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分析

2021-06-10程晓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法制教育小学

程晓维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从小就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当中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存在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脱离实际情况就意味着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一直基于理论性层面,这对于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去感知道德与法治文化元素是很不利的。所以为了弥补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这一弊端,本文展开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当中的法制教育分析。

關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法制教育

在教师针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的时候,一定不能只是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展开,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理论灌输的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反感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法制意识的养成,反而还会影响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以法制教育这一角度进行切入,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将会比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更加有效。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首先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来看,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不是非常难,所以很多道德与法制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都会以成年人的视角来衡量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较为简便之后,就会不自觉的去选择理论导入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1】。事实上如果总是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小学生在道德与法制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会感到枯燥乏味的。第二,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落实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小学都能够在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当中,真正促使教师把教学内容的教育落实到位。有些小学,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引入专门的教材或者引入了专业教材之后,没有将这些专业教材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相反的,这一些学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片面的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等同于学生的德育培养。于是,一部分学校就会通过班主任以班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或者是通过学校集体讲座的形式来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小学生的法制意识是非常不利的。上提到的这些都是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下,本文将针对这些现实性问题,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以法制教育作为主要切入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法制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2】。

二、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策略分析

(一)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普及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会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是对待事物的判断也只是有一种模糊的对或错的意识。所以一向是在针对这些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的时候,就要注重从法制意识的方面进行切入,进一步明确小学生的是非观念,帮助小学生判断日常生活当中各种事件的正误。就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例如但小学生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小偷在偷一位大姐姐的钱。那么这名小偷的行为是怎样的?小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制止?很显然每一个小学生都会认为这名小偷的行为是错的,但是具体为什么是错的,自己为难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制止,却不是所有小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的。那时候教师就可以对这件事情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引导小学生去合理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生活当中所见到的一些不良事件,可能与法律规则之间具有某种联系,那么自己在进行处理的时候也才会有最基本的依据。

(二)采用情境创设方式来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的时候,一定不能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会大大削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比如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上设置一个情境,自己正在路上走,然后无意间丢失了钱包,然后和小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考验小学生在看到自己丢失钱包的那一瞬间,应当作出怎样的决策和行为。又或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某一生活情境的演绎,当一个老人摔倒在马路边上的时候,小学生上去搀扶了老人,但是老人反而诬陷是小学生将自己推倒。这样的情况之下再去考核小学生做出怎样的自我保护行为?小学生的行为是否能够合理合法?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形式,在各种各样的情境当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学习课堂体验,增强小学生对于法制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落实到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来开展教学,否则只会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浮于表面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培养的主要目的【3】。

结语:总而言之,在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从法制层面切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小学生实际生活当中某些不良事件进行放大,然后运用专业化的道德与法制知识来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正确是非观念。在职外教是还要注重去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采用角色扮演或者是情境考核等多种形式,激发小学生在道德与法制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当中。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之下,才能真正实现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敏燕.联系生活 实现小学道德與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46):129.

[2]秘芳云.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1):107.

[3]乔红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育,2017(22).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宁谷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制法制教育小学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法制意识教育研究
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的思考与实践
让农村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更高效的几点尝试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