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21-06-11汝小惠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

汝小惠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所在。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便得积极进行创新和转变,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还得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理念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入已然成为教学必然趋势。所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兴趣培养。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因为应试教育的深入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点知识转,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这样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而且还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而学习起来存在很强的功利性,对其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意义重大。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实施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具体落实中,依旧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认知不足的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盲目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觉得学生的成绩才是第一位,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边。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进行考点知识的教授,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内涵与精神体现,这样导致核心素养实施沦为形式,而且还极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是照本宣科,盲目将和考试相关的内容硬塞给学生,然后布置大量的习题,旨在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学生能否深度理解则比较忽视。在这种单一的方式下,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主体性难以得到体现。同时,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会阻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因为家庭背景、所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学生之间会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即便面对同一知识点,他们的理解程度也会不一样。不过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基本都是统一式的教学,不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指导等,都是一样的。这样将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不够吃的情况发生,引发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核心素养渗透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措施,以便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展开有效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与依据,所以十分关键。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创新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入分析其内容与含义,然后基于此引入合适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在核心素养与教学融合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具体情况,然后基于此制订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得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然后围绕兴趣这一核心进行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得从长远角度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包容,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点,并及时鼓励,这样便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二)丰富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并借助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进步。例如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教育领域中,微课便是其融合产物,存在短小精悍等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课堂重难点知识,突破教学难重点。

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提前制作好相关课件,之后将其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之后在课堂上也可以适时呈现出来,将知识动态化的展示出来,这样便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又可以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节省课堂时间,同时还能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合理应用问题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合理落实核心素养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借助问题教学法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不过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不然的话很有起到反效果,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克与千克”这一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周末的时候,小明与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现在买了绿豆、青菜等东西,请问是怎样付钱的?是按个或者棵吗?”通过这一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很好调动学生原有认知与兴趣,进而都能积极地回答:“称重量!”之后,教师便可以顺势引入正文教学,这样必定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

(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让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而且这还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机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一直保持活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出手,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兴趣自然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