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工业职技术学院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 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成果
2021-06-11周辉林
摘要:本文阐述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如何组织成功申报2013年度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对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统筹、建设实施及成果总结应用推广。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总结应用
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十二五期间”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云教高[2012]2号)要求,以《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2013)》为指导,2013年5月,主持申报了2013年度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工作。
2013年8月,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获批为2013年度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云教高[2013]111号),建设期为2年。建设过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了建设项目任务书和建设方案,主持开展了项目的规划统筹、建设实施及成果总结工作。现对建设项目实施及建设成效总结如下。
一、区域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云南经济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的引进,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显现出自动化人才严重紧缺的矛盾。国际和国内刚产量供大于求,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实施,都促使企业行业要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因此,急需大量电气类专业高技能人才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点檢与管理工作。
(二)企业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西边的工业重镇安宁市,拥有2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有10家进入云南省50强。以钢铁冶炼、云天化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相关多元产业,一批如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煤焦化工、物流等大型企业得到蓬勃发展。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安宁市政府在“工业强市”的口号下,面对辖区内密集工业企业的新形势、新变化投入大量资金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包括:一方面随着产业现代化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国家对持证上岗要求越来越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大。
企业的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掌握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钢铁冶金企业急需的人才。
(三)区域经济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安宁市的支柱产业是冶金、化工、信息化等,据人才需求调查,“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昆钢及安宁周边地区对电气类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超过5000人。昆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掌握自动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二、2013年基地现有基础条件
(一)基地现有实训条件
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筑面积约1725平方米,基地设备资产合计343万元,共包含8个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网络化智能电工实训室,电机综合控制实训室,电工技术实验室,PLC可编程、单片机实训室,PLC可编程操作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电气测量实验室。
(二)基地师资状况
学院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适应高职教育及相关职工技能培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外聘教师均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
教学队伍共23名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8名,学院教师15名,教授1人,副教授2人,副高级职称7人,工程师4人,实验师4人,助理职称5人。在教学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特色突出。
(三)基地使用情况
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按“校企一体,工学融合”理念来建设,做到三好即:“建好、用好、管好”。
基地本着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最大化开放实习实训场所,充分利用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提高工程意识、动手设计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优化和创新基地的建设,推动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发展。
同时,基地能够满足维修电工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培训标准需求、适应企业电气自动化水平发展、服务企业电气自动化生产需要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三、基地建设内容
(一)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其他资源和专业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成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实训室、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扩建)、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室(扩建)、维修电工实训室(扩建)五个实训室;其中扩建的维修电工实训装置,是学校与昆钢重装集团电气分公司共同研发教学设备。
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及项目 主要功能
1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实训室 设备包含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智能视觉检测系统、RFID数据传输系统、PLC控制系统及一套供料、输送、装配、仓储机构,可以实现对高速传输的工件进行检测、分拣、搬运、组装、存储等操作。
可以进行机械组装、电气线路设计与接线、PLC编程与调试、智能视觉流程编辑、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等多方面训练,适合职业院校电气类相关专业《工业机器人与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适合自动化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训练及技能比赛。
2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 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完成《PLC及其应用》、《传感器技术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过程控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机电、自动化、物流等专业的教学及实训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训平台。
3 电子技术实训室(扩建) 具有是高度仿真的电子工艺生产线,满足学生电子制作、电子设计大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活动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训要求。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室(扩建) 从加深学生对理论认知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出发,并结合日常工作中典型的电力电子及其自动控制电路的要求,适合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电子、供用电等各类专业的《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多门课程实训教学。
5 維修电工实训室(扩建) 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器件和部件,可进行不同课程模块,不同项目的实训,本设备适用范围广,可完成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多。使用完毕的元件、器件和部件,从实训台上拆下,集中保管,损坏和丢失少。一个实训场所,可以完成几个专业的教学和实训,经济适用。
(二) 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进度
1.完成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调研、编制建设方案、形成建设项目技术文件。完成时间: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
2.完成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招标、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完成时间: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
3.完成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设备安装调试、教师培训、试运行工作并投入使用。完成时间: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
四、基地建设保障条件
(一)组织领导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实训部、后勤处、电气工程系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实施管理。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三)资金保障
基地建设总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资金100万元。同时为保证基地建设的可持续性,学院主办单位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学院自筹投入资金100万元,共计200万元。
五、组织实施
2015年8月,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领导下,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其他资源和专业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按照建设任务要求完成了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实训室、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的建设,总投入建设资金168.62万元。
六、建设成效
(一)专业教学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电气类专业实训室由2013年的8个专业实训室扩建到16个专业实训室。满足电气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需要。
2.电气类专业在校生人数由2013年的610人发展到2120人。每年组织电气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开展维修电工(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3.2015年学校申报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云南省高职申报该专业的第一所学校,并于2016年开始招生。
(二)技能育人成绩成效喜人
依托基地从2014年起,学校连续七年承办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技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两个赛项,学校多次荣获 “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献奖”,学生获一、二、三等奖,共计80多项。
(三)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1.技能鉴定培训
2014年,与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制造——“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装置”,建成了120个工位的维修电工实训室,满足电工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承担了昆钢集团及社会企业职工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15—2018年,每年近千人的培训鉴定工作。
2.专利及应用推广
201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两项专利。2016年,推广应用到,安宁职业高级中学、昆明和普洱技能培训鉴定学校,用该设备建成了电工实训室,得到了使用学校师生的好评。
(四)依托基地申报成功省级、国家级项目
1.国家级项目
2017年2月,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人才培养中心(教职成司函〔2017〕14号)。
2.省级项目
(1)2015年8月,云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周辉林、刘卫标电气专业群电气技能大师工作室”(云教高〔2015〕73号)。
(2)2015年8月,云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示范点建设项目——“电气类专业群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产教融合示范点”(云教高〔2015〕74号)。
七、结束语
省级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建成,有效支撑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为电气类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学校遴选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