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2021-06-10蒋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蒋勇

摘 要:初中阶段科学学科的教学是为了综合培养科学人才,让学生在初中初步感知学习科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良好学习习惯,发展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阶思维能力;问题串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的高阶思维能力,就是指在学习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要综合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思维分析科学问题,提高个人的科学修养。教师在对这门学科展开教学时,应当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当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注重问题引导,采用问题串教学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科学这门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上科学课,就觉得讨厌,提不起精神的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也应当注意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科学基础知识框架的架构。

例如: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意本节课的知识难度,相对来讲比较高,学生在吸收本节课知识之前,首先应该对之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会更加容易。针对这样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由浅入深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常见的酸有哪些?” “常见的碱有哪些?”当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来探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几种物质,分别是酸还是碱?”让学生通过思考简单问题,先建立其对酸碱知识的框架,紧接着在酸碱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来思考酸和碱之间发生的若干反应。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不同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当学生回答完以上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设计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提问,判断教材中的某个实验应当属于哪一种反应?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问题,教师会发现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对酸碱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也进一步提升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适当变换课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话语权和发展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自主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节约课堂的讲学时间,而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能量及其形式”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整体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难度,经过教学备课,教师会发现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这部分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并不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知识。由于学生在此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能量方面的知识,教材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也相对详细,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时可以尝试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导学案,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研究能量及其形式在物理學的世界中是如何转变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有哪些?而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判断如何转变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预习情况比较好,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加深教学难度,为学生讲解更加高级的科学知识,让其进行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学习,培养高阶思维。

三、课堂注意总结升华知识,深化科学的难度

初中阶段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除了有效的预习之外,还要注重复习阶段的教学,复习在一门学科教育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所占的重要比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发现有些知识在教学第一单元的时候,学生没有理解很透彻,但是等到最后期末总复习的时候,教师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升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在启迪教师,如果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某一部分科学知识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将知识内化于心,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缓和的教学方法,先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式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体内物质的运输”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学生必须要对人体的器官以及其基本功能有很好的把握并且能够顺利背出物质在体内运动的顺序。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逻辑理解能力,而且要将很多知识背诵下来,这样的难度基本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会很顺利。但是教师在初次讲解的时候,可以适当将基础知识作为讲解的重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基础知识中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教师再来进行每月总结复习。复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难度稍高的科学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究竟应当如何应用于题目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顺科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并且将应该背诵的部分记忆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改变观念,提高培养意识。初中科学分析高阶思维能力可以通过问题化学习,激发学生分析思维的兴趣,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教学教师在教学工作组织过程当中,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努力给学生打造更加高质量的高阶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丹丹.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科学问题串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6):160-161.

[2]陶文省.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初中科学探究性问题设计[J].华夏教师,2019,(8):57-58.

(浙江省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搭建智慧“脚手架”,提升“高阶思维力”
促进《中国地理》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基于实验探究教学,培育高阶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