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咏经典 受益无穷

2021-06-11胡小望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落木唐诗三百唐诗

胡小望

近期听了一个关于教学艺术的讲座,有学者将大量的体育、音乐练习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提并论。对此,本人有一些思考,今公之于众,亦就教于方家。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出清代进士蘅塘退士,即孙洙。他是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曾任多个地方的知县及江宁府学教授等职。孙洙也是《唐诗三百首》的编纂者,他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里写道: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蘅塘退士这一段话的大意是,《千家诗》有一个弊端——“止五七律绝二体”,就是诗体太少。所以他选取了多种诗体,每种诗体选了几十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个选本作为家塾的课本让孩子们学习,就是人老了以后,这本书也仍值得反复阅读。他引用了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并说“请用我蘅塘退士的这本书来验证这句谚语吧!”这句谚语中的“吟诗”不是背诗,是“作诗”,所以人们常常说“不会作诗也会吟”并没有曲解原意。

那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熟读”是不是类似于体育和音乐演奏的大量技能训练?“熟读唐诗”与“吟诗”“作诗”又是什么关系呢?

“熟读唐诗”是积累语言的重要实践。语言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在对生活的认知中逐步积累语言,同时在语言的积累中不断丰富对生活的认知。古代诗歌运用的语言凝练含蓄,是典型的文学语言。其一字一句、一平一仄之间,是景语也是情语,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诗人眼里的客观世界,也流淌着诗人丰富的意趣情感。我们“熟读唐诗”常常有“言我所不能言之事,发我所未能发之情”的感觉,这正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唤醒了我们对生活、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的全新的认知,如珠似玉的诗歌语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上高台,纵望天地,俯仰今古,思绪万千,心中涌起不能尽说的情感。这首诗短短数十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篇,正是因为诗中所展现的“汉魏风骨”也是历代文人所崇尚的高贵品格;诗中的情感抒发则道尽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人生感慨。又如李白的《送友人》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分别以“浮云”“落日”比拟“游子意”“故人情”,不禁引发读者的联想:天空一抹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徐徐而下又不忍遽然离去的夕阳,何尝不是作者对朋友依依难舍心境的写照?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人们“熟读唐诗”,用心触碰这种有形象、有温度、有声音、有色彩、有味道的文字,绝不会等同于和尚念经,更不像某种技艺的机械训练,而是“熟能生巧”,读多了,模仿、转化、借用、引申,都是一种熏陶,都是一种积累。讲究一个“熟”字,张口就能说,提笔就能写,别人讲了上句,我们就能够接出下句。在一次次“熟读”中,人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既感受诗歌语言的音律节奏,也沉浸、把玩其形象情感、情趣兴味。熟读唐诗“正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读者积累语言、建构语言”,“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学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的重要实践,也是滋养心灵、活化情感的重要体验。

“熟读唐诗”是发展思维的有效策略。唐诗是一个时代的映照,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那些字字珠玑的诗作是诗人眼里的现实世界,也是他们心中向往的世界。诗人没有将现实生活全景实录,而是截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自己的情思之中。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一首首用心血凝成的作品有了形象、色彩、声音和温度,诗中精湛的艺术技巧赋予自然界的山川河流、风花雪月以生命,使庸常的生活变得富有生趣、充满灵性。以杜甫的《登高》为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此联中为何用“落木”而不直说“树叶”?在反复吟咏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树叶”从色彩上看大多是绿色的,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而“落木”从色彩上看则是黄色或褐色的,给人以光秃之感,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到“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落木”是韶光的消逝,也是生命的告别。因而,“落木”较“树叶”更能凸显出秋日的萧瑟之感。

有人说,如果没有唐诗宋词,春夏秋冬都會黯然失色。因此,“熟读唐诗”的过程,也是读者与作者隔空对话、放飞神思的过程。在反复的吟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追随李白神游,可以感受杜甫的苦难,可以分享王维的灵动,可以体验白居易的感伤……伴随着诗句的吟咏诵读,读者走进作品独特的诗意境界,不仅感受作品优美的音律节奏,而且通过诗中的一枝一叶触摸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品味诗句隽永的哲思。这个过程不仅是读者精神濡染浸润、灵魂净化升华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熟读唐诗”是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唐诗之所以跨越时空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经典,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绵延不息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长城,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动态的美的形式、美的韵味和美的创造。雪莱说:“诗是神异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如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滚滚来”,为什么不是“滚滚去”?文言文中,“去”有“离开、舍弃”之意,“来”指“发生、到来”。江流滚滚而来,这是生命的奔流,也是力量的涌动,以“不尽”修饰“滚滚来”,较“滚滚去”更能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击感,令人更加激奋。对这些内容如若不细细咀嚼涵泳,那么语言的美感和诗人的匠心也就无法体会到了。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如前人所言,“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其含义深沉、蕴藉、隽永,在阅读过程中反复琢磨,如嚼橄榄,如品香茶,才能领悟到贯通文本的内在血脉,获得作品的深层意蕴。在生动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体味诗作美的节奏音律,那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抒发,无不令读者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共鸣,从而激发出美的联想、美的回味、美的思索、美的创造。因此,“熟读唐诗”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进行机械训练和重复操作,而是随着“读”的不断深入,读者的体验也在不断丰富,对作品的感知理解也在不断加深,“熟读”的过程也就因而进入了审美与创造的过程。年届九旬的叶嘉莹之所以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要将诗词“吟诵”传承下去,就是因为她认为,“吟诵非常重要,字从音出、字从韵出,只有会吟诵才会创作”。对于专业的诗歌鉴赏而言,尽管“熟读”只是经典作品审美鉴赏的起点,但“熟读”绝不是“和尚念经”式的只达到“口熟”,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诗的美感和意蕴、意境内化为读者的品位和素养,为读者开展诗歌的鉴赏和创造提供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何不可能呢?

由此,我想起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卖油翁》中曾借卖油翁之口评价某种手工技艺的娴熟:“无他,但手熟耳!”“熟能生巧”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总结,射箭、倒油这些技能经过长期训练能在准确度和速度上得到提升,但这“巧”只是技艺的提升,并非技能的蜕变。生活中不会因为“手熟”,射箭者成了制箭者,倒油者成了榨油者。但“熟读唐诗”则全然不同。在“熟读”的过程中,“唐诗”不仅丰富了读者的语言,而且借助个体的生活经历和感悟,那些诗中凝结着的诗人的大悲大苦大恨大爱,已化作了每一个读者个体的生命表达和审美意趣,由读而思,由读而悟,由读而作。当然,作诗尤其是作近体诗不仅要了解基本格式,还需要诸多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支撑,很难“作”出规范合律的诗作;但这并不影响读者这一角色逐渐成为“作者”,而这是一般技艺重复训练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熟读唐诗”,不仅是“读”,也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思维的创造和生命独特的体验与创造。“腹有诗书”者,必将“气自华”!

(作者单位: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落木唐诗三百唐诗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该怎样向《唐诗三百首》致敬
落木(外二首)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唐诗赏读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诗赏读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唐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