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的养生法宝
2021-06-11胡艳飞
胡艳飞
养生是全世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观念上的不同,不同国家养生的观念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以欧洲为例,就有很多极具代表性的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西班牙人的“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是西班牙人长寿的一大功臣。所谓“地中海饮食”,泛指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等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的一种饮食风格,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榄油。地中海式饮食是以自然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包括橄榄油、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加上适量的红酒和大蒜,再辅以独特调料的烹饪方式。
西班牙是“地中海饮食”圈的主要代表国家,西班牙饮食的主要食用油是橄榄油。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橄榄油富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营养物质。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研究证明,橄榄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抗癌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抗衰老等效用。
对于吃肉较多而导致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过多的人群来说,选择橄榄油做食用油,能有效的发挥其降血脂的功能,从而可以防止发生高血脂症、脂肪肝和保护心脏,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富贵病的发生风险。
除了“地中海饮食”,西班牙人午休是一条雷打不动的老习惯。尤其是在夏天,政府还会规定全国统一的午睡时间。午休能够调整人的身体机能,用更饱满的精力迎接下午的挑战。
法国人的“葡萄饮食”
浪漫的法国人是热爱美食的民族,他们在平时饮食中摄取大量高卡路里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得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却比其他同样饮食习惯国家的人要低得多,这得益于法国人酷爱葡萄。葡萄自古被推尊为“百果之宗”。可以止咳、润肺凉心、消炎降火之功效。葡萄含有充足水分及葡萄糖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并能提供纤维素和钙、磷、铁、碘、钾等微量元素,其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苹果酸等。
法国人对葡萄有着非同一般的喜爱。在法国,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吃葡萄这种水果,不论是高档餐厅还是普通人家,都可以看到葡萄的身影。此外,在法国的药房里还有一种干燥的葡萄叶,据说可以用来治疗腿部肿胀和静脉曲张。法国人的葡萄酒情结丝毫不亚于中国人的饮茶情结,适量饮用葡萄酒有利于食物消化。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酒中的单宁和白藜芦醇都具有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和器官免受氧化之害,可以防止血液凝块、消炎、促进血管扩张和抑制细菌繁殖,还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延缓人体衰老,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毋庸置疑。调查显示,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显著低于美国人,其奥妙就在于此。
在热衷于吃快餐类食品的现在,每天晚饭的时候喝杯红酒不失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人员发现,晚饭喝杯红酒,可以大量排出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有益健康。
意大利人的“饮食科学”
意大利是欧洲有名的长寿国家,男性平均寿命为78.3岁,而女性则高达84岁,这与意大利人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意大利人吃饭很注重依序饮食,他们会先喝汤,例如蘑菇汤、混沌汤、红菜汤等,通过这些汤品可以产生饱腹感;喝汤之后会上主菜,主菜多以肉制品和海鲜为主,因为主菜是海鲜类食物,他们含有的脂肪量低,而蛋白质含量较高。
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每餐都要尽可能做到营养均衡。早餐一般是加牛奶的咖啡、谷物和一种形状如同小喇叭的饼干,可以为一上午的工作和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午餐通常包括两道菜,第一道菜是三明治(包含肉类和蔬菜)或是一小盘通心粉,第二道菜是小份鱼肉(或鸡肉)和蔬菜。晚餐很丰盛,有浓汤、蔬菜沙拉、牛肉、甜点,主食仍是通心粉。荤素搭配,膳食均衡,而且晚饭时间会比较早,这样就不会影响胃的消化,有助于养生长寿。
瑞士人的“心理养生”
瑞士人长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瑞士形成的人文环境,使得他们能够长期保持健康的心理,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哲學家怀特利说过,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诚信是瑞士人共有的良好品质,瑞士大小城市的公交车都不设售票员,司机也从不管验票,日内瓦的大小街道上到处都有出售报纸的报箱,上面写着报价,无人监管,人人都自觉将硬币投入报箱的货币孔内。信任让人更有安全感,减少焦虑感,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增强人们的免疫力。
而准时守时则是瑞士人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所有的公共交通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准点的。准时会令人减少失落感和焦虑,过度焦虑是对人的心理莫大打击,长期的过度焦虑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准时守时,帮助瑞士人更加轻松,免疫力更强。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