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2021-06-10杨开颖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杨开颖

摘 要:数学教学内容里,图形与几何属于一个重要的板块。数学老师要注重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通过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点就是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方法以适合学生为主,让学生处于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提高个人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标中提出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基于这个前提之下提升学生的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质量。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以及逻辑特点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图形与几何学习现状

现今阶段中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学目标不严谨,教师过于注意学生的成绩,教学侧重点也是主要应付考点和出题方向,导致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效果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因为应试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生活严重脱节,教师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只会看中其中的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背后的学科素质教育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標,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在图形和几何这一部分内容中提高个人数学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心理学里,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学习速度快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新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数学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上出发,关注学生日常感兴趣的事物,将其融合在教学内容里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猎奇的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好处。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内容充满无限性,教师通过各个角度来扩展教学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改变对数学乏味无趣的印象,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个人的数学学科素养。

例如,在“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具有极强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和生活的密切练习。首先进行一个谈话导入,如“陈同学搬家里,今天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参观一下他的新家”,教师将房子的格局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观看。接着展示房子布局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同学们看完陈同学家之后,可以提出一些与本次课程相关的数学问题吗?什么问题?大胆举手。”学生可以根据观看印象提问“他们家客厅面积有多大,怎么计算?厨房面积呢?厨房里的橱柜表面积有多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把生活融合数学教学里,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并得到合适的数学训练,增加数学学科素养。

三、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教学效率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受传统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束缚,过于重视理论的讲述,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在图形和几何课堂上除了要明确相关定义和规律之外,更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画笔、剪刀等演示出图形的变化和运动规律,从而提升其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的方法,学生不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个人的数学能力,然后在过程中提高数学学科素养,达到教育目标新要求。

例如在讲到“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多边形特征出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尝试画出生活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如黑板、课桌等,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小组合作玩游戏,在网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小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强化对图形的认知程度。再或者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上课小工具,如可活动的三角形模型和四边形模型,然后对模型施加一些压力之后,让学生观察模型的形状变化。学生可以发现拉动三角形模型,形状难以变化,四边形模型则轻易变形,由此可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学生也可解释生活中为什么自行车架、斜拉桥、风车等要做成三角形形状。这一些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目标的制定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和身心成长现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包括长远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短期的知识点攻克目标;同时也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思维习惯。目标是决定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也要仔细分析目标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合适性,使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例如在“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掌握多边形的面积求算公式,利用公式进行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能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接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比较中,提高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态度和价值观上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在开展“图形与几何”课堂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清晰明确,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然后教学方法的设定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考虑,人人多个角度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与此同时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生活经验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利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从而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古丽斯木·库尔班.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优化思路[J].魅力中国,2020,(31):149-150.

[2]梁桂金.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4):157-158.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郁光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