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你是司马迁

2021-06-11洪水

党员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李陵常人朝廷

洪水

读《汉书·司马迁传》后,读者会情不自禁地发问:假如自己是司马迁,能有那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忍受超乎人想象之厄境,去实现志向和抱负吗?

了解历史的人知道,司马迁是因为替汉将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的。司马迁与李陵一同在宫中供职,卻并未深交,甚至没有聚会喝过一杯酒,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他之所以替李陵申辩,说到底是为汉朝天下着想,认为朝廷需要这样的国士,虽出入万死,也不求一线生机。

李陵是西汉名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多次请战,率5000余名弓箭手出发征战匈奴,激战中屡屡获胜。不料,李陵率军深入匈奴境内,与单于军队连战10余日后,弹尽粮绝,遭至兵败。

司马迁看到“主上凄惨悲痛”,很想表达心中的想法。适逢朝会召见询问,他就直抒胸臆,阐述李陵的功劳,目的是想“宽慰主上的心境”。

然而,满腔热血,一片忠心,迎来“欺诬主上,处以宫刑”的判决,谁说不是旷世奇冤。放在一般人,恨不得一头撞死、了结余生,还想什么编纂史书给后世!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受辱到达极点,仍能不改初衷。

李陵事件在朝廷引发的争辩,反映了汉室朝廷的复杂诡谲。李陵战败受降,汉武帝极为郁闷,并责问大臣,公卿随后都将责任推到李陵身上。司马迁不以为然,想堵住敌意言论,却触怒了皇帝。汉武帝并没有直接处置司马迁,而是将其交给廷尉审理,结果定罪诬上,处以宫刑。

放在常人,无端获罪,处以极刑,血海深仇,拼死要报。司马迁的伟大在于,虽蒙惊世奇冤却心中始终抱定信念,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宏图大志。

除了身心受到巨大摧残,司马迁当时的生活环境也坏到极点。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负罪受刑之后,很不容易处世,下流小人常多谤言非议,深为乡里所耻笑。回肠九转,居家便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则茫然不知所往。

就是在这样一种随俗沉浮、与时俯仰、狂惑混沌的境界之中,司马迁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一步步完成对自己、对世人、对后人的交代,怎能不让人敬仰!

如果我们是司马迁,是不是应该经常问问自己:为事业、为抱负、为理想,能有他一样的决心、斗志、毅力吗?品读《史记》,除了以史为鉴,一定要多想想作者——他本身就是一部引人入胜、让人感慨的大书。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李陵常人朝廷
朝廷场域之下《左传》中的女性审美分析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奋不顾身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存在与时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常人化”,领导生活新态
THE BEAST IS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