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2021-06-10何淦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何淦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更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小学时期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儿童就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于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在核心素养下对于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使小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从而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以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出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些许的转变,所以,对小学生教育的观念也应有所提升,所以,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深度挖掘教育的最大意义。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良好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种品格和能力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个人良好品格、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综合能力,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小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小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

一、核心素养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展开德育教育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阵地的优势,从而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中心无旁骛的学习,所处环境单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非常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小学教师应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意识,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很重要的古诗词,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古诗词的知识内容,还应借助古诗词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或者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病起书怀》等等,所以,对于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结合学科内容与特点,不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德育教育的高效性。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厚的文化知识,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同时,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的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研究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等等,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展开德育教育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所以,教师可充分借助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校园活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也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果[1]。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小学生富有极强的探索欲,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学生会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如学校组织辩论赛、朗诵比赛、运动会等活动,不仅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校园活动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对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认知,学生不仅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安全,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参加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良好品格,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精神。因此,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借助校园活动这个载体,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展开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发生了些许改变,不仅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还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鼓励与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教师引导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也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能力范围参与到社会服务、社区实践、家庭活动等公益性活动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活动载体,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为老人带去欢乐与温暖,有的学生为老人唱一支歌、跳一支舞,有的学生为老人打扫卫生,有的学生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等等,在这一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红色革命圣地,参加环保活动等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

结束论: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教师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挖掘德育教育的意义,从而促使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少环.小学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69.

[2]沙青青.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1.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