、土地功能复合运用的新产业新业态难以明确用地性质、出让标准,影响项目审批落地,也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四)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严重
农民主体地位是否被尊重,农民主体意识能否被激活,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在目前的农村建设发展中,农民的主体意识日益淡漠、丧失,一些地方出现了政府干部急、投资者热而农民却比较冷的现象,农民成了乡村振兴的旁观者,成了被外来资本挤出乡村的淘汰对象。
二、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思路
(一)组织创新:让农民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体
农村的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所构成的合力。一要发挥好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坚决打破不合时宜的政策束缚。二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要坚持市场化路径,动员社会力量,汇聚农村最紧缺的资源,激活农村原有要素。
(二)金融创新:让资金成为农村发展的保障
做好三个方面的金融创新: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技術和思维,改善农村金融信贷机制,降低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难题。二是产业链金融创新。要深入调研当地中小企业的联系,积极探索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发展产业链金融来降低金融服务的风险和成本。同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通过培育和扶持产业链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三是土地金融创新。要依托土地改革创造新型土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针对当地“三农”的抵押物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金融产品,最大化满足当地金融需求。
(三)科技创新:让技术成为农村发展的助力
一要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将创新平台基地向农业农村延伸,提高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二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创新产业高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强化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三要加快培育农村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动员广大贫困群众参与科技扶贫项目,转变发展观念,解决思想贫困。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流转水平
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完善土地租赁市场,通过置换合并或整片流转等形式,提高土地流转水平,盘活土地经营权。协同推进土地和农村规划、保障的统筹安排。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发挥协调、管理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针对农民的承包权,不能侵犯农民的权利,也不能以发展集体经济或者大规模特色农业为由,强制农民放弃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针对土地经营权,要保护好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避免农民中途反悔、收回土地的情况出现。在土地经营权抵押投资方面也要做出有益探索。
(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推广高科技农业,给予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便利,积极推广现代农机具、先进耕种技术、管理技术,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和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先进加工技术设备和先进加工工艺技术。提高农村地区光纤接入率和各类移动终端的使用水平,让农民通过网络能及时获取农业技术指导,获得国内外市场资讯。
(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综合收益
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特色,发展全链条、全循环的高质高效的农村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发展,扩大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开发一批品质好、质量高的名优产品,并采用农业电子商务形式,积极联合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绿色、低碳的乡村旅游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农耕历史文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势,规划旅游项目与景观。
(四)推出返乡人员创业政策,逐步引导青年回乡发展
对退休人员返乡参与乡村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在退休返乡人员使用宅基地上给予政策倾斜,解决返乡人员的居住问题。乡村基层组织搭建平台,最大程度地激发返乡人员参与乡村建设的内驱动力。针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加大青年职业农民教育力度,提高农村青年的教育水平,逐步引导青年回乡务农或创业,帮助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民的提高职业技能,助其顺利进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