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2021-06-10陈忠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有机课文初中语文

陈忠义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包含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学习内容,其中写作与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的重难点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对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现阶段,在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词不达意、词汇量贫乏、缺乏常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阅历少、阅读量不足两方面。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读写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本文就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知识水平等有限,其思想意识形态可塑性较高。教师在课堂上将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文情怀,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以写促读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续写、仿写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切合学生学习发展实际的教学环节设计至关重要。根据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敏感脆弱、心思细腻、情感丰沛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亲情,作为世界上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与心理变化,从而抒发出自身最真实的情感。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亲情的篇目,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品味课文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亲情感人之处,从而勾起学生对亲情的美好回忆与感触,将学生带入相关学习情境中,这时候的学生往往是精神最为集中的时刻,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印象最深,因此,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对文章故事进行进一步的发散思维引导,在以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抛出有关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故事后续发展的联想。而后再布置仿写、续写的作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实现以写促读,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散步》一文为例,文中主要讲述了一家人散步的故事,故事看似寻常,实则充满温情爱意。教师在课文的讲授上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读之余,辅以多媒体手段,如将课文与身边的新闻故事相结合,通过播放一些课前准备好的感人片段,如最新的抗疫剧《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区单元,将护士邹小溪与医生母亲之间从矛盾到相互理解支持的感人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催人泪下,为学生的沉浸式课堂体验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文中精彩部分进行点题,升华学生思想。从文中丈夫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片段,简单的动作却内涵丰富,一是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生命之美,二是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三是引导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结构、行文技巧、意义后进行文章续写或仿写,教师可以使用提问、小组合作等开放式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进行思想的交汇,抛出“结合《散步》文章谈谈你与父母长辈相处经历”、“如果你是文中那个被背着的小孩,你会怎么做?”,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或仿写。勤能补拙,在多次的写作训练后,学生通过不断地积累与借鉴,写作技巧越来越娴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时候的思路清晰,理解到位。

二、以读促写

针对目前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缺少户外生活体验,在作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能力较弱,词汇量十分有限,表达不畅通;在阅读理解中,他们对于一些场景与事物的想象能力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关于景物专题文章阅读训练,以读促写,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提升自己写作。在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景物、季节的美文,文章所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精美词汇句子、行文结构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充分挖掘阅读内容的教学价值,给同学们以文学的美的享受,定期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进行文学创作,以此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朱自清《春》课文中,作者循着春天的脚步,以诗意的笔调,描绘了“盼春”、“绘春”、“赞春”三大部分,手法清新自然,从嗅觉、视觉、触觉、听觉着手,让人们如入画卷。教师在进行《春》的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文章“春”的感受与印象,从“春”的嗅觉、视觉、触觉、听觉方面作为教学切入点,在一段充满春天气息的舒缓音乐中,老师对课文进行范读,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的模样,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气味清新的香水、颜色鲜艳的花朵等实物从侧面让学生感受“春”的气息,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受;在有趣的阅读教学体验下,学生的五感得到加强,对“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对课文作深入剖析点评,点明文章的写作风格、手法、结构、优美语句等值得學习借鉴的地方,并要求学生以此类推,对课本中其他同类型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做读书笔记和美文背诵,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紫藤萝瀑布》、《苏州园林》等等,学生在对不同文章进行反复地总结分析后,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美词美句运用到作文中,为文章润色提亮,通过长期的读写转化训练模式,学生的写作文笔与技巧、谋篇布局等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以读促写,写作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成功转变。。

结束语: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文的学习阅读,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从分析和学习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行文风格、美词美句等,到借鉴模仿有关文章进行写作,最后通过反复的训练模仿与拓展阅读,学生在具备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思路,从而真正实现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独立地进行创新性写作,进一步实现全面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创新发展更多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宜虎.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中学,2019,(10):29.

(湖北省恩施市英才学校)

猜你喜欢

有机课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有机白菜
喝有机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端午节的来历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
背课文
有机选择题的八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