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促提升
2021-06-10王妮
王妮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学期里最重要的事——期末考试结束了。成绩揭晓后,有的同学高兴、喜悦,有的同学难过、遗憾。在这些高兴的同学里,有些同学一直很优秀,这次期末考试也不例外,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当然值得高兴;有些则是平日里出现问题较多,老师提醒次数较多的学生,到期末考试时他们把老师提醒的都记住了,考试时认真了,成绩进步了,有成功的喜悦,也值得高兴。而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有些同学学习一直不用心,贪玩,自身存在问题较多,成绩自然不理想。还有些同学平日里学习成绩不错,聪明却不踏实,结果在期末考试这关键的时刻掉链子,着实让老师、家长有些失望。
仔细分析这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试卷,会发现存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两方面问题。怎样改正这些问题,以便下学期迎头赶上?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有所成的必须前提。
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情和行为取向。学习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他人的示范、指导和劝说,并且自己在实践中对事情的认识和情感的体验中逐渐形成的。
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各种其他分心的事情时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或目标。而一个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却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态度,而不去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学习会给他带来什么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说起了。
因此,学习态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会不断提示学生要努力前进。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这既是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又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关于学习态度,我有两方面的认识:
(一)学习态度是全方面的。学习态度不仅指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做作业的一种动力,更蕴含着学生课下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的态度。这是一个人开放自己的胸怀、汲取良好知识必备的诚恳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课堂教学管理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
(二)学习态度能影响人生。好的学习态度能让学生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好的学习态度也会激励身边的人,给其他同学做一个好榜样。
面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就应该经常为他们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思想。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持续训练和自觉培养,才能形成积极、主动、端正的学习态度,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有所成的必须保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细心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多,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听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动脑,肯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业练习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以及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时,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具体书写进行细心指导,反复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带动其他习惯的养成,促进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四)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认真检查,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检查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检查,教育学生坚持“一步一查”,即做一步检查一步,可以随时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学生答题正确,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差错,教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发现错误并改正,提高解题技巧。
(五)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人们都习惯了孩子成绩不好时,给他补课。无论是家长每天早早下班给孩子开小灶,还是请家教送补习班,这些方式都像方便面一样,能解决短时间的饥饿问题,但是却给不了孩子足够的营养,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后继有力。只有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告诉孩子,多多读书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一旦学生的思维版图被打开,那么它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远远要比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補课”更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好习惯,倍成长!但由于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要注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以形成习惯。
培养学生的端正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亲爱的同学们,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调整好心态,认真反思,努力耕耘,扬长避短,为梦想起飞!
(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