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透射法在铁路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2021-06-11□陈亮
□ 陈 亮
声波透射法检测铁路桥梁桩基工程,是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铁路客专、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大量采用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准确、有效地检测出铁路桥梁桩基混凝土中存在的离析、夹泥、空洞、沉渣、断桩等质量缺陷,为桩基完整性检测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是一种便捷、快速、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在此,特结合以往铁路桥梁桩基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经验,拟从声波透射法检测原理、适用范围、现场检测基本要求、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及缺陷判断等方面,对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开展同类桩基检测工作有所裨益。
1 声波透射法检测原理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基是根据“穿透法”,采用发射换能器重复发射超声波脉冲,让超声波在所检测的桩基混凝土中传播,然后由接收换能器所接收[1]。超声波在穿透混凝土介质的传播过程中,会在桩身缺陷处发生绕射、折射和多次反射,接收换能器接收到声波信号后,经过声波检测仪接收、处理并自动生成桩基检测参数(如声速、波幅、频率、声时)及相关检测图形(如声时与波幅波形图、波列图,等等),动态地反映桩基混凝土基本质量及有关缺陷状况[2]。
2 声波透射法适用范围
根据《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19)的规定,桩径D≥2m或桩长L≥40m或特殊结构物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桩,应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桩径<40m的桩基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铁路桥梁桩基时,需按设计要求提前在桩身埋设声测管。声测管埋设如图1所示,当桩径D≤0.8m时,应埋设不少于2根管;0.8m<D≤1.6m时,应埋设不少于3根管;1.6m<D≤2.5m时,应埋设不少于4根管;D>2.5m时,宜增加声测管的埋设数量[3]。
目前铁路桥梁工程桩基多采用1m、1.25m桩径,声测管按图1(b)的布置方式埋设。
图1 声测管布置示意图
3 铁路桥梁桩基检测
3.1 基本要求
在进行铁路桥梁桩基检测时,应以每个桥梁墩台为一个检测单元,每检测单元应一次性连续检测完毕。开始检测时间:需待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时方可进行检测[1]。考虑到铁路桥梁桩基工程施工工艺的需要,其桩基检测应在承台基坑开挖完成,并破除桩头、割除声测管顶部管节后进行,一般情况下应在某承台最后一条桩基浇筑水下混凝土20d后进行较为适宜。
3.2 准备工作
现场检测应先核对墩台号、桩号,了解桩基类型(摩擦桩、端承桩)、桩径、桩长、桩身混凝土等级、桩顶标高等设计参数。同时,应检查声测管顶部管口是否平齐一致、测管是否堵塞、声测管内是否注满耦合剂(清洁水),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检测。如声测管局部堵塞时,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通管。通管方法:用高压水冲洗清管,或采用钻机配小钻头扫孔清管,或钻芯通管,直至满足测试要求。
3.3 现场检测
采用数字非金属声波测试仪[如武汉岩海RS—ST06D(S)]。正式检测前,需录入被检桩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如工程名称、墩台编号、桩基编号、桩基混凝土等级等),设定好测点间距。检测时,测定桩长,采用平测法对全桩各个检测剖面的桩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普查,当发现声学参数出现异常部位时,采用加密平测、斜测或扇形扫测等细测方法进行验证检测[4];必要时可钻芯取样、试压予以验证。平测法、斜测法、扇形扫测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平测法是铁路桥梁桩基检测的常规方法,如图2(a)所示。平测法检测桩基发现声学参数存在异常测点时,应采用斜测法或扇形扫测法对异常测点进行加密测试,以便准确确定异常部位的范围,从而为桩身完整性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平测基本方法:先将发射、接收换能器分别置于1、2声测管(见图1)的管底并保持相同标高,然后按设定好的测点间距,自下而上将发射、接收换能器以相同的步长(一般采用200mm),匀速、平稳地向上提升(此时声波检测仪始终处于开机状态),在提升过程中主机相关系统自动读取步长、声时、波幅、主频、纵速等测试参数,自动记录各测点的声波信号,形成声时、波幅曲线及波列图等。根据近些年来开展铁路桥梁桩基检测的经验看,在各种检测参数中波列图、纵速最为关键。一般情况下,根据波列图、纵速即可判定桩身混凝土的缺陷类别(如离析、夹泥、沉渣、断桩等)。
图2 桩基检测方法示意图
(2)斜测法是验证检测的主要方法,如图2(b)所示。斜测时应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宜采用单一的斜测法验证检测):第一,发射换能器比接收换能器位置高一个步长,且位于可疑点下方0.5r以上的距离(r为桩基半径),此时接收换能器终止点位置应位于可疑点顶部0.5r以上的距离;第二,发射换能器比接收换能器的位置应低于一个步长,此时接收换能器应位于可疑点下方0.5r以上的距离,发射换能器终止点位置应位于可疑点顶部0.5r以上的距离。斜测法验证检测时,步长应≤100mm,提升发射、接收换能器时,应匀速、平稳保持同步。每一缺陷部位验证检测次数应≥2。斜测时,发射、接收换能器中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宜按300°~400°范围掌握,不宜过大。
(3)扇形扫测验证检测也可采用扇形扫测的方式进行,如图2(c)所示。扇形扫测是将一个换能器置于某一高程不动,而将另一换能器逐点移动,使测线呈扇形分部。扇形扫测试时,各测点测距可不尽相同,各测点波幅不宜相互比较,应注意根据相邻点测值的突变对某测点测线进行分析,缺陷判定主要依据应是纵速大小及声波信号衰减程度。缺陷位于桩底部位,难以扇形扫测时,也可采取加密平测法予以验证检测,此时测点步距应≤100mm。
4 数据分析及缺陷判断的主要方法
现场检测完毕后,数据分析及缺陷判断的主要方法:一是查看波列图;二是核对缺陷区域的纵速值;三是进行综合判定。有关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图3 波列图局部示意图
4.1 查看波列图
波列图为声时与波幅波形的集合图,或声测线的集合图,如图3所示。正常波列图:全桩各检测剖面范围内,声测线排列有序、规则分布、疏密得当,基本无畸变现象,如图3(a)所示;缺陷波列图:缺陷部位声测线呈畸形变化,无首波,波幅较小,有的甚至呈直线状,其余部位波列图正常,如图3(b)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正常波列图与缺陷波列图区别较大,易于辨识。因此,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查看波列图,准确掌握每一条桩基各检测剖面的缺陷数量及大致部位,从而为数据分析提供准确依据。
4.2 仔细核对缺陷区域的纵速值
声速是分析桩身混凝土基本质量的一个关键声学参数,利用声波透射法检测铁路桩基时,声速分析主要是对测试仪显示屏中所显示的纵速值进行分析。桩身混凝土正常状态及各种缺陷状态下(严重离析、严重夹泥、断桩等),其纵速有相对应的确定值域,根据不同的纵速值基本可确定缺陷的大体类别,逐测点仔细核对纵速值后,即可准确地划分缺陷的起始与终止部位。为快速、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纵速值的核对与分析应在查看波列图的基础上进行。
4.3 综合判定
为准确判定桩身缺陷类别、范围及桩身完整性类别,在查看波列图、核对纵速值的基础上,还应依据声时、波幅、主频、声时与波幅波形图及钻孔桩设计标准(混凝土等级)、钻孔桩施工工艺及地质情况等进行综合判定。由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缺陷时会发生绕射、反射或多次反射,故声时会延长(正常情况下其平均值大约为127μs,即Tm=127μs,缺陷严重时会延长至300μs~480μs),波幅也会随缺陷类别的不同,发生不同的衰减或严重衰减变化(正常情况下,其波幅大约在102dB~111dB范围内,断桩时会衰减至0dB呈直线状),主频值也会随缺陷类别的不同,发生不同的漂移或严重漂移(正常情况下主频值一般比较稳定,遇到缺陷时会发生较大的漂移,断桩时会漂移至20kHz以下),声时与波幅波形也会随缺陷的不同,发生不同的衰减变化,其中,图4(a)为正常声时与波幅波形,图4(b)为断桩时严重震荡变化波形。
图4 声时、波幅波形示意图
5 实例分析与判定
下面以桩径1.0m、桩长L>40m、桩身C45混凝土、埋设3个声测管、检测步距设定为200mm时的铁路桥桩为例,对桩身混凝土质量及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如下:
5.1 桩基质量合格情况
桩基质量合格时(即Ⅰ类桩),测点纵速值在4300m/s~5100m/s范围内。此时波列图正常,首波完整,声时、波幅波形形态较好,且波形基本无衰减变化。此时,波幅、声时正常,主频比较稳定,3个检测剖面所有测点的声学参数均会呈现出上述良好特征。
5.2 桩身混凝土离析
轻微离析时,测点纵速值一般保持在3700m/s~4300m/s范围内。此时波列图变化较大,首波不完整,声时、波幅波形会发生畸变,声时略有增加(约在150μs~160μs范围内),主频值略有漂移(约在43kHz~46kHz范围内)。如该种缺陷仅发生在某一个检测剖面,且其缺陷范围不大时,该桩身混凝土质量可判定为合格;如果该种缺陷同时发生在多个测面时,其质量应判定为基本合格(即Ⅱ类桩)。
严重离析时,测点纵速值则会较低,仅能保持在3000m/s~3700m/s范围内。此时波列图变化较大,首波已发生畸变,声时、波幅波形衰减变化极大,波幅剧烈震荡;声时会增加至210μs以上,主频漂移量较大(有的低于35kHz)。如该种缺陷发生在单一检测剖面且缺陷范围较小时,桩基质量可判定为基本合格(Ⅱ类桩);如该种缺陷同时发生在多个检测剖面,且缺陷部位基本相同,缺陷范围较大时,则应判定为严重缺陷,该种情况应钻芯取样验证,当验证强度严重低于设计强度时,桩基质量应判定为基本不合格(即Ⅲ类桩)。
5.3 桩身混凝土严重夹泥
一般情况下,这种缺陷出现在桩底较多(桩身局部塌孔时也可能出现)。桩底混凝土严重夹泥时,一般纵速值极低,仅能保持在1900m/s~2500m/s范围内,此时波列图变化极为严重,无首波,声时、波幅波形基本呈直线状,声时会增加至290μs以上,主频漂移较大(甚至低于26.0kHz)。桩底混凝土严重夹泥主要因施工工艺缺陷所致(孔顶储料斗钢闸板下未设置隔水装置),该种缺陷对桩身影响的范围一般会比较大(少则1m,多则3m),而且会同时影响3个检测剖面,该时桩基质量应判定为基本不合格(即Ⅲ类桩)。
5.4 断桩
该种缺陷大多由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工艺缺陷所造成(如拔管过高,露出混凝土面后第二次插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所致等)。出现断桩事故后,3个检测剖面的纵速值均会同时出现较大幅度的低值(一般会低至1600m/s~2500m/s范围内)。此时多个检测剖面均会在同一部位出现相同的缺陷,波列图则会出现较大范围的严重畸变,无首波,声时、波幅波形基本呈直线状;声时会增加至300μs以上,主频值则会降低至20kHz以下。该类缺陷性质极其严重,桩基质量应判定为不合格(即Ⅳ类桩)。
6 结语
根据近些年来铁路桥梁桩基检测的实际经验看,声波透射法检测铁路桥梁桩基时,可依据波列图、纵速值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声时、波幅、主频、声时与波幅波形及钻孔桩设计标准(混凝土等级)、钻孔桩施工工艺、地质情况等情况,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准确综合判定。在此特将这种分析、判定方法与同行们进行交流、研讨,以期把铁路桩基检测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